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内容摘要:
..................302 技术操作规程 ...............................................302 三 、 热工仪表工 岗位 技术操作规程 ................................304 岗位职责 ...................................................304 技术操作规程 ...............................................304 附表一: 炼铁厂风机主要参数表 ..................................305 附表二: 环保除尘风机及主要设备参数表 ..........................306 附表三: 炼铁厂水泵供水主要参数表( 高炉循环水泵 ) ................307 第八部分 单列 技术操作规程 ................................308 一 、 1280m3高炉渣处理技术操作规程 .............................308 二、 新区喷煤空压工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13 三、 1280m3高炉综合泵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15 四 、 TRT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24 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LG/lt182020 1 第一部分 18高炉技术操作规程 一、高炉值班工长操作规程 高炉值班工长职责 值班工长在炉长领导下,负责本班的全面工作,指挥本班全体员工,紧张而有序地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抓好本班人员的安全工作,组织本班人员开会、学习,布 置日常工作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有权制止一切违章作业,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全因素,确保高炉生产的正常进行。 严格执行高炉冶炼技术操作规程,完成值班室的一切技术操作,并负责生产上的对外联系工作。 对本班各岗位的工作和技术操作有指挥权。 有出铁、出渣指挥权,特殊情况需要临时改变出铁次数和时间时,应及时请示炉长。 操作上如有重大变动和事故,除采取紧急措施外,应及时向炉长及上级有关领导请示、汇报。 值班工长负责当班全面工作和炉内冶炼技术操作,副工长协助工长搞好炉内操作并负责出铁、出渣和一般事务 性工作,正副工长要紧密配合,工长不在时副工长代替工长工作。 认真填写值班室的所有原始记录。 原料与燃料 原、燃料是高炉生产的物质基础 ,必须狠抓精料 ,做好原燃料管理工作,准确称量和均衡供料工作以满足高炉强化冶炼的需要,高炉操作人员必须重视原料条件变化对高炉生产的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高炉冶炼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原、燃料质量管理 高炉所用原燃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公司《标准汇编》的技术标准。 原燃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要求稳定。 高炉冶炼要求及允许波动范围规定如下: 1)烧结矿化学成份: 项目类别 化学成分 % 转鼓指数 % > 75 TFe CaO/SiO2 FeO S 入炉≤ 5mm 粉末 177。 177。 ≤ ≤ < % 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LG/lt182020 2 2)国内部分: 类别 矿点 化学成分 % TFe SiO2 AL2O3 S P 球团矿 碱性(外) 8~ 20mm 的≥ 80%,含粉率( )≤ 10% 抗压强度≥1500N/个球 > 59 < 9 < 2 < < 酸性(外) > 60 < 10 < 2 < < 外委(本厂) ≥ 58 ≤ 12 ≤ ≤ ≤ 3)进口部分: 类别 化学成分 % TFe SiO2 AL2O3 S P 进口球团矿 > < < < < 进口块矿 > < < < < 球团矿含粉率小于 5mm少于 5%,粒度 625mm 占 90%。 4)高镁灰石: 5) 污泥球: TFe SiO2 粒度 抗压强度 ≥ 45% ≤ 10% < 20 mm 不超过 5% ≥ 1000N/个球 6)焦炭: 成分 灰分 % M25 M10 硫分 % 挥发份 % 水分 % 本厂 ≥ ≤ ≤ ≤ ≤ 外购 ≥ ≤ ≤ ≤ ≤ 7) 萤石: CaF2 SiO2 粒度 ≥ 85% ≤ 8% 10100 mm 的大于 5% CaO+MgO% MgO% SiO2% 粒度 ≥ ≥ ≤ 1040mm≥ 80% 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LG/lt182020 3 8) 喷吹用煤粉: 项目 灰分 % 挥发份 % 硫分 % 固定碳 % 水分 % 胶质层最大厚 度 mm 哈 氏可磨指 数 无烟煤 10 < ≤ ≥ ≤ 8 HGI> 60 烟煤 ≤ 11 < 18 ≤ ≥ ≤ 10 < 10 HGI> 80 注: 无烟煤粒度要求: 025mm的大于 90%; 烟煤粒度要求: 0305mm的大于 90%; 不得将类别不同的混煤及已经氧化变质的煤采购进厂; 煤中不应含有铁质、木质和矸石等杂物。 高炉原、燃料的贮存及使用要求 各高炉所用各种原、燃料,必须按品种分别卸入规定的料仓,严禁混仓和混料。 料仓的分配由各高炉提出,安排原料作业区组织 上料。 高炉料仓应作为补充混匀和进一步改善入炉条件的手段,要求同一种原料应均衡的卸入所占用的几个料仓。 高炉上料时应采取循环取料,以减少化学成份波动、计量误差和缩短烧结矿仓存时间。 原料作业区应根据高炉配料比组织好原、燃料的上仓工作,并保证必要的仓存量,一般情况下应保证每个仓的存料均在 2/3容积以上。 为保证高炉配料比相对稳定,防止大变料,要注意做好控制炉料配比、均衡供料工作。 原料供应紧张时,各种原料的仓存料不应少于该原料在一个班的消耗量,否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减少该种原料的配比。 料仓积料、结料的清理工作由原料作业区负责,高炉配合。 原料机运系统清扫的粉末严禁卸入正常使用的料仓。 高炉装料基本要求 入炉前原燃料的筛分工作 1)矿、焦称量前必须进行筛分,以保证入炉原料净化,改善炉料透气性。 2)过筛给料速度必须与筛子工作能力相适应,以保证将粉末基本筛除干净。 3)应及时组织好返粉拉运,严禁合格品混入返粉。 4)如筛子出现故障,上料工必须立即报告工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仓下称量必须准确 1)焦炭称量误差: 50Kg/批 2)矿石称量误差: 50Kg/批 上料工每班必须检查仓下配料秤二次,要密切注意微机控制计量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LG/lt182020 4 自动补偿情况及焦炭计量是否带水分,每班至少两次记录。 核对微机数据库中各种料的累计用量,并向当班工长汇报。 高炉值班工长每班应检查仓下电子称工作情况 1— 2 次,并注意观察称量斗及料车内原、燃料体积的变化情况。 料车运载重量不准超过卷扬机规定的载重能力,每批料总容积和高炉大钟上存料的总容积均不得大于大钟料斗的有效容积。 值班工长应经常注意炉顶料车倾翻角度、大小钟行程和布料器工作情况。 料车倾翻角度每星期由卷 扬技师或卷扬班长检查两次,并作好记录。 高炉双料车上料的两料车在炉顶的倾角要相同。 大小钟关闭只应一响,由高炉卷扬工每天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450m 3高炉:大钟行程: 600mm 小钟行程: 650mm 150m 3高炉:大钟行程: 500mm 小钟行程: 500mm 205m 3高炉:大钟行程: 600mm 小钟行程: 600mm 如高炉采用布料器布料,布料器的工作制度由生产副厂长决定,布料器工作的准确性由专业人员(卷扬班长)每星期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 (允许误差177。 3 度) 探尺工作注意以下几点: 1)料线以大钟全开的下沿为零点, 2)正常情况下必须双探尺同时工作。 3)探尺指示必须准确无误,两探尺指示误差不准大于 300mm,高炉卷扬工每天检查一次探尺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 4)如发现偏料,应按最后到达指定料线的探尺上料。 5)如需在未到达指定料线提早开大钟或使用双装时,值班工长必须认真考虑料面以上容积,以避免装料过满强制开启大钟损坏设备。 6)如发生设备故障,高炉单尺工作时,应临时适当降低料线操作。 高炉配料和炉料校正 开、停炉、封炉及降料线休风的配料由工艺技术科提出方案,经生产副厂长 批准后执行。 休风料和洗炉料由高炉提出方案,生产副厂长批准后执行,并报工艺技 术科备案。 改变铁种配料由炉长拟订方案,并组织各工长讨论确定后执行。 1)由铸造铁变炼钢铁,负荷要分段调整,相应调整炉渣碱度。 2)由炼钢铁变铸造铁,要在减负荷前 23小时降低渣碱度,炉温可一次性过渡。 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LG/lt182020 5 日常配料校正由值班工长进行,值班工长应根据炉况变化趋势及炉料化验成分及时进行变配料调剂,除正常变配料外,每班核料不得少于 2次(接班 30分钟内一次,班中再进行一次),核料内容包括仓下计量实际数据与值班室报 表的复核、炉渣碱度、批出铁量、焦比等,核料记录保留24 小时以上,以便于核查。 高炉变料由值班工长电话通知电子称量工,电子称量工要严格按要求调整电子称,并做好记录。 值班工长应在变料 1小时内检查确认变料执行情况。 下列因素变动时,应考虑调整焦炭负荷: 1)焦炭灰份、硫份及物理性能明显变化时; 2)原料中的铁、氧化亚铁、硫有较大变化时; 3)烧结矿的强度、含粉率、粒度组成及还原性等理化指标有较大变化时; 4)高炉配料比变化时; 5) 高炉喷吹量发生变化时; 6)需要变动熔剂用量或金属附加物的用量 和品种时; 7)炉温超过或低于规定且其它调剂手段已到极限或无法全部平衡其热量时; 8)需要变动风温时; 9)根据炉况需要,长期采取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时; 10)冶炼强度有较大变动时; 11)炉尘量有剧烈波动时。 12)上料或炉顶布料设备故障影响到炉料在炉内的分布时。 下列因素变动时,应考虑校正炉渣碱度。 1)焦炭灰份有显著变动时;煤粉灰份有显著变动时; 2)原料或熔剂中 SiO CaO、 MgO含量变化较大时; 3)炉料硫负荷变化较大时; 4)炉温正常而生铁含硫超出规定以及炉渣碱度低于规定时; 5)生铁含硫低、炉渣碱度偏高时; 6)需要改变铁种或因其它原因需要调整造渣制度时; 以下情况可临时加空焦处理: 1)低料线时间过长时; 2)炉凉、发生连续崩料或坐料时; 3)炉凉剧烈,其它措施不能迅速挽回正常炉温时; 4)炉况失常、连续坐料次数过多、料柱透气性严重恶化时; 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LG/lt182020 6 5)长期休风前后; 6)冷却器向炉内漏水时; 7)加萤石洗炉时。 发生以上情况,班加焦超过 5 批时,需经炉长批准,班加空焦量超过 8批时,需报请生产副厂长批准。 焦炭水份小于 5%按 5%计算,大于 5%按实际含水份计算 湿焦重 量 = %)(1 焦炭含水份焦炭干基量 变料计算 1) 石灰石配用量计算: 石灰石用量 = C aO aOiOSiiO 石灰石有效 量矿、焦炉渣碱度还原用生铁矿、焦中 ]C)S][S[( 22 2) 石灰石调整量计算: 调整渣碱度时 石灰石调整量 = 有效C aOR])i[s2860(SiO 2 e e 为理论出铁量 △ R 为炉渣碱度的变化量 SiO2 为原燃料中的 SiO2的总含量。 高炉基本操作制度 高炉基本操作制度包含:送风制度、装料制度、造渣制度和热制度。 结合高炉的生产条件,选择合理的操作制度和调剂参数,确保高 炉稳定顺行,是实现好的冶炼指标的先决条件。 选择合理操作制度的依据是: ① 生产任务的要求 ② 冶炼生铁品种的要求 ③ 原燃料的质量 ④ 高炉炉型、炉役及设备状况 送风制度 送风制度是指在一定冶炼条件下,选择适宜的鼓风参数(如风量、风压、压差、风温、湿度、风口形式和直径),保持适宜的风口进风状态,以确保初始煤气流合理分布,使炉缸工作均匀活跃,促进炉况稳定顺行。 高炉使用风量的大小, 取决于设备状况、料柱透气性、风口的截面积、炉缸工。炼铁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相关推荐
550B( GF248801B)完全遵循 ITUT 以及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 SDH 的建议和标准进行设计,同时遵循 ATM 及 Eth 相关建议,具有横向兼容性,可与所有 厂家的设备互连。 设备的组网 CITRANS 550B( GF248801B)可以与 Citrans 750、 FonsWeaver 系列、 FONST W320/1600 波分系列产品配合组成干线网;与 IBAS
提出了本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 : XXXXXX 镇、 XXX乡 、 XXX 乡 、 XXX镇 、 XXX乡、 XXX镇。 每个乡镇圩镇 附近 各建设转运站一个,各主要村落由当地配套 安装 生活垃圾收集装置 ( 垃圾屋 ) ,按 100- 200 人 /个的标准建设。 建设工期: 年。 即从 2020 年 3月 至 2017年 8 月 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工程为 XXXXXX 片区 六个乡镇
25. 施工作业时,作业人员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现场设立饮水点及休息点,避免疲劳作业。 26. 施工 方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人员必须在现场,负责施工期间的组织、协调、安全事宜。 27. 施工作业期间,作业人员听从 车间 现场项目负责人及监护人的工作要求。 其他要求 ,双方在 检维、施工作业任务书上确认签字。 传安全质量意识,并做技术交底。 ,提高工作效率,尽量缩短施工时间。 乙烯联合 车间 编制人
~5min。 21 ,迅速取好成品样送化验室 进行化验,然后向包内加入覆盖剂保温,等待浇注。 钢水回炉及事故处理制度。 ,一般为 ~。 氧枪事故的处理 ,并进行试氧和试水,符合工艺要求后方可进行吹炼。 ,如果发现氧枪被突然烧漏(主要表现为火焰突变、出水温度显示增高、炉内有爆炸声或炉口有蒸气溢出),应立即将氧枪提起,此时严禁摇炉 ,等炉内钢液表面的水分全部蒸发后, 氧枪回水突然变低,关闭水阀门,
取回。 包装结束,不够一整包的袋子要注明批号 、品种 , 存放在包装间,下次生产时处理。 凡有问题的包装袋(包括串包后的包装袋)、托盘下班前必须退库,办理手续,车间做好相应记录。 (注:串包后的包装袋能再次使用的,车间必须优先使用,定期与仓库沟通) 包装 班长负责 填写《生产小票》 将当班包 装品种、数量及包装袋使用情况报车间。 二、入库 库管员必须每天给包装工及叉车工指定产品的摆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