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顾问消防培训手册内容摘要:

认真执行消防法规,领导大厦、部门、班组的消防安全 工作。 17 组织制定消防规章制度和灭火方案。 组织实施防火责任和岗位防火安全教育,领导义务消防 队,组织消防演练。 立足于自防自救,对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领导义务 消防队组织消防演练。 布置、检查、总结消防工作,定期向公安消防监督机关 报告工作情况。 组织防火安全检查,督促消除 火险隐患,组织扑救火灾 事故。 第五条 义务消防队员的职责: 贯彻执行消防工作制度和本大厦的防火安全要求,做好消防宣传工作。 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帮助消除火灾隐患。 熟悉本大厦的消防重点部位及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和各种灭火器材的操作方法及摆放地点,维护好各种消防设备。 积极参加抢救扑灭火灾的战斗,参加疏散人员,保护现场的工作。 积极参加大厦组织的各项消防活动。 在公安消防处的领导下积极参加追查火灾发生的原因。 灵活、果断地处理当值期间发生的消防问题。 对上司和消防中心值班员发出的指令要 绝对服从。 18 第四节 大厦的基本消防设施及功能 第一条 消防控制中心:防火活动和一般管理的中心,是火灾早期发现并发出警告,引导疏散,消灭初期火灾及其它原因所发生事故的处理中心,也是消防机关在本大厦灭火的指挥中心。 电脑图形显示是本中心的特色,接受报警通报火情,联络消防员,启动消防设备。 第二条 区控箱:接受区域火灾信号,发出声光报警,驱动警铃,接受复位。 第三条 烟感、温感:感应烟、温发出的信号。 第四条 消防电话:通报联络消防中心。 第五条 破碎玻璃:确认火警。 第六条 警铃:火警警铃,通报火情。 第七条 紧急广播器:通报火情,引导人员疏散。 第八条 疏散指 示灯:引导疏散被困人员。 第九条 疏散楼梯:火灾时疏散人员。 第十条 排烟、加压风机:用来排除火灾时产生的浓烟;用来给防火门加压。 第十一条 防火门:隔断烟气、火势。 第十二条 电动卷帘门:隔断烟气、火势,造成防火分区。 第十三条 手提式灭火器:气体式泡沫装置,用来隔断火源,阻止燃烧。 第十四条 消火栓:手动灭火,以水为原料,阻止燃烧。 第十五条 喷淋器:自动灭火,达到温度,烧碎玻璃喷射原料灭火。 第十六条 喷淋水泵:水源输送的动力。 19 第十七条 消防水池、水箱:储存消防水源。 第十八条 BTM 气体装置:电气火灾灭火。 第十九条 事故照明灯:火灾时工作,疏散照明。 第二十条 消防电梯:火灾时运送消防队员,抢救人员。 注:其 他还有避难层、灭火沙袋、通风系统紧急超越控制屏等等。 第五节 燃烧条件及灭火基本方法 第一条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着火源和助燃剂。 第二条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1. 隔离法 2. 冷却法 3. 窒息法 4. 化学抑制法 20 第六节 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及危害 第一条 由于各种塑料、人造纤维广泛应用,从宾馆、酒楼、茶楼、商场装饰到家庭用品,举目皆是。 然而,这些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使人中毒,熏到窒息而死亡或因此而不能逃生,然后被烧死的屡见不鲜。 第二条 现 将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及其毒性列举如下: ( 1) 一氧化碳:为完全燃料产物:无色、无味、有强烈毒性、难溶于水,比重为 ,空气中含量为 %时,人呼吸半小时能有死亡危险; 1%时,吸气数次,便会失去知觉, 12 分钟便会死亡。 ( 2) 二氧化碳: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比重为 %。 它能刺激眼睛的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当空气中含量为%时,人在短时间内便会有生命危险。 ( 3) 氯化氢:有刺激性气体,它是金属和非金属含氯化物遇水分解的产物。 如含氯的杆脂及其塑料制品,在燃烧时会产生氯化氢气体。 它具有酸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和 腐蚀性。 引起人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水肿。 ( 4) 硫化氢:有强烈的鸡蛋味、无色、可燃,人长时间接 21 触具有毒害细胞的作用。 当空气含量为 %时,强烈刺激眼睛、鼻孔和气管, %人吸入时中毒死亡。 ( 5) 氮的氧化物:主要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有毒;硝酚盐类分解硝化纤维燃烧后产生,在空气中含%时,短时间内刺激人的气管,长时间有生命危险。 22 第七节 带电灭火的几种方法 第一条 发生电气火灾时,在一般情况下是要求切断电源后才能扑救,因断电后扑救的危险性小,与一般火灾扑 救相同。 但是,有时在危急的情况下,如果等待切断电源后才进行扑救,就会失去灭火良机,使火热蔓延扩大波及危险部位或重要部分,或者由于切断电源,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有保证扑救人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带电扑救。 第二条 带电灭火的方法有: ( 1) 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 扑救初起,电气火灾,可采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灭火剂等灭火。 因为这些灭火剂的绝缘能力较强,一般电气火灾可直接带电喷射。 由于这种类型的灭火器射程较近,要接近火源才能发生效果,所以使用时既要注意灭火器的作用距离,又要注意灭火器与带电体 的安全距离(见下表),且施放灭火剂时应尽量在上风方向施放。 电压(千伏) 10 35 66 110 154 220 330。 距离(厘米) 40 60 70 100 140 180 240。 23 ( 2) 启动固定的灭火装置 按照有关的规范,高层主体建筑内的可燃油浸电力变压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室,多油开关室,大中型计算机房,大楼建筑内的自备发电机房和其他贵重设备房,应设有二氧化碳或卤代烷、水喷雾灭火、蒸气灭火等固定装置,当安装有固定装置的部位发生火灾时,应及时启动灭火装置灭火。 ( 3) 用水带电灭 火 用水进行带电灭火,带电体与水柱、人体、大地可形成一个电气回路。 在回路中,所通过的电流大小对人身安全有直接的影响。 人体电阻约为 1000 欧姆,当通过的电流为 1 毫安时,人就能感觉有电(见下表)。 带电灭火时,如果设法使通过人体电流不超过 1 毫安,就可以保证灭火人员安全。 电流对人身的危害程度 电流(毫安) 人的感觉程度 2 感到有电 5 有相当的痛苦 10 感到忍受不了的痛苦 20 筋肉剧烈收缩失去动作自由 25 已相当危险 100 致死 24 1. 带电灭火的方法 ( 1) 尽可能增大水枪喷嘴与带电体的距离。 如因 环境限制,可向斜上方射水,使水流以抛物线状落于火点,增加水柱长度。 ( 2) 采用直流水枪灭火时,以点射方法射向火源 , 或以反射水幕覆盖火源,避免用充实的水柱射向带电体。 另外,可在金属水枪喷嘴上安装接地线,也可以让灭火队员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或穿均压服,以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 3) 采用喷雾水枪带电灭火,灭火时保持距离,保持 57Kg/cm2 压力,并在水雾充分雾化后再射向火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