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工作制度内容摘要:
班负责制。 非正常上班时间由值班医师负责急诊患者的接诊和处理。 6.科主 任每周大查房一次,负责检查各级医师的病历书写、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及决定患者的出院、转院、转科及疑难病例的诊断和处理等。 7.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随时修改住院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处理日常业务问题。 住院医师每日上、下午查房 2 次,并对危重抢救患者负责到底。 一线医师处理有困难时,立即向二线值班医师请示。 值班医师每晚 8 时查房一次,患者病情临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 8.认真执行病历书写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等。 9.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 ,旦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 九、口腔科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对全科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保证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 2.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和分级护理制。 各级医师和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病房工作实行医师一年一次的轮换制。 3.科主任每周大查房一次,负责解决疑难问题、安排病例讨论、审批手术及检查各级医生的病历书写、治疗方案、合理用药等工作。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随时审查修正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处理日常业务和危重患者。 住院医师每日查房 2 次,对重危、抢救患者 负责到底。 值班医师负责夜间定时巡回查房。 4.对就诊患者应进行认真的检查、诊治,要准确、规范,认真地记载病历。 对疑难患者不能确诊时,要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减少复诊率,提高治愈率。 5.全科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严格遵守医院制订的各项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 6.鼓励全科人员大力开展新业务,积极进行科学研究。 重视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知识更新。 7.护士要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及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对器械的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对患者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关心体贴患者,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 8.科室环境经常保 持清洁、整齐。 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爱牙健齿、口腔预防保健的知识。 对候诊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 9.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病区清洁卫生制度和剧、麻、毒药品管理制度等。 专人管理,专人负责。 器械及时消毒,药品及时增补。 为患者创造舒适、卫生的治疗环境,预防交叉感染。 十、皮肤科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科主任对全科的医疗、护理、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2.全科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防止医疗差错事 故的发生。 3.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严格执行查房制度,住院医师三年实行 24 小时负责组制。 4.各级医师必须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医疗核心制度等法律、法规,依法执业。 5.实行级护理制,并严格贯彻首诊科室负责制。 各级医师和护理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 6。 科主任每周查房一次,负责处理疑难问题,检查各级医师的病历书写、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决定转科、出院、审批手术等。 7,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负责检查、修正下级医师的 各种医疗文件,处理日常事务。 8.住院医师每日查房 2 次,并对危重患者负责,若有困难问题,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请示。 9.实行主治医师以上专科门诊轮换制。 病房工作实行医师 24 小时值班负责制,非正常上班时间的急诊由值班医师负责接诊。 10.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房制度。 重危、特殊患者床头交班。 11.科室按计划开展新业务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倡在职学习,更新知识,以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12.认真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和病区清洁卫生制度,预防交叉感染,确保医疗环境卫生、舒适。 十一、中医科工作制度 1.中医科应以继承、 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2.中医科患者的人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 诊断、治疗以中医治疗方法为主。 3.中医科的医疗工作必须以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并积极采用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提高诊治水平。 认真及时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并详细向患者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4.加强门诊工作,坚持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医师上门诊,积极开展门诊的中西医结合业务。 5.中医科除完成本科医疗工作外,还承担全院各科中医会诊,并承担中 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6.实行首诊负责制,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坚持医疗原则,按规定出具医疗证明。 7.根据中医特色加强病房建设,坚持三级医师查房,主任医师每周查房 1 次,副主任、主治、住院医师每半年病房、门诊轮转 1 次。 8.各级医师对所管患者要认真负责,住院医师每日查房 2 次,对危重患者随时查房、观察,疑难患者随时向上级医师请示、汇报。 9.科主任根据住院患者具体情况,定期组织病案讨论,提高各级医师诊治水平。 l0.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 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一旦发现传染患者,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十二、康复治疗科工作制度 1.康复治疗科隶属于医院心脑血管科,主要担负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任务,并担负一定的外科系统医疗康复理疗任务。 2.凡需治疗的患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康复治疗科医师详细检查、诊断后,确定治疗种类与疗程。 如认为不能进行理疗时,应与科室说明原因。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治疗后认真记录。 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人病历, 供临床科室参考。 4.康复治疗科医务人员应经常深入病房,了解病情,观察疗效,会诊患者,按会诊要求检查诊断,确定理疗方法与疗程,并填写会诊记录反馈回病房。 对不能搬动的住院患者,可到床边会诊及治疗。 5.严格遵守各种物理治疗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治疗进行时,工作人员不得离开治疗室,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患者感觉不适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治疗,检查原因,并汇报上级医师。 6.患者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为保证理疗仪器在安全状况下工作。 下班前,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 治疗中,患者不能触摸机器。 7.康复治 疗科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仪器,并建立维修制度,定期维修、保养,每次维修、保养后要进行维修、保养登记。 8.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保养。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引起交叉感染,保持治疗室的整洁、肃静。 十三、疼痛科工作制度 在分管院长领导下,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科主任对全科的诊疗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2.认真执行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对所有到疼痛科就诊的病员都应尽力做到诊断正确,治疗及时 ,服务热情,登记完整,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 负责全院所有疼痛病人的咨询、检查、诊断和治疗,接受临床各科的会诊邀请。 对收住院的病员,按照医院对临床各科的要求,认真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合理收费。 认真 遵守医院的各项 诊疗规范,进行正常的医疗工作,如:值班、交接班、病历书写、病历讨论、业务学习、科间会诊等。 在诊治常见疼痛性病的同时与临床各科共同开展恶性疼痛的诊治,如:各种神经痛、晚期癌痛,和手术科室一起做好术后镇痛、无痛人流及无痛分娩等。 工作中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及疼痛科工 作原则,不得疏漏,如遇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 上班后认真打扫辖区卫生,经常保持工作区的环境清洁整齐。 十四、手术麻醉科工作制度 1. 手术麻醉科 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无菌技术操作。 2.所有新调人手术科室的医师、手术室护士和进修、实习医师必须完成岗前培训方可进入手术室参加手术。 培训工作由手术室护士长负责。 手术室人员要熟悉室内各种物品的放置及使用方法,熟悉手术步骤,抢救预案。 3.手术通知单应于术前一日上午 10 点以前送交 手术麻醉科 ,口头通 知无效。 急诊抢救可先电话通知,再补通知单,急症手术通知须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4.各手术科室应事先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手术人员应在预定时间提前 30 分钟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应预先与 手术麻醉科 联系。 5.凡手术必须由本院有执业资质医师参加,进修、实习医师不能单独手术,否则, 手术麻醉科 有权不予安排手术。 6.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可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以避免交叉感染。 7.要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手术室接手术患者时、手术人员在手术前,麻醉人员在麻醉前应认 真查对,防止差错。 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 手术麻醉科主 任 根据手术种类、患者状况和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妥善安排工作。 8.拟停手术者,应向科主任或当日最高级职称医师报告。 对少见病例、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9.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 麻醉时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工作中遇有问题,应向上级医师请示。 手术结束后,及时清理麻醉器材,补充麻醉药品 10.恢复室、 ICU 由高年资麻醉医师负责主持工作,与各科医师合作,共同管理患者。 麻醉护士负责麻醉恢复室、 ICU 及门诊患者的监测和护理药品、器械的管 理和麻醉前准备工作。 1参加院内外科室会诊,主要涉及麻醉处理、生命复苏、呼吸管理、休克抢救以及止痛等项目。 12.为随时参加危重患者抢救,应做好急救药品、器材、人员、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准备,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遇有突发重大事件、重大抢救时,应及时向上级和院总值班人员报告。 13.手术室的器械、敷料及麻醉药品,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置固定位置,定期检查,防止积压、浪费变质,并建立帐目,严格交接手续。 做到急救药品齐全、器材性能良好,使用有记录。 手术器械一般不准外借,如需外借时,须经 手术麻醉科 主任或护士长同意。 14. 手术麻醉科 对施行手术的患者应做详细的登记,各类报表、监测结果按月统计上报,如有手术感染协同有关科室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15.遵守安全保卫制度,上班时间,谢绝会客。 非本科室工作人员不得无故在手术室逗留。 除值班人员外,其它人员一律不得在手术室留宿。 十五、麻醉工作制度 1.主管手术麻醉医师术前一天到病房熟悉患者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了解病史、手术史、麻醉史、用药情况,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开好术前医嘱。 作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 2.术前根据患者的各种情况及各项检查结果,拟定 施行的麻醉方案,重大疑难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论,共同制定麻醉方案。 写出麻醉计划,并填写麻醉计划书。 3.术前同患者或家属进行常规谈话,交待麻醉手术情况及可能发生的问题。 并填写麻醉同意书,患者或家属签字后,方可进行麻醉手术。 4.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等用具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手术患者查对制度和麻醉技术操作常规,保证手术安全。 5.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 麻醉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规定填写麻醉记录单,密切观察患者术中变化,认真记录。 血压、脉搏、呼吸,每 15 分钟记录一次。 有异常 情况随时监测记录,及时与术者联系并妥善处理。 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6.术中输血输液等医疗处理,由主管麻醉医师口头医嘱,巡回护士执行,执行时复述口头医嘱,严格查对制度。 如术中出现危急情况可通知手术医师暂停手术,待处理稳定后再行手术。 7.手术完毕,麻醉医师要把麻醉记录单填写清楚。 危重和全麻的患者,麻醉者应亲自护送到病区或恢复室观察,并向值班人员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 8.术后三日内进行麻醉随访,首次随访应于 24 小时内进行,并将有关情况记人麻醉记录单,写出小结后签字归档。 遇有麻醉并 发症、后遗症,应协同各科医师共同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9.值班医师负责所有需要麻醉的急诊手术,协同各科室抢救危重患者;检查急救器械、药品、氧气等麻醉用具,清点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等麻醉仪器,回收外借物品,如有损坏和丢失及时报告,并做好值班记录。 l0.手术结束后,及时清理麻醉器材,补充麻醉药品。 7.严格控制进人手术室人员,与手术无关人员一律不许入内,患严重上呼吸道感染、面颈、手部感染者不可进入手术室。 十六、麻醉科会诊制度 1.参加院内外科室会诊,主要涉及麻醉处理、生命复苏、呼吸管理 、休克抢救以及止痛等项目。 2.会诊应由要求会诊的科室送会诊单,急诊会诊可用电话约请。 3.急诊会诊,由值班人员担任,被邀请人员必须随请随到。 如有困难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指导。 4.院内会诊由麻醉主治医师以上担任。 5.本科不能处理的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部同意,与有关单位联系请院外会诊。 科主任认真组织实施,麻醉师要备全各项检查资料,详细介绍病史,做好会诊前的准备。 6.应邀外出会诊;须经医务部同意。 邀请单位应持单位介绍信和病历摘要 (紧急抢救可通过电话联系 )与医院医务部联系,夜间与院总值班联系,确定会诊 时间,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担任。 7.因病情或术前准备不足需停止麻醉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会诊同意。临床科室工作制度
相关推荐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五、 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 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切断火源 ,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 防 德信诚
属离子( 或铵根 )和酸根离子的 化合物。 碳酸氢钠 NaHCO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也是盐,因为电离时只要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 子的 化合物 就是盐。 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中性(大多盐如 NaCl)溶液遇石蕊、酚酞溶液均不变色。 盐酸的物理性质、用途: “ 纯净 ” 的盐酸是混合物
75 (六)血脂调节药 非诺贝特 片剂 微粒化胶囊剂 76 多烯酸乙酯 胶丸 江西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22 编号 类 型 药品名称 剂 型 六、呼吸系统用药 77 (一)祛痰药 溴己新 片剂 78 羧甲司坦 79 复方甘草 片剂 合剂 80 (二)镇咳药 右美沙芬 片剂 颗粒剂 糖浆剂 81 喷托维林 片剂 82 苯丙哌林 片剂 胶囊剂 口服液 83 (三)平喘药 沙丁胺醇 片剂 缓释片剂
格的检验报告之前,不允许投入生产。 熔炼操作的一般程序。 熔炼操作一般程序,见表 12。 表 12 熔炼操作的 一般程序 程序 主要内容 操作要点 1 加起熔体 冷炉开炉时,应该先加入起熔体,如果没有起熔体,可在炉底装入块度较大的生铁或回炉料贴着炉壁装紧,这样可以提高熔化速度。 当连续熔化时,每次出铁在炉底留部分铁水不要出完,二次熔化时可以提高熔化效率。 2 加炉料 装炉本着熔点低的
l= 600mm,即外钢楞间距为 600mm。 2)内木楞刚度验算: 木楞的弹性模量为: E= 9179。 103N/mm2 I=bh3/12= 50179。 1003/12= 179。 106mm4 ω = F3l4/150EI= 179。 ( 600) 4/( 150179。 9179。 103179。 179。 106) = l/400=600/400= 当模板的外钢楞间距采用 600mm
热不好造成元件过热烧掉; ( 5)快速晶闸管因散热不好温度升高,同时晶闸管的关断时间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最终导致元件不能关 断造成逆变颠覆,烧掉晶闸管; ( 6)晶闸管工作温度过高,门极参数降低抗干扰能力下降,易产生误触发损坏晶闸管和设备; ( 7)查阻容吸收电路是否完好(这个特别注意:逆变吸收电容应用 2500V绝缘摇表就充电,然后用导线就对比放电状况,找出容量失效的出来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