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摘要:

项目 5:液压系统速度控制回路组装与调试; 项目 6:气动基本知识与气动机械手的组装与调试; 项目 7:挖掘机液压系统组装分析与调试(选修); 学习领域 (五 ):金属工艺学、基本钳工实习、金工实习 学习领域 金属工艺学、金工实习 第一学年:基准学时 128 学时 代码: 50100 501028 目标描述: (一)能力目标 (1) 能够使用划线平台、划针、高度尺、分度头等完成机械零件毛坯划线的工作任务; (2)能够使用锉刀、手锯、錾子、榔头、砂轮等完成零件的各种平面、斜面、垂直面的加工任务; (3)能够使用台钻、锉刀等设备、工具完成各种孔的加工任务; (4)能够使用台钻、丝锥、板牙完成内、外螺纹的加工任务; (5)能够使用游标卡尺、直角尺、直尺等测量工具完成零件的检测任务; (6)能根据机械零件的性能要求和材料的性能、应用范围,正确完成选择典型机械零件的材料种类和牌号的任务; (7)能根据工艺要求选用刀具类型、规格与参数,完成刀具的选用工作任务;能根据工艺要求选用夹具类型、规格与参数,完成夹具的选用工作任务; (8)能够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并能够实施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13 (9)能够使用普通机床完成机械零件机械加工的工作任务。 能够使用车床完成回转零件车削外圆、螺纹、端面、成型面、内孔加工;能够使用刨床完成平面、斜面、垂直面、沟槽的加工任务;能够使用磨床完成平面、外圆的加工任务;能够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测量工具完成零件的检测任务。 (1)具有较强的与人交流和沟通能力 ; (2)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备查找机械零件手册和工程材料等资料的能力。 (二)知识性目标 ;掌握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的检测原理和方法;了解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具有材料的分类、编号及选用知识; 、铣刀等常用刀具的结构特点与应用范围;掌握基本切削原理;掌握常用夹具结构特点与应用范围以 及夹具基本定位于夹紧原理; ;掌握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的控制理论; 、千分尺、百分表等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各种机床加工零件的方法。 内容(任务): 情境 1:锤头的手动加工与检测; 情境 2:锤柄的手动加工与检测; 情境 3:键、键槽配合件的手动加工与检测; 情境 4:连杆销加工; 情境 5:套筒加工; 情境 6:变速箱体加工; 情境 7:齿轮轴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情境 8: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实施。 学习领域 (六 ):数控加工及实践 学习领域 数控加工及实践 第 四学期:基准学时 112 学时 代码: 501018 目标描述: (一)专业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2.能够对零件图进行数学处理(会基点、节点计算); 3.能够使用常用机械工程手册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和切削用量; 4.能够根据零件图选择加工设备、刀具、夹具和量具; 5.能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6.能够根据制订好的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手工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二)能力目标 1.具有自我学习能力; 2.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备查阅资料、文献获 取信息的能力; 4.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14 5.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6.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7.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8.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内容(任务): 情境 1: 绪论 ; 情境 2:回转体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制订与手工编程(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 情境 3:平面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制订与手工编程(数控铣削工艺与编程); 情境 4:箱体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制订与手工编程(加工中心工艺与编程); 学习领域 (七 ): CAD/CAM 及实践 学习领域 CAD/CAM及实践 第四学期:基准学时 128 学时 代码: 501005 目标描述: (一)专业目标 1.能够熟悉 CAD/CAM 软件( Pro/Engineer)的主要功能与基本操作; 2.能够利用 Pro/Engineer 进行线架造型、曲面造型以及实体造型; 3.能够掌握 Pro/Engineer 仿真加工及后处理的基本方法; 4.能够利用 Pro/Engineer 对中等复杂的工件进行自动编程。 (二)能力目标 ; ; 计划的能力; ; ;。 内容(任务): 情境 1:回转体类零件的造型及自动编程; 情境 2:平面类零件的造型及自动编程; 情境 3:空间曲面类零件的造 型及自动编程; 情境 4:箱体类零件的造型及自动编程。 学习领域(八):机械设计基础 学习领域 机械设计基础 第二学期:基准学时 64 学时 代码: 502020 目标描述: ( 1)掌握常用机构的类型、原理、特性分析和设计方法 ( 2)掌握通用零部 件的类型、工作原理、特性、选择、使用、维护和设计方法。 ( 3)机械系统的组成、功用、设计内容及步骤。 ( 4)了解现代设计手段的应用,创新方法。 ( 1)根据机械结构,会进行运动简图的绘制,进而掌握机械运动原理分析 15 ( 2)简单机械系统的分析及设计能力 ( 3)具有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 4)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5)与企业联合,进行生产现场设备改造及创新项目的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 6)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 7)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8)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 9)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内容(任务): 第 1 章:绪论; 第 2 章:机械设计概述; 第 3 章:摩擦、磨损及润滑装置; 第 4 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 5 章:平面连杆机构; 第 6 章:凸轮机构; 第 7 章:间歇运动机构; 第 8 章:螺纹联接。 第 9 章:带传动 第 10 章:链传动 第 11 章:齿轮传动 第 12 章:齿轮系 第 13 章:轴和轴毂连接 第 14 章:轴承 第 15 章:其它常用零部件 学习领域(九):机械制造工艺学 学习领 域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三学期:基准学时 84 学时 代码: 501053 目标描述: ( 1)能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当夹具,确定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 ( 2)能根据工艺要求选用刀具类型、规格与参数,完成刀具的选用工作任务;能根据工艺要求选用夹具类型、规格与参数,完成夹具的选用工作任务; ( 3)能根据机械零件的性能要求和材料的性能、应用范围,正确完成选择典型机械零件的材料种类和牌号的任务; ( 4)能根据加工误差现象,找出影响加工质量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5)能够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并能够实施 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 1)具有较强的与人交流和沟通能力; ( 2)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 ( 3)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4)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 5)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6)具备查找机械零件手册和工程材料等资料的能力。 16 内容(任务): 情境 1: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 情境 2:阶梯轴加工工艺制订与实施; 情境 3:端盖加工工艺制订与实施; 情境 4:齿轮加工工艺制订与实施; 情境 5:变速箱体加工工艺制订与实施; 情境 6:变速箱体装配工艺; 学习领域(十):电动机原理与维修 学习领域 电动机原理与维修 第二、三学期:基准学时 140 学时 代码: 501053 目标描述: ( 1)能够掌握同步发电机、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 2)能够掌握同步发电机、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安装、调试、维修、试验基本技能。 ( 1)具有较强的与人交流和沟通能力; ( 2)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 ( 3)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4)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 5)具有较 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6)具备查找电机手册和工程材料等资料的能力。 内容(任务): 情境 1: 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及结构、变压器的原理、三相变压器、其他变压器及变压器的运行; 情境 2: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知识及结构、同步发电机的原理、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监视及异常运行分析和处理; 情境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知识和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及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 情境 4:直流电机; 情境 5: 认识实习(电机厂、发电厂) ; 情境 6:电机、变压器检修实训; 情境 6:电机控制实训; 本课 程的能力要素和知识、技能要求 模块名称 能力要素 知识和技能要求 考核标准 变压器的 结构 1.能认识电力变压器各主要部件,并知道其主要作用 2.能读懂变压器的铭牌 1.了解变压器的铁心、绕组和主要附件的材料、结构形式和主要作用,以及正常时的状态 2.了解变压器的铭牌数据 1.重点考核内容: ( 1)变压器各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 ( 2)额定值之间的换算 2.考核方式:口试或笔试 3.占总成绩的比例: 5%~ 10% 变压器的 原理 1.能说出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能理解变压器运行中内部各物理量 的关联关系 1.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变压器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的电磁关系、电动势方程式、等效电1.重点考核内容: ( 1)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2)变压器运行的电磁关系、 17 3.能解决围绕变压器内部电磁关系、电动势方程式、等效电路的基本分析和基本计算问题 4.会测量变压器变比 5.会作变压器空载、短路试验 路 3.掌握变压器负载运行的电磁关系、电动势方程式、等效电路 4.掌握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5.了解标么值 电动势方程式、等效电路及其基本应用 ( 3)测量变压器变比以及空载、短路试验的实际操作 2.考 核方式:笔试或实际操作 3.占总成绩的比例: 10%~ 15% 变压器的 运行 1.会运用作相量图的方法,确定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 2.会通过试验,测定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 3.能根据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合理选择并联运行的变压器 4.结合变压器检修实训,能初步判断变压器常见故障和处理故障 1.掌握作相量图的方法,确定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 2.了解三相变压器绕组接线方式和磁路形式对空载相电动势波形的影响 3.掌握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理想条件 4.掌握变压器理想并联运行条件不满足时对并联运行的影响 5.了解序阻抗的概 念和各相序的等效电路 6.了解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特点和绕组容量的配合 7.了解自耦变压器的结构特点和容量传递 8.了解变压器常见故障现象及其处理方法。 1.重点考核内容: ( 1)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确定 ( 2)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理想条件 2.考核方式:笔试或实际操作 3.占总成绩的比例: 10%~ 15% 交流绕组 1.知道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 2.能读懂常见的三相单层、双层绕组展开图 3.能根据绕组参数绘制常见的三相单层、双层绕组展开图 4.结合电机的检修实训,初步会三相交流电机的检修 5.能初步判断电 机绕组故障 1.掌握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 2.掌握三相单层绕组的组成规律和绘制展开图 3.掌握三相双层叠绕组的组成规律和绘制展开图 4.掌握绕组相电动势的计算 5.掌握单相交流绕组磁动势的性质和特点 6.掌握三相交流绕组合成磁动势的性质和特点 1.重点考核内容: ( 1)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 ( 2)绘制展开图 ( 3)单相交流绕组磁动势的性质和特点 ( 4)三相交流绕组合成磁动势的性质和特点 2.考核方式:笔试 3.占总成绩的比例: 10%~ 15% 同步发电机的结构 1.能认识同步发电机各主要部件 ,并知道其主要作用 2.知道同步电机的励磁系统和氢水油系统的基本组成、作用、基本工作过程 1.了解同步发电机基本结构各部件的特点和作用 2.了解同步电机的励磁系统和氢水油系统的作用、基本组成、基本工作过程 1.重点考核内容: 同步发电机基本结构各部件的特点和作用 2.考核方式:口试或笔试 3.占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