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认知派的 Zimmerman 认 为,学生 4 的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 因此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气氛的活跃,学生课前做好自学的浅层目标,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尽力追求的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教育改革的法规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讲话。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的“目标教学”理论、发现理论。 他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 ”“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 ”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探索性的追求知识,掌握知识。 按照“智力三维理论”和“思维结构理论”,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结合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德威克的“成就 目标理论”,激发、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动机与情绪、认知活动、学校活动三个领域进行自我监控能力的建立和培养,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 总之,要把元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的激发、训练、培养,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的切入点。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5 从教师一方面来说,就是要通过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目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彻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以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双主”并重的课堂教学模式。 明确教师主导作用表现之一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引导探究和引导评价上。 表现之 二在为学生释疑上。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提问,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 从学生一方面来说,通过自主性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置能耗 ...................................................................................................................... 72 节能措施 ....................................................................
...........................................................78 计量方式 .............................................................................................................78 仪表与自控设计 ............
性能进行考察;日本 Matsushita 公司开发的虚拟厨房设备制造系统,允许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在虚拟的厨房环境中体验不同设备的功能,按自己的喜好评价、选择和重组这些设备,他们的选择将被存储并通过网络送至生产部门进行生产;美国 Coventry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开发的虚拟原型制作系统,设计者在设计的初始阶段能够在计算机中构造虚拟原型并对 此原型进行评价【 7】
00/ 3 剩余绕组电压 V 100 2 一次侧额定绝缘水平 额定工频耐受电压 (有效值 )1min kV 230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550 3 额定频率 Hz 50 4 准确级次 7 序号 技术参数名称 单位 出厂标准参数 5 额定输出 VA 10/25/50/100 6 SF6 气体压力( 20℃时表压) 额定压力 MPa 报警压力 最低功能值 八 避雷器 1 额定电压 kV
管桩基础地工程桩成桩质量检查包括桩身垂直度、桩顶标高、桩身质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1%; 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177。 10mm; 3)桩顶平面位置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柱下单 桩 80 单排或双排桩条形桩基 垂直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 行于条形桩基纵向轴的桩 100 150 承台桩数为 24 根的桩 100 承台桩数为 516
0 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计 30 分) 1. D 2. C 3. B 4. D 5. B 6. C 7. B 8. D 9. B 10. D 三 、 计算 题(共 40分) 1.( 10 分)解: (1)求支座反力 由 0AM 得, 01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