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城南新区雨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是特色产业 ,通用航空是新兴优势主导产业 ,农副产品加工是统筹城乡、实现经济一体化的主要产业。 4 旅游业发达的渭北中心城市 渭南市城镇体系规划将蒲城定位为 :“是渭南市中部区域的副中心城市 ,以发展电力、机械、建材为主的工业和以旅游、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新兴城市。 蒲城市位于渭南市域中部 ,交通方便 ,与周围其他县市联系紧密 ,且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将其作为副中心城市建设 ,可带动澄城、白水、富平等县市的发展建设 ,形成以机械、煤炭、电力、建材 和唐帝王陵墓为特色的旅游区建设” 城市规模 (一 )空间结构 中心城市规划形成“一城四区”的空间结构 :一城是指县城 ,四区分别指罕井区、东陈区、陈庄区、桥陵风景名胜区。 中心城区是县级政府驻地 ,是县域的行政、文化、商贸中心。 罕井区依托现有煤炭、建材产业基础 ,规划建成罕井煤炭、建材工业区 ,重点发展煤炭、建材工业。 东陈区依托现有电力产业基础和正在建设的蒲电三期项目 ,规划建设载能工业和煤化工工业区 ,重点发展电力、煤化工工业。 陈庄区依托通用航空产业园 ,发展航空 训练及机械加工等相关服务产业。 桥陵风景名胜区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历史文物遗迹保护为重 ,依托以桥陵为核心的五大唐代帝陵旅游资源 ,打造帝陵文化旅游品牌 ,结合城乡统筹建设 ,发展生态及旅游相关产业。 (二 )人口规模 县城总人口近期 :15 万 ,远期 :25 万。 县城人口预测表 年份 总人口 非农人口 农业人口 暂住人口 特殊人口 现状 2020 98475 64389 24086 8000 2020 近期 2020 149381 109135 28246 10000 2020 远期 2025 249235 189695 42540 15000 2020 (三 )用地规模 一城四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 序号 类别名称 面积 (h?) 比例 (%) 1 总体规划用地 6130 100 2 城市建设用地 4410 其 中 中心城区 2490 罕井区 720 东陈区 720 陈庄区 420 桥陵区 60 1 3 水域及其它用地 1720 自然条件 气候气象 蒲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低℃ ,极端最高 ℃ ,热量由北向南递减。 年平均降水量 ,最多年份为 毫米 ,最少年份为 毫米。 降水主要集中在 79 三个月 ,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50%以上。 四季多风 ,8 级以上大风经常出现。 地形地貌 蒲城县北部丘陵 ,中部高塬 ,南部平川。 地形以台原为主 ,地势北高南低 ,自西北向东南呈坡阶状递降 ,自然形成川、原、沟、坡、山、洼 ,以平原为主的多样地貌。 地质条件 蒲城县处于祁连、吕梁、贺兰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及东侧盾地展布地区 ,北山区属鄂尔多 斯台向斜南部边缘 ,也是山西台背斜汾渭内陆断陷西段 ??渭河地堑的北缘。 水文条件 县境内 ,年径流量由北向南递减。 在北部高原沟壑区 ,地表径流相对较大 ,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属黄土台原和平原地带 ,地表径流相对较小。 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毫米 ,年总径流量 3341 万立方米。 其中北部径流深 毫米 ,年径流量 1441万立方米。 中部径流深 ,年径流量 1400万立方米。 南部径流深 毫米 ,年径流量 600 万立方米。 径流的年内变化和降雨量的年发布相一致 ,大部分径流集中在汛期 78月 份。 黄土台原区 ,由于流域内地面比较平缓 ,耕地连绵 ,下渗大 ,一部分降水土通过入渗变成地下水 ,使径流年发布比较均匀 ,其他地区水土流失较大。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 ,占总面积的 %,年侵蚀模数平均 2520吨 /平方公里 ,以东部洛河沿岸最大 ,达 3850 吨 /平方公里 ,全县年侵蚀总量 万吨。 自然灾害 蒲城县处于关中东部少雨地带 ,雨雪稀少 ,分布不均 ,降水变率大 ,常常发生干旱。 所以旱灾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 县境地处渭河平原 ,具有发生强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属于我国华北地震区 ??汾渭地震带。 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分图》载 :蒲城县为 7 度烈度区。 社会经济状况 “十一五”期间 ,蒲城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紧紧围绕“建设工业强县 ,壮大支柱产业 ,实施项目带动 ,加快统筹发展”的思路 ,加快实施以“县域发展抓工业、工业发展抓园区、园区发展抓项目”为内容的经济结构大调整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求真务实 ,埋头苦干 ,有效克服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 ,圆满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十二五”期间 ,全县将转入升级 转型、科学发展的新起点。 “十一五”期间全县坚持大项目引领 ,优势产业支撑 ,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发展方式持续转变。 2020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 ,同口径较上年增长 %。 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亿元 ,分别增长 %、 %和%。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增长 %。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亿元 ,同口径较上年增长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6033 元 ,同比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388 元 ,同比增长 %。 三次产业结构由22:42:36 调整到 20:43:37。 城市给水排水现状与规划概况 排水现状 由于地形影响 ,目前蒲城县内排水管网沿漫泉路、解放路、迎宾路、红旗路、南环路、重泉路等主、次干道铺设 ,排水管网已经基本形成 ,蒲城县城目前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 ,最高日排水量为 8433m3/d。 根据新的城市规划要求 ,新区排水必须实行雨污分流制。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城南新区将发展成为蒲城县城市副中心 ,尚无完 善的排水系统 ,现有排水系统已无法满足新区人民生活及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存在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建设滞后 在地区开发建设中仍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 ,排水管道主、次干管及支管配套不完善 ,排水管网存在滞后状况。 近年来 ,城南新区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而排水设施的建设并没有紧随城市发展的步伐。 现在 ,城南新区主要街道没有形成完整的排水干管。 2)规划不完善 ,排水不畅 西区的西环路、车站路、奉先路等主干道在原建设时没有做到统一规划 ,没有铺设排水干管 ,随着城西的不断发 展 ,工业企业入驻 ,居民人数不断增加 ,会导致排水不畅。 若逢连阴雨或暴雨天气时 ,容易引起该地区大面积水 ,交通中断的事故发生。 3)排水设施不完善 ,污染地下水 随着城南新区人口的增加 ,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没有完善的排水设施的情况下 ,不集中收集 ,使得在现有管渠内污水排放体系不通畅 ,道路设置收水井少 ,雨季路面经常出现积涝现象 ,给区内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同时低洼地区积水问题容易致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严重恶化了城南新区的生态环境。 介于以上情况 ,蒲城县城南新区雨水管网项目的建设 ,将逐步完善蒲城县城市排水管网 ,提高排水管渠密度 ,通过排水干渠排到县城南的排洪渠 ,最终向东排入洛河。 第三章 工程方案论证 设计依据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2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20 《蒲城县县城排水专项规划》 (20202025) 工程内容 本次工程内容为蒲城县城南新区雨水管网工程。 设计原则 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在城市总体 规划指导下进行 ,严格保护城市水体环境 ,根据城市自然地形 ,确定合理的污水收集排放区域 ,并结合规划道路等要求布置排水系统 ,使之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排水体制确定 本工程排水体制拟采用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 :合流制 合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统一收集并排放。 在合流制污水系统设计中除考虑污水的收集外 ,雨季要考虑一定雨水截流倍数 ,使排水管道及截流干管截面增大。 在污水处理上 ,雨季污水混入 ,致使污水处理厂水质。蒲城城南新区雨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蓝凌标准产品网上调查用户操作手册
查的人员;否,则不记录未参与调查的人员。 (注意:要结合基础设置中的“ 调查人 数超过 N并且未调查人数小于 M时方可查阅未调查人清单 ”使用 ) 截止日期: 设置是否配置截止日期;是,则 问卷调查到了截止日期,系统会自动结束调查。 设置是否审批通过时马上发布: 是 ,则审批通过 后直接发布, 不需要执行 手动 发布这个操作。 设置调查结束前是否允许查阅调查结果: 是, 则允许
蒙牛集团奶粉事业部绩效考核方案
核资料归档 蒙牛 集团奶粉事业部绩效考核方案 14 附件 1:绩效考核量表集 高层经理关键 经营管理目标考核量表 高层 经理 姓名: 考核内容 绩效指标 满分 目标完成水平 考核评分 关键经营目标 关键业绩指标( KPI) 利润总额 25 净资产收益率 20 15 关键管理目标( KMO) 关键管理目标 1 12 关键管理目标 2 10 关键管理目标 3 8 职责履行 3 3 2 2 总分 ——
葫芦河桥分部工程开工报告模板
术工作,除应采取在施工方法中的各项具体措施外,我单位还将作如下安排: A、保证技术管理力量,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技术特点,我单位将选派施工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技术管理班子。 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首,建立起本工程的技术管理体系,严格项目工作程序,详见工程技术管理体系框图(见下页)。 B、完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项目工程实施中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