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可直接撒施,也可拌土撒。 类菌 原 体 类菌 原 体引起病害 有 丛枝病 、黄龙病等, 大多枝叶丛生,节间距缩短,叶变小,根蘖大量萌发,也有花叶和枝叶变形的, 最初表现为局部症状,逐渐从局 部扩展到全株。 如枣树(枣疯病)、泡桐(扫帚病或鸟巢病)、柳树(柳疯病)、柿子(柿疯病,也叫鸡爪枝)等。 防治方法:一是清除病株、病枝,加强防治蚜虫、木虱等传毒昆虫,复壮树势,提高抗病力;二是用“四环素”类通过吊注防治。 二、 花卉苗木的 虫害防治技术 危害花卉苗木的害虫主要有: 地下害虫,温室害虫, 食叶 害虫,刺吸式害虫,潜叶性、致瘿性害虫 ,钻蛀性害虫 ,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土壤害虫 (又称地下或根部害虫 ) 土壤害虫 , 又称地下或根部害 虫, 指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各种害虫,常见的有蝼蛄 、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 其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为害隐蔽, 主要通过咬食植物的根危害,破坏植株的输导组织,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的甚至死亡。 常给育苗和花木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发生及危害:花卉栽培的土壤 般有机质含量丰富,质地疏松,通气和持水性能良好;生态条件也最适合土壤害虫的生存和繁殖。 如水仙、百合、苍兰、大丽花、仙客来等花卉常受根螨、线虫、跳虫等危害;又如香石竹、菊花以及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常受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危害。 ( 1)蝼蛄:俗称拉拉蛄、土狗子,分布全国各地。 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开掘隧道,咬 食幼苗根和茎,使幼苗干枯死亡。 主要有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 蝼蛄食性杂,为害多种花木,成虫有趋光性,并对土壤中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有较强的趋性。 ( 2)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分布于全国。 种类多、食性杂、为害重,是其他地下害虫无法比的。 蛴螬将根茎皮层环食,使苗木死亡;根茎被啃食,影响生长,提早落叶;根茎被害后,还可造成土传病害侵染,导致幼苗死亡。 ( 3)地老虎:俗称切根虫、夜盗虫。 分布于全国各地。 幼虫 3 龄前昼夜活动,多群集于叶和茎上为害, 3 龄后分散活动,白天潜伏于表层,夜间出土为害,咬断幼苗根茎或咬食未出土的幼 苗。 食性很杂,不仅为害花木,还大量为害农作物,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则毁种重播。 对这类害虫的防治:一是园艺防治: 地下害虫一般以老熟幼虫、若虫或蛹在土壤中越冬,栽 植前提前10 天左右深翻土,并清除田园腐烂杂物,保持田间卫生。 二是 化学防治:栽前用具有强烈熏蒸、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如国光 “土壤消毒杀虫颗粒剂 ”拌土进行预防;若发现虫害可用土杀 8001000 倍液浇灌或用地杀颗粒剂直接撒施,用后浇水,防治地下害虫效果明显。 (二)温室害虫 发生及危害:温室的生态 条件比较特殊,气温高,温差小,湿度大,气流小,食料多,天敌 少,因 此,害虫繁殖快,危害期长。 温室中常见且危害较重的害虫有 四小虫( 白粉虱、蚧 壳 虫、蚜虫、叶螨 )以及 根蛆和跳虫 、 锥螺、蛞蝓、蜗牛等。 其中四小虫已在刺吸式害虫中阐述。 对这类害虫的防治:一是 园艺防治:加强温室的栽培管理,剔除和修剪带有病虫的枝叶 , 清洁水源,调整好植株间的种植和摆放密度,不要过密;加强温室大棚类的通风条件,并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合理浇水,注意室内的空气湿度。 并利用害虫的趋光、趋色性防治。 二是 化学防治:平常养护时用广谱、内吸传导的杀虫剂进行预防,在发现虫害时用 “虫克净 ”进行防治,“虫克净 ”是由高效的菊酯类和高活性的有机磷类药剂复配,具有很强的触杀、熏蒸和内吸作用,治虫彻底 、效果好。 (三)食叶性害虫 发生及危害情况:狭义的食叶性害虫:通常指蚕食叶片的害虫, 由于 它们都具有咀嚼式口器, 又叫咀嚼式害虫, 咬食叶片成缺刻状或空洞,严重时吃光叶片,仅留叶脉,此类害虫多营裸露生活,少数可卷叶、缀叶或营巢;繁殖力强,具有主动迁移扩大为害的能力,容易造成间歇性爆发为害。 常见的有: ( 1)金龟子:以成虫咬食植物的花、叶、嫩梢、果实,使其残缺不全,严重时可将叶片、花朵、果肉吃光,严重影响园林树木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幼虫称为蛴螬,是重要的地下害虫。 ( 2)刺蛾:又称刺毛虫等。 幼虫体上生有毒毛,能使人的皮肤发痒、发痛、红肿。 刺蛾分布于全国各地,以幼虫咬食叶片,使叶片残缺不全,严重时整株叶片被吃光。 ( 3)卷叶蛾:又名卷叶虫。 以幼虫卷叶为害,幼虫吐丝,缀连一叶或数叶,藏身其中取食叶肉,使呈现网状或孔洞。 ( 4)尺蛾:又称尺蠖、步曲、造桥虫等,是一种暴食性食叶害虫,常群集为害,蚕食树叶,常把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园林绿化效果和市容卫生。 ( 5)大蓑蛾:又称大袋蛾、避债蛾、吊死鬼。 可为害梅花、樱花、花桃、石榴、月季、紫薇、桂花、蜡梅、山茶、泡桐、丁香、悬铃木、雪松等多种花木。 幼虫取食植物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只残存叶脉,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 6)夜蛾:夜蛾种类很多,形态多变,昼伏夜出,故称“夜蛾”。 主要以幼虫咬食花、叶、嫩茎。 一些种类不但是花木上的重要害虫,更是农作物上的重要害虫。 繁殖力很强,常造成花木的严重为害。 ( 7)天蛾:天蛾多数为大型昆虫,体粗壮,行动活泼,飞翔力强。 幼虫体肥胖,圆筒形,体长 70~80c m,绿色、黄色或其他 颜色。 幼虫初孵后,先啃食表皮,随后蚕食叶片,咬成大的缺刻或孔洞。 严重时,只留下叶柄。 幼虫有避光和转株为害特性。 对这类害虫的防治:一是 园艺防治:越冬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通过全面清园,清除枯枝落叶,铲除越冬虫茧,以杀死土内刺蛾等幼虫、消除害虫栖息场所,合理施肥、灌溉、修剪等管理养护措施,可促进植物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二是 化学防治:掌握好用药时间,最好是在 3 龄前的幼虫及时喷洒 “虫克净 ”或 “毒箭 ”进行防治,将低龄幼虫消灭在未分散之前,以提高防虫效果。 (四)刺吸式害虫 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树木害虫中较大 的一个类群, 该类害虫虫体小,危害方式特殊, 其为害特点是吸取植物组织 汁液,掠夺其营养,表现为褪色、发黄、卷曲、畸形、营养不良、萎蔫、叶片早期脱落,严重时整株枯萎死亡。 这类害虫除直接为害外,还给树木造成无穷后患,由于刺吸造成的伤孔和流出的汁液,成为其病原微生物的侵入通道,而诱发树木病害的发生。 另外,这类害虫还是树木病毒病的重要传播者。 发生及危害:主要以 刺吸式口器吸 食植物组织汁液危害,使叶片出现斑点,变色、巻叶或脱叶,而且会引起病毒病、煤污病等病害的发生,如常见的 四小虫( 蚧虫、蚜虫、粉虱、 红蜘蛛)及 蓟马 等。 ( 注:红蜘蛛危害很大,特别是春夏之交时候,以成虫和若虫的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 ( 1)蚜虫:是园林树木最常见的害虫。 蚜虫虫体细小,柔软,触角长,通常为 6 节。 体色各异,有绿色、黄色、橙红色或黑色等。 蚜虫的繁殖力极强。 蚜虫以其针状口器刺吸植物体内的养分,常数以百计地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和新梢上为害,引起植物畸形生长,造成叶片皱缩、卷曲、甚至脱落,严重时可使树木枯萎、死亡。 且易诱发煤污病。 此外,还可传播某些病毒病。 成虫对黄色有很强的趋性。 ( 2)蚧壳虫:是园林树木上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实上,成虫 、若虫以针状口器插入树木叶、枝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 蚧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 蚧壳虫体表覆盖较厚的蜡质层,抗药能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防治比较困难。 ( 3)螨类:是一类重要的叶部害虫。 常见的有红蜘蛛,黄蜘蛛等,其个体很小,圆形或卵圆形,橘黄或红褐色,繁殖能力很强。 螨类主要以若螨、成虫在叶片上刺吸汁液,被害叶片叶绿素受到破坏, 造成植物失绿、变黄、落叶、焦枯、影响花卉的生长。 为害严重时,叶面呈现密集细小的灰黄色斑点或斑块,叶片逐渐枯黄脱落,甚至变成光杆,严重影响园林树木生长。 以 5 月下旬至 7 月发生最重。 ( 4)白粉虱:又称温室白粉虱,是温室花木的主要害虫,为害茉莉、兰花、月季、牡丹、扶桑及其他温室花卉。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叶肉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干枯。 此外,大量分泌物可导致煤污病发生,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