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货运总结内容摘要:

水量时,近似认为 KM 的值不变。 2:大倾角稳性:  与初稳性的 区别: M点不再固定;横倾轴不过漂心; GM不再表示大倾角时的稳性;不再是等体积排水。  表示方法。 MR=⊿ *GZ=Δ *GM*Sinθ (小角度倾斜时 ) GZ表示大倾角稳性  计算:( 1): GZ=KNKH=KNKG*Sinθ KN形状稳性力臂,可以从稳性横交曲线上查得; KH重量稳性力臂, ( 2):假设重心高度法: GZ=G’Z’+(KG’KG)*Sinθ (G’为假设重心 ) G’Z’ 可从资料中查取。 ( 3):稳心点法: GZ=M’S+GM*Sinθ M’S剩余静稳性力臂,可以从资料中查取。 3:自由液面对大倾角稳性的影响: ① δ GZfs=Δ GM*Sinθ 注意:大倾角时,自由液面变化较大,对稳性的影响可看作是重心的提高,为近似计算值。 ② 利用自由液面的大倾角稳性修正力矩法: 查表引数为舱别和横倾角 查 Σ Mfs修正力矩 Δ GZ=Σ Mfs/ 4:静稳性曲线: L ① 坐标:纵坐标 GZ 或 MR;横坐标:横倾角 θ ② 特征: A:静平衡位置:当 Mh=Mr。 即外力矩等于回复 力矩时的位置,为静平衡位置,此时的 横倾角θ为静倾角。 B:最大复原力臂(力矩): GZmax (MRmax). C:极限静倾角 θ s max该值越大,稳性越好。 D:稳性消失角 θ v. E:甲板进水角 θ in。 该值越大,稳性越好。 ( IMMERSION) .甲板进水角所对应的点叫反曲点。 F: GZ/θ =30O时的情况,营运中受静止外力矩作用所出现的最大横倾角通常都避免超过 300,因此,该倾角处于复原力臂 GZ|θ =300,可以用来表征船舶的大倾角稳性。 G: 0 与 θ曲线下的面积:该面积越大,表明稳性越好。 H: GZ=GM*Sinθ 重合部分即初稳性 I: GZ=GM*θ ,当θ很小时适用。 在原点处的斜率,为初稳性高度 GM。 原点处作切线 与 θ = 相交的点的纵坐标即为 GM 的值。 5:影响静稳性曲线形状的因素: ① 船宽: B KN GZmax θ im θ v ② 干舷: D KN GZmax θ im θ v 在小角度倾斜时,(未达到进水角时), 干舷对稳性无影响。 干舷越 高,稳性越好。 ③ 排水量: ④ 重心高度: 四:动稳性: 1. 外力作用下,角加速度影响 惯性矩。 2. 动平衡位置:当外力所作的功与复原力矩所作的功相等时,所对应的瞬时位置。 Ah=AR. 动平衡角 θ d达到动平衡位置时所对应的横倾角。 3. 表示: AR(单位: )动稳性力矩; Ld=AR/Δ (单位: )动稳性力臂 4. 最小倾覆力矩 Mh min : 如右图:两阴影面积相等时,所对应的外力矩为最小倾覆力矩 所对应的横倾角为极限动倾角θ d max . 5. 动稳性曲线:纵坐标: AR或 Ld; 横坐 标: θ。 S=(1/2)*(100/)*(0+2L1+2L2+…… +2Ln)/Σ L=*Σ L 五:两种曲线的用途: 1:静稳性曲线 GZ—θ曲线: 2: AR— θ曲线: 六:对稳性的要求: 1. IMO 的要求:(最低要求):所有的要求都是经自由液面修正后的要求。 都是考虑到静稳性和动稳性。  初稳性高度: GM≥  大倾角的要求: θ在 00300之间, GZ曲线下的面积 S030≥ θ在 300— 400(或小于 400的进水角之间), S3040≥  θ在 0— 400时, S≥  θ≥ 300时, GZ≥  θ s max≥ 300  天气衡准要求: Lw1=Pw*Aw*Zw/; Lw2=* Lw1 其中: Lw1 为稳定风压力臂; Pw= 单位计算风压; Aw=水面已上侧面积(受风面积); Zw=Aw 的面积中心到吃水一半处的垂直距离。 2:我国法定规则的稳性衡准要求(仅限于中国籍货船):  GM0≥ 此两项与 IMO 的要求一样  GZ30≥  θ s max≥ 300 当 B/D2时,θ s max和θ v可以减小δθ;δθ =20*( B/D – 2) *(K1)  θ v≥ 550 其中当 B,取 B=。 K,取 K=.  K≥ 1, K稳性衡准数; K=Mhmin/Mw; Mw=Pw*Aw*Zw/1000 其中: Mh max最小倾覆力矩; Mw风压倾覆力矩; Pw单位 Pa,从资料查取; Aw 侧面积投影面积; Zw面积 Aw 中心到水面的垂直距离。 3:临界稳性高度与极限重心高度:  GMc: 从大倾角稳性、初稳性和动稳性出发的,满足我国规定的五项要求的 GM 的最小值。  KGc: 4:我国的法定规则中,装甲板货及江海航行的船:  横摇加速度衡准数: Ka=≥ 1,ac横摇加速度因素, ac=*B*θ i/Tθ 2 5:对基本要求的几点说明:  必须满足以上的五项要求或 GMc、 KGc;  稳性曲线是经自由液面修正后的曲线;  冬季区域,青岛 36004‘以北区域,应考虑甲板结冰对稳性的影响。  应考虑随浪稳性及横倾对稳性的影响: ① 随浪稳性:处在波峰时: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下降,措施:改向或降 速; 处在波谷时:稳性上升。 ② 纵倾:尾倾时:稳性增加; 首倾时:稳性稍微减小。 ③ 有横倾角时:稳性下降, Δ GZ=GG1*Cosθ , GG1重心偏离纵中线的距离。 6:适度稳性范围及经验配货方法: ① 适度范围: GM min=GMc+( ∽ ); GM max=GMTθ =9s; Tθ =15s或 14s∽ 16s。 ② 经验的配货方法:二层甲板:底舱 二层仓 上甲板 三层甲板:底舱 上二层仓 下二层 上甲板 65% 35% 0 55% 25% 20% 0 65% 25% 10% 55% 25% 10% 10% 甲板货的高度,不超过 1/51/6 船宽。 7:稳性的检验及调整: ① 实测横摇周期法: Tθ =√ (B2+4KG2)/GM GM未经自由液面修正的值; f— 由 B/D 为引数,从资料查取。 或用公式 Tθ =f*B/√ GM 诺漠图 ② 测横倾角法: Py=⊿ *GM*tgθ Py 横倾力矩; y 横移距离。 ③ 观察征兆:稳性不足时:受小力作用,船迅速倾斜,恢复缓慢。 改善 措施:使重心下移,稳性不足时,不能急用舵,急回舵。 8:稳性的调整:调整值 =要求值 实际值 ① 垂移载荷法: ⊿ GM=P*Z/⊿ 等体积互换: PhPL=P 和 Ph*SFH=PL*SFL ② 打排压载水: ⊿ GM=P*(KGKP)/(⊿ +P) ③ 横倾角的调整:  产生原因:载荷左右不均;装卸重大件;油水使用不均。  调整:横移载荷: Py=⊿ *GM*tgθ y 横移距离 打排压载水: Py=(⊿ +P)*GM1*tgθ GM1 改变后的 GM值。 七:破舱稳性: 1:渗透率: μ =实际进水体积 V/理论 进水体积 V0=11/(sf*ρ ). 2. 进水状况: ① 舱顶封闭,内外相通 如双层底破损 可看作是加载固体载荷。 ② 舱顶开敞,内外不通 可视做加载液体载荷,并考虑自由液面。 ③ 舱顶开敞,内外相通 于船体的下沉量和倾斜有关, 可采用逐步比进发。 3:破舱稳性的计算方法: ① 重量增加法:该法驾驶员常用 即少量变动载荷法; ② 浮力损失法(或排水量固定法): 该法造船师常用。 4:查取所需资料:从稳性报告书上查取 《装载手册》 散货船 用。 第六章:吃水差 一:吃水差的概念: 1: t=DfDa t0 首倾 ( TRIMMEDBY HEAD)。 t=0 平吃水; t0 尾倾( Trimmed by stern) 2:产生的原因:重心与正浮时的重心不共线,即重心与浮心不在同一垂线上。 二:吃水差与营运的关系:操纵性:浆的沉深,舵的入水面积;快速性:水下体积的线性;耐波性: 三:对吃水差的要求:适当的尾倾 经验值(万吨轮):空载( —— );半载( —— );满载( —— ) 最佳纵倾 :根据排水量和船速为引数查取。 四:对空船吃水和吃水差的要求: 1:对吃水的要求:经验值: 平均吃水 = 50%Ds (冬季 =55%)其中: Ds夏季满载吃水。 规则要求:当 LBP≤ 150m 时, DFmin≥ LBP,DMmin≥ +2m 当 LBP150m 时, DF min≥ +2m,DM min≥ +2m 2:对空船吃水差的要求:沉深 H/D≥ ; t/LBP% (即纵倾角 ψ )。 五:吃水差的计算与调整 : 1. 吃水差及首尾吃水的计算: t=ML/100MTC=Δ *(XgXb)/100MTC Xg重心居中距离 Xg=Σ pi*Xi/Δ Xi纵向重力力矩; Xb浮心居中距离。 2. 求 Df 和 Da: Df=DM+(LBP/2 – Xf)/LBP *t。 Ds=DM(LBP/2+Xf)/LBP * t 3. 对吃水差的影响:  纵移载荷: Δ t=P*X/100MTC, X纵移距离,向前移为“ +”;向后移为“ ” δ df=+Δ t*( LBP/2 – Xf)/LBP。 δ da= Δ t*(LBP/2 +Xf)/ LBP。 t1=t0+t。 df1=Df0 +Df。 dA1=dA0+DA  加减载荷: 大量变动: p≥ 10% * Δ ,重新计算; 少量变动:即 p10% * Δ 时, TPC,MT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