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炼焦车间工艺过程风险分析内容摘要:
熟悉测量的内容和测量的方法 不懂测量内容方法导致数据测量无效或不准确 从未发生 班组制定以一对一的培训方案,测量数据时两人以上相互配合进行 1 2 2 检查测量工具是否齐全、完好 工具损坏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作业 前检查工具材料,工具损坏的一概不允许带到作业现场 1 2 2 检查安全防护用具、消防、环保设施是否齐全、灵敏好使 未检查导致发生微小事故时无法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可能导致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到达作业现场后检查作业现场的相关安全设施设备无异常后在进行作业 1 2 2 明确作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并与需要配合机车联系 作业内容中有与司机配合联系的未联系司机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从未发生 如有需要联系司机作业的内容必须填写工作任务联系单后司机签字确认方可作业 1 4 4 2 铁件曲度及膨胀测量 在 机侧或焦侧沿焦炉纵各各引三条钢丝线(Φ ),分别位于上横铁(一线)、下横铁(二线)及篦子砖(三线)标高处, 拉钢线时钢线蹦断导致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使用Φ 低碳钢线,注意钢线拉力,检查钢线蹦紧程度,严禁操作人员站在紧线钳的正面 1 4 4 钢丝两端在抵抗墙测线架的刻印处固定,拉紧钢丝至固定高度,三条钢丝应沿焦炉全长处于一个垂直平面上,同时使直接碰触炉门、炉门框、炉柱等护炉铁件高温导致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注意各护炉铁件高温导致的人员烫伤,严禁直 接解除保护板及炉门、炉门框 1 4 4 其不碰触任何物体,才能进行测量 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记录表 单位:炼焦车间 工作岗位: 铁件 工作任务:铁件操作 序号 工作步 骤 危害及潜在事件(作业环境、人、物、管理) 主要后果 以往事故发生频率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危害发生可能性( L) 危害后果严重性( S) 风险度( R=L S) 建议改进措施 2 铁件曲度及膨胀测量 钢柱曲度测钢柱表面中心点,炉长测保护板平面。 测量时要注意钢尺必须与炉柱保护板垂直 测量过程中测点的改变会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 从未发生 记录员应立即将本次读数与上次读数核对,如有误差及时检查原因 1 1 1 测量机焦侧一线及二线时先进行工作联系沟通并填写工作联系单 未与司机联系,被焦炉各大车辆碰撞,钩挂造成人员伤亡 从未发生 数据测量时使用专用的任务联系单,派专人监护与协调车辆 1 4 4 测量机焦侧三线数据时,站在废弃交换系统废弃盘上作业 三线数据测量时被废气盘夹到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注意废气交换时间,交 换时禁止测量并站好等待交换完成后继续 1 3 3 3 大小弹簧测量与调节 用钢直尺在固定位置进行大弹簧压缩高度的测量,钢板尺要与弹簧中心 线平行。 找出弹簧原始压缩量吨位对照表,算出弹簧吨位。 直接碰触炉门、炉门框、炉柱等护炉铁件高温导致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注意各护炉铁件高温导致的人员烫伤,严禁直接解除保护板及炉门、炉门框 1 3 3 测量后,按技术参数规定调整弹簧吨位,并与前次测量记录进行比较分析。 每根炉柱上部左右两侧大弹簧的负荷要基本保持未与司机联 系,被焦炉各大车辆碰撞,钩挂造成人员伤亡 从未发生 数据测量时使用专用的任务联系单,派专人监护与协调车辆 1 4 4 一致,相差不能大 于 10KN。 相邻两次测量数据相差值超过 10KN的一定要重测。 测量过程中测点的改变会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 从未发生 记录员应立即将本次读数与上次读数核对,如有误差及时检查原因 1 3 3 每次弹簧放量不能过大,每次松量不超过 10KN。 松放量大于 10KN 可能会导致炉体损伤 从未发生 如测量完弹簧后松放吨位大于 10KN应分多次松放每次松放时间应间隔 3 天 1 2 2 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记录表 单位:炼焦车间 工作岗位: 铁件 工作任务:铁件操作 序号 工作步 骤 危害及潜在事件(作业环境、人、物、管理) 主要后果 以往事故发生频率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危害发生可能性( L) 危害后果严重性( S) 风险度( R=L S) 建议改 进措施 3 大小弹簧测量与调节 调节弹簧负荷时发现始终偏大或偏小,应及时对拉条和弹簧检查和处理。 弹簧符合偏大偏小时导致焦炉炉体损伤 从未发生 检查拉条是否旋转,检查弹簧是否断裂或失效 1 3 3 定期检查弹簧有无失效,一旦失效必须及时更换。 导致焦炉炉体损坏 从未发生 发现弹簧断裂及失效时上报分厂领导并准备更换工作 1 2 2 测调大小弹簧时护炉构件高温 测量数据或调节弹簧吨位时被烫伤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测量前穿戴好劳保用品 1 2 2 扳手打滑 调节弹簧吨位时扳手扳滑人员 受伤 从未发生 调节时注意用力方式,严禁未站稳或有非调节人员在旁 1 3 3 焦炉地下室煤气泄露 进入焦炉地下 时煤气中毒 从未发生 遵守炼焦车间《焦炉地下室管理规定》,查看 CO 检测仪是否报警并打开风机 1 4 4 人员工作时未站好位置 挂大扳手时从分烟道平台跌落至地下室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挂大扳手时检查站立位置 1 2 2 4 纵横拉条检查 横拉条直径为设计的3/4 时应补强,为原设计直径的 2/3 时必须更换,更换时必须有技术措施。 导致焦炉该部位膨胀不合理,炉体气密性降低发生窜漏 从 未发生 用游标卡尺每半年进行一次测量监护横拉条温度及直径 1 2 2 拉条沟保持严密,防止着火烧拉条以及荒煤气、水腐蚀拉条 导致焦炉该部位膨胀不合理,炉体气密性降低发生窜漏 从未发生 上升管工注意在开水封时不以过大导致水封满出 1 2 2 上升管根部、装煤孔附近、炉体边界处的拉条状况要每年抽查一次,抽查量不得少于一个笺号 导致焦炉该部位膨胀不合理,炉体气密性降低发生窜漏 从未发生 用游标卡尺每半年进行一次测量监护横拉条温度及直径 1 2 2 横拉条温度每半年抽查一次,抽查量不得少于一个笺号,抽查点为上升管根部和装导致焦炉该部位膨胀不合理,炉体气密性降低发生窜漏 从未发生 用红外点温仪进行测量 1 2 2 煤孔处。 温度最好不超过 250℃。 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记录表 单位:炼焦车间 工作岗位: 铁件 工作任务:铁件操作 序号 工作步 骤 危害及潜在事件(作业环境、人、物、管理) 主要后果 以往事故发生频率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危害发生可能性( L) 危害后果严重性( S) 风险度( R=L S) 建议改进措施 4 纵横拉条检查 炉顶表面纵拉条应保持平整,不得拆除纵拉条 导致焦炉该部位膨胀不合理,炉体气密性降低发生窜漏 从未发生 炉顶有碎砖在一定周期内进行更换 1 1 1 5 测调焦炉纵拉 工作时未与机车司机联系,无专人监护 测量纵拉条吨位时被导烟车 从未发生 数据测量时使用专用的任务联系单,派专人监护与协调 1 4 4 条吨位 挤伤拉挂人员受伤 车辆 扳手打滑 调节纵拉条吨位时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调节时注意用力方式,严禁未站稳或有非调节人员在 旁 1 3 3 工作时未系安全带未站稳 测调时从炉顶摔落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调节前系好安全带,无关人员严禁围观 1 3 3 6 测量上升管垂直度 上升管各构件高温 测量数据时被烫伤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测量前穿戴好劳保用品 1 2 2 未进行工作联系沟通,无专人监护 未进行工作联系沟通,被导烟车碰撞,钩挂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数据测量时使用专用的任务联系单,派专人监护与协调车辆 1 4 4 楼梯滑落 人员测量时楼梯滑落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专人监护,必须有一人扶好梯子 1 2 2 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记录表 单位:炼焦车间 工作岗位:热修 工作任务:热修操作 序号 工作步 骤 危害及潜在事件(作业环境、人、物、管理) 主要后果 以往事故发生频率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危害发生可能性( L) 危害后果严重性( S) 风险度( R=L S) 建议改进措施 1 准备阶 段 吊装时抱闸失灵,钢绳断裂,吊装物翻到 物品滑落人员伤亡 从未发生 吊装时,吊装区域下方有专人监护,吊装前检查设备,操作吊装机械人员 持证操作 1 4 4 磷酸飞溅 配置磷酸泥料时,磷酸飞溅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倾倒磷酸时严禁过激和过猛,禁止单人操作,搬取时轻拿轻放 1 3 3 2 桥管密 封 未注意工作环境 打开上升管盖时,火焰烧伤 从未发生 桥管密封应在该密封炭化室结焦末期进行,密封前检查桥管翻版是否关闭 1 3 3 未注意工作环境 桥管接头处烫伤 从未发生 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在相邻有出炉号并且是打开上升管盖炭化室附近严禁进行密封作业 1 3 3 违章操作 桥管接头处冒烟冒火导致烧伤 从未发生 穿戴好 劳动保护用品,桥管密封工作必须两人以上,严禁单人操作,必要时用压缩空气压住烟尘 1 3 3 3 炉顶翻 修 未进行工作联系沟通,无专人监护 翻修炉顶表面砖时被车辆碰伤或挤伤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炉顶工作时使用专用的任务联系单,派专人监护与协调车辆 1 4 4 炉顶砖体高温 翻修炉顶表面砖时被烧伤烫伤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严禁在打开准备出炉的除尘孔附近工作,工作前联系炉顶开盖工 1 3 3 炉顶电道 炉顶工具过长碰触拦焦车取电道导致人员触电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使用过长工具时严禁在焦炉顶焦侧 行走,注意焦侧导烟车电道及拦焦车电道 1 2 2 4 蓄热室 密封 工作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 密封蓄热室封墙时人员跌落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注意废气交换时间,交换时禁止工作并站好等待交换完成后继续,注意站立位置 1 2 2 废气系统交换未注意 密封蓄热室封墙时被废弃盘夹伤人员受伤 从未发生 注意废气交换时间,交换时禁止工作并站好等待交换完成后继续,注意站立位置 1 2 2 分烟道煤气泄漏 在分烟道作业时煤气泄露导致人员中毒人员伤亡 从未发生 查看 CO检测仪是否报警,工作前 15分钟打开风机 1 3 3 5 废弃盘 密封 焦炉地下室煤气泄漏 煤气泄露导致人员中毒人员伤亡 从未发生 看 CO检测仪是否报警,工作前 15分钟打开风机 1 3 3 6 炭化室干燥孔密封 未进行工作联系 未进行工作联系或未注意车辆走行方向被导烟车碰伤、挤伤 从未发生 摸补时使用专用的任务联系单,派专人监护与协调车辆 1 4 4 必要时设置警戒区域,拉警戒带 未穿戴或未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打开的除尘孔盖冒火烧伤,工具高温烫伤 从未发生 正确穿戴劳保用品,佩戴隔热面罩及石棉手套 1 4 4 工作走神或 注意力不集中 工具掉在炭化室内或在炉。精品文档]炼焦车间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相关推荐
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数据、那么做每日备份,记录每日系统的最新信息是极为必要的。 对系统做完全备份是出于恢复方便考虑,系统管理员不必使用任何其它历史资料,就可以对系统进行完全恢复,简单便捷。 若是只对应用数据进行备份,那么一旦系统崩溃,需要使用最近一次完全备份的磁带恢复系统,再使用最近一次应用备份的磁带恢复具体应用,操作及为不便。 如果应用在系统配置文件中的一些信息较最近一次完全备份时有所不同
ZJPHFROM002 服务员工作报告表 267 ZJPHFROM003 手工房态表 268 ZJPHFROM004 布草收发记录表 268 ZJPHFROM005 制服交接记录表 269 ZJPHFROM006 客衣收洗记录表 269 1 Zi Jin Hotel 紫金大厦 Job Descriptions 岗位职责 ZJHKDH001 Department 部 门: 客房部 Position
项目申请报告 11 建设场地 XXXX有限责任公司 50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技改工程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新街镇浦墅村。 东邻宜广公路、南邻徐张公路、西邻钟张运河。 场地地形平坦,建设条件较好。 电站建设场地坐落在水泥生产线厂区内 , 拟建厂址具备 建设条件。 XXXX 有限责任公司 5000t/d 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从距厂区约 的百家变电站 引线进厂,在厂内 有 一座 35/10kV
C、 D )。 A、放大镜 B、钢板尺 C、水准仪 D、塞尺 E、垂球 F、钢丝线 5液压启闭机出厂试验检测主要包括( A、 B、 C、 D、 G )。 A、耐压试验 B、内泄漏试验 C、外泄漏试验 D、空载试验 E、动载试验 F、沉降试验 G、最低动作压力试验 5螺杆式启闭机安装质量检验主要包括 ( A、 B、 C、 D )。 A、启闭机平台高程及水平偏差 B、启闭机机座中心线偏差 C
,占总线地址 全中文 LCD 液晶屏显示,可直观显示火警发生的部位及有关火警信息,并配有声光显示报警功能 显示范围及内容由显示盘自身设定,每台显示盘可设置四个显示范围,每台显示盘最多可显示 128 个故障信息和 128 个火警信息 可以跨回路显示。 可以设为通显模式,显示所有火警及故障 维护事项: 1)每日检查事项: a 平稳、牢固,清洁干净,接地标志明显 b 进行故障,报警,消音等功能测试
总股份的比例; (二) 召开会议的日期、地点; (三) 会议主持人姓名、会议议程; (四) 各发言人对每个审议事项的发言要点; (五) 每一表决事项的表决结果; (六) 股东的质询意见、建议及董事会、监事会的答复或说明等内容; (七) 股东会认为和公司章程规定应当载入会议记录的其他内容。 (八) 记录签名:股东会记录由出席会议的董事和记录员签名,并作为公司档案由董事会秘书永久保存。 第八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