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注塑模具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 螺纹规格 ≦M12 , C=1mm; 螺纹规格 ≧M16,C=2mm。 内模在分型面处都要加工工艺吊孔:内模尺寸在 400*400mm以下(含 400mm)对角两个 M10; 400*400mm以上做 4个对角 M12; 内模长宽都超过 600做 4个对角 M16。 所有工艺螺丝孔都要设计在钢料的高点,方便起吊,特别注 意不要破运水孔。 上、下模具温度 要求 均匀 , 冷却运水要求充分, 尽可能缩短 产品 冷却时间 , 对于大件模具内镶件,冷却不到的地方要求做铍 铜镶件,例如分体机底盘。 对于长型的零件,尽量采用横向的运水冷却方式,且间距控制在 56(D)左右 , 例如分体机面板。 横向运水 14 15. 模具分型面 选择分型面选择首先必须符合客户 产品外观 要求。 避免在制品外表产生夹线,如无法避免时应尽量将夹线设计在不易看见的部位。 分型面选择应保证制品留在下模。 优先选择平面碰穿,尽量避免插穿分型面。 对于异型分型面,应尽量避免在分型面上出现刀口、尖角等情况。 前后模是镶件的,则 要在前后模的镶件上原身加工锁紧止口;前后模是原身出的,则要在模架上加工锁紧止口。 模具管位要求 70%以上面积碰到。 模具(长 600mm(包括 600mm) 以上的模具) ,分型面需加平衡块。 前后模表面必须平整、无凹坑、锈迹其他影响外观的缺陷。 若制品有粘前模的趋势,后模侧壁可加皮纹或保留火花纹,无加工较深的倒扣,无手工打磨加倒扣筋或麻点。 分型面干净、整洁,无手提砂轮打磨避空,封胶部分无凹陷。 所有非封胶位 的位置需倒角。 16. 模具模架要求 模具为原身止口时需加耐磨片调节。 模具中托边大小与回针大小直径至少要相等或中托边直径大于回针直径。 模具长度 ≥ 600mm, 需安装 6个或以上中托边。 15 模具导柱或中托边需加工工艺螺丝孔。 模具二板模导柱一般需安装在定模侧。 导柱必须要有排气槽深 3mm,做 10176。 斜度。 三板模 ≥ 600以上的细水口模架,要求采用 8导柱且导套必须用 石墨 铜套。 定模导柱直径必须计算,变形系数小于。 16 三板模水口板要求导向滑动顺利,水口板易拉开,三板模水口拉杆需安装在模具内,用机械手取件,导柱不能影响机械手取件。 导柱伸出长度要长于内模及斜导柱长度。 热流道扶针要比热嘴长度要长大约 30mm以上。 模具支承柱应比模腿高出 ,要求统一磨平。 模具越大 ,高出应越多,注 意支承柱不能与顶出孔及其它部件干涉。 模具设计时在进胶口位置附近需下支承柱。 模具支承柱不能排成同一直线。 支承柱材料为 45#钢,支承柱中间螺丝用 M12。 顶针板孔要比支承柱单边大。 (支承柱直径要求如下图:) 模具 长 度≥ 400mm时, 模板 要 加销钉定位。 定位销设计标准 定位销通常不受载荷或只受很小的载荷, 其直径可按结构确定,数目不得少于两个,定 位销 插入模板的 深度 ,约为定位销直径的 12倍。 根据模具定位销的功能要求,其结构形式如下图 所示。 定位销至少 有一端要攻牙。 17 定位销 结构尺 寸 定位销在模具设计中主要应用在滑块的压板、斜顶的锡青铜及各模板固定。 推荐的设计选用相关尺寸规格如下表所示: D(公称尺寸 ) 8 10 12 16 20 C 3 L 30,40,50 40,50,60 50,60,70,80 50,60,70,80 50,60,70,80 内模 R与倒角标准规定 开精框没有 R则内模底倒角 C2*45176。 ; 开精框 R=2时,内模底倒角 C4*45176。 针板垃圾钉布置间距不可超 100250mm 间,且均布。 回针下面一定要有垃圾钉,用油缸抽芯拉针板时附近要加足够垃圾钉。 模具插穿位较多时需加装直身 锁 管位。 17. 冷却系统 运水孔 的设计 保持运水孔大小一致 :(小模)Φ 6~Φ 8;(中模)Φ 8~Φ 10;(大模)Φ 10~Φ 12。 运水孔离料位距离均匀,最小不得小于:(小模) 15mm、(中模) 20mm、(大模) 25mm。 各运水孔间距大约为孔径的 5倍,与 其它孔间壁厚不得小于。 用隔水片方式冷却,隔水片孔径为Φ 10 时运水孔取Φ 6;隔水片孔径为Φ 12时运水孔取Φ 8;隔水片孔径为Φ 16时运水孔取Φ 10;隔水片孔径为Φ 20时运水孔取Φ 12;隔水片孔径间距为 50~ 80mm时,同一组运水隔水片孔不超过 6个。 18 进水孔与出水孔的设计 进、出水孔与起吊螺钉孔其孔间距均不得小于 40mm。 模具进、出水孔尽量设计在注塑机背面一侧,其次为正面及顶面,避免设于底面。 进、出水孔不得与电源处在同一平面。 18. 模具浇注系统 一般水口模具的流道设计 模具定位环直径应比注塑机定位孔小 ~。 模具定位环高出面板 5mm。 浇口套球面半径 R应比注塑机喷嘴球面半径大 ~ ;浇口套小端孔径 D应比注塑机喷嘴孔径大~。 流道长度应尽量短,原则上不超过 60mm。 分流道应优先选用圆形,其次梯形,不得选用半圆形及矩形。 圆形分流道直径为:(小模)Φ 6~Φ (中模)Φ (大模)Φ 10~Φ 12。 流道转角用圆弧过渡,分流道末端应有冷料井。 对于潜水口,冷料井位置必须低于进料口,冷料井深度约为直径的。 流 道末端应加工排气槽,流道的冷料位应为流道宽的。 主流道抛光至 600油石,其余流道抛光至 320油石,无倒扣。 水口钩针为圆形倒扣或为 z 形,加工 z 形时倒扣不易过大,要圆滑过渡,如多条顶针时要做定位,且方向要统一。 牛角进胶水口,冷料井长度需大于牛角线长的 510mm。 浇口套内主流道须抛光、保证料头拉出顺利.浇口套内主流道表面抛光至。 普通主浇口套要求用加硬标准浇口套,延伸唧嘴采用 P20材料且球头区域发蓝处理;唧嘴 球 R全部为R22, 360T以下唧嘴口部直径¢ 4mm,800T以下唧嘴口部直径¢ 5mm,1600T以下唧嘴口部直径¢ 6mm。 浇口套原则上应避免低于模具定模顶板下表面,如遇主流道要求特别长的特殊情况,需考虑采用热流道装置。 浇口位置设计原则 满足塑胶材料的流动比。 不影响制品外观例如夹水痕、流痕、蛇纹等。 19 不影响制品装配, 水口容易清除。 三板模 流道 及浇口 设计 确定客户要求是人工还是机械手去除水口。 校核取出水口所需开模距离。 避免取出水口时与限位杆发生干涉。 三板模分浇道 出在前模板背面的部分截面必须为梯形或 U 形、圆形,不允许为半圆形。 三板模水口板必须加运水。 三板模顶板和水口板之间应有 10 一 12mm 的开距。 三板模水口板和前模板之间的开距应大于 14Omm 以上。 拉杆杯头要做 D 型定位。 如下图: 三板模点浇口处前模有一小凸起 1mm 以上,后模相应有一凹坑。 如下图 1。 三板模水口 A板与上内模之间必须有 台阶,如下图 2。 三板模水口钩针一般为¢ 6,¢ 8,钩针结构,如下图 3。 热流道系统 热流道接线布局合理,易于检修,所有接线线头有编号并一一对应。 温控箱和模具热流道统一用 24针、 24芯连线;并对电源与热电偶接线方式统一, 112针为电源, 1324针为热热电偶,奇数端为正,偶数端为负。 热流道感温线(热电偶)都用 J型。 连线内感温线和发热线必须用专用的线,严禁用普通电源线代替。 注明感温线正、负极(红头正极,黑头负极),发热线统一打绿色头,在所有热流道输出线标出号码。 温 控箱 显示 温度 与设置温度 的温差 为 5176。 , 温升时间 为 30分钟 以内。 航空插座 订购及使用、接线规范 20 热流道系统无特殊说明,航空插座采用 Harting品牌的 24芯插座,对应规格为 Han24E型号。 航空插座全部接满 线束 ,线束长度需大于 3米。 航空插座标准配置 表 项目 示意图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