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绿色学校创建材料汇编内容摘要:
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环境教育;政教处、团委负责教室“绿化”和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建设;办公室负责总协调,以落实好学校 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并将环保材料搜集存档。 学校定期研究、检查环境教育工作。 由于职责明确,措施得力,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 加强环保培训,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认 34 真组织开展校内环境教育学习研究活动。 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舍得花钱,有环境教育专项经费。 二 、课堂教学积极渗透环境教育,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在学校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所有学科都要渗透环境教育”。 为此,学校制定的课堂评估细则中,增加了环境教育方面的权重,规定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任课教师要把教科书中 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地与社会环境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指出环境污染的危害,点明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渗透性的教育。 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环保教育的开展,提高了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除此以外,我们还利用主题班会、选修课和活动课程进行环保教育。 我们明确规定:“在身心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各个班级的环保小组开展“自捡废纸,收旧利废”的活动,既为环保活动的开展筹集了费用,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以上教育措施,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了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 三、建 立学校、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 在课外环境教育方面,我们采取了校内教室绿化、建立固定的宣传阵地和校外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外活动计划,建有环保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 35 (一 )开展“绿色班级”创建活动。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绿色教室”评选活动。 每个班级都养花种草,以达到教室的绿化、美化。 本学期,我们在“绿色教室”评选的基础上,又开展了“绿色班级”创建活动,通过养花种草、绿化教室、净化环境,达到以此促使学生 达到语言、行为及心灵的净化,倡导学生语言行为也要做到“绿色洁净”。 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学以致用,学到了养花种草的技术,也使学生体会到了“育花”的艰难,更使学生紧张学习的身心在养花赏花过程中得到放松,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强化了学习知识的效果,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开展“一日两扫活动” 近年来,我们针对学生劳动锻炼少,环保意识淡薄的特点,在全校开展一日两清扫活动,美化校园。 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环卫工人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起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 (三)积极 开展植绿护绿活动 我校每年都发动植树造林活动。 学生通过参加“植绿护绿”活动,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自觉服务于社会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建设家乡、爱我和顺的社会责任感。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被写入《宪法》,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保护环境已成为 21 世纪的重大课题,作为现在的学生、 21 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36 增强环保社会责任感。 为此,我们在县科教局和县环保局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开展了“绿色学校”学生征文活动。 县环保局领导亲自为我校学生作环保知识讲座,使学生受到了系统的环 保知识教育,真正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学生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增强了同学们的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四)开展环保科技活动 我们组建学生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开展环保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许多学生以环保调查为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明白了我县近年来水质污染的情况及危害、我县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于防治水源污染的建议。 (五)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我们利用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能力。 为了扩大环境教育的效果,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我们还建立了固定的环境宣传阵地:一是一号教学楼前的黑板报,二是校园广播站。 这些阵地很好地发挥了宣传教育作用。 我们还经常开展家庭绿色行动,向学生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消费,以实现“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作用。 四、科学合理地搞好“绿色校园” 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37 翼城三中位于县城翔翼西大街。 我校是 2020年迁入的新校区,“园林式”设计是校领导当时的初衷。 此后七年,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园环境不断改观,如今的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全校绿化面积近 4 万平米,绿化覆盖率达 45%。 今天步入校园,人们无不被她淡雅、清新中所透出的书卷气息所吸引:气宇轩昂的楼群,宽阔美丽的校园广场,摇曳生姿的花木,蜂蝶翩翩的曲径,雅致写意的草坪,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和谐和自然,似乎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沾染了灵性的墨香,仿佛空气中也充盈着浅唱低吟。 环境保护的相关标语在楼道、梯间随处可见,浓郁的文化氛围浸染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墨绿的草坪、蜿蜒的小路相映成趣,品种繁多的植物郁郁葱葱 „„美丽的校园是无声的教师,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五、环保意识增强,教育效果显著 通过以上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促使了师生环境教育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师生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体现在不吸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等日常文明习惯。 我校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距上级领导和省级绿色学校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从关系民族存亡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行动,共同努力,力争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38 翼城县第三中学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活动图片 从学校申报“绿色学校”以来,全校上下总动员,齐心协力搞好学校绿化。 图为学校植树活动部分图片。 身先士卒的陈洲校长 我劳动,我贡献,我快乐。 39 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学校依次开展了“养绿、爱绿、护绿”、“环保知识讲座”、“环保知识征文”等大型环保宣教活动。 三月份的“养绿、爱绿、护绿”活动上,专家给同学们讲授绿色环保知识。 县关 工委杨俊莲书记在四月份的“环保知识讲座”上对同学们提出希望。 40 五月份,学校“环保知识征文”动员大会暨环保知识讲座上,来自西安高校的环保人士在给同学们介绍国际、国内的环保情况。 学校老师向学生和家长讲环保知识 41 翼城三中政教处 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一、 目的: 根据《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为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推动本校生态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凸现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校 可 持续发展,实施 特色学 校战略。 二、 目标 : 1. 让 全体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师生环境意识,培养出一批用绿色理念武装头脑,积极参与社区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逐步实现:教育好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造福一方人民的目标。 2.通过两年的不断努力,基本实现学校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不仅使校园清洁优美,还要使本校的环境建设在服务功能及管理模式上有所突破、独树一帜,形成特色。 3. 加强对校园植被的养护, 切实加强园林绿化美化效果 ;抓好校园的保洁工作。 在 2020 年 7 月 以前,达到市 “绿色 学校”标准 要求,力争通过专家评审,进入市级绿色学校行列,并为下一步申报省级绿色学校奠定基础。 三、 主要工作: 根据市 教育局 文件及本校 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的要求 ,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将环境教育和环保工作纳入 班级 常规管理和 班主任 业绩考 42 核 , 并及时组织检查、评 比。 在具体操作运行中,做到主要领导挂帅,具体工作有专人负责。 2.高度重视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通过环保科技讲座、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较好地解决下列问题: ① 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更新观念、完善知识结构,在较高 的层次上对学生实施正确、高效的环境教育。 ② 正确处理环境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自觉地在本学科教学活动中,插入或渗透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开发智力、增长才干,在教师的指导下,带动环境教育向纵深发展。 ③ 各学科组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工作范围,订出行动计划,以环境教育系列丛书为蓝本,确定教学内容和渗透切入点,并编写一批切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环保 教案 作补充;组织一些示范课公开课,评选出一批比较优秀的教案,鼓励教师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 与此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建绿色班级活动, 使素质教育、行为习惯培养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 让环境教育在本校蔚然成风,长盛不衰。 ④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社会实践中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道德观,爱惜生命,保护生态平衡,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与校内外绿色行动。 3.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培养环保意识。 ①利用好学校广播站,每天都要播报一、两篇有关环境保护的稿件(广播站负责); 43 ②每学期出两期以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团委负责); ③每学期举办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音体美科组负责); ④每学期举办 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政教处、语文科组负责); ⑤每学期上两节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课。 4.因地制宜,自行消化校内 部分 垃圾。 垃圾既是污染物质,又 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 为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劳动,勤动手,爱惜资源的习惯,和自觉保护社区环境的良好品德, 向学生发出以下倡议: ①自觉 分类 投放 垃圾,统一处理。 具体作法: 在校内公共区添置 若干 个垃圾箱组合,每组设垃圾箱 2 个。 一个收集可利用垃圾(包括金属制品、包装箱、塑料制品 等 );一个收集其他废品(如:水果皮、纸屑等) ; ② 开发、推广、使用节能装置。 (如更换节水笼头等)。 5.加强环境教育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以满足环境教育深入开展的需要。 这些工作包括: ① 订 购 一批境科学类报刊如:《中国环境报》、《环境教育》、《环境》、《第二课堂》等 ,让学生阅读; ②把举办各种以环保为主题的活动的资料收集、整理、存档; ③ 各年级、班级写好各阶段的环保总结。 44 翼城三中教务处 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环境意识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在我校开展环境教育 是深化和发展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 , 也是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校 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配合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教务处也积极提倡“绿色教育教学”。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校园。 以实施《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为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 , 结合我校特点、人文特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本着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特色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积极营造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不断增强师生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创建绿色 校园。 二、目标: 创建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 , 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 , 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教育工作优质化。 45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创建活动多样化。 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 “ 绿色学校 ” 活动 中。 三、内容和要求: (一) 工作思路:环保 教育,立足校园;环境意识,渗透课堂;环保行动,师生互动。 (二) 内容和要求 ①指导思想明确,以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为指导,落实国家环境教育方针,有措施、有做法; ②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有组织领导,有绿色计划,有绿色制度,有经费投入,有培训提高,和绿色长久培训。 ③渗透教育课程化,在搞好课堂渗透基础上,开设绿色教育专题课、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④教学过程中倡导“绿化”,减少资料浪费,用多媒体实行绿色教学。 ⑤教学科。解决方案]绿色学校创建材料汇编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模板及配置建议v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 CJJ103- 2020)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20) 《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 (GB/T16435199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2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4502591996) 《软件工程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用于项目管理的指南》 (GB/Z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 从 ER 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最主要的两个步骤。 (四 ) 问题 4:如何把实体转换为二维表。 列出实体属性和唯一标识实体的关键字,并定义二维表的名字。 让学生掌握实体转换为二维表的方法。 (五 ) 问题 5: ER 图中“联系”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联系,可以从一个实体集出发寻找到或关联到相连的其他实体,例如,“参赛选手”这个实体通过“参赛”这个联系可以查询到不仅“参赛选手”本身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