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和仪表流程图设计内容摘要:
容外,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地按照该版图纸上的规定进行详细工程设计,完成最终的装置布置设计图、配管成品图和正式的材料统计。 在设计版正式出图后, P amp。 ID的每次修改都需在图纸上注 明修改符号,一般用正三角形内写上序号表示,如 △。 当出下一个修改版时,要把前一版的修改符号及修改范围擦去,只留本次的修改符号及修改范围。 每次修改,都需在图纸上的修改记录表内填上修改序号、修改内容、修改日期及修改者的姓名。 出修改图时,不需把整套 P amp。 ID全部复制,只需复制有修改的图纸,并分发各有关专业。 2. 5 施工版( 4版) 在各专业开展详细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时,设备制造厂的图纸已陆续到齐。 系统工程师应根据这些确认图修改 P amp。 ID,使之与设备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另外,根据最终配管图对管系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最 后确定管系的管径。 此时,可能会要求对某管系进行返工,调整管径。 在施工图设计开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在出 P amp。 ID的施工Pamp。 ID 设计 12 版之前,需要对 P amp。 ID再次详细校审,对图中不合理部分及各专业不一致处进行修改,目的是使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一致,避免返工。 施工单位接到施工版后,才能对图中非 “待定 ”部分进行施工。 对图纸中标注的 “待定 ”部分,施工单位只能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不能进行正式施工。 出P amp。 ID的施工版时,配管施工图已完成,应根据 P amp。 ID的施工版对配管施工图、配管模型及配管材料表再次进行校核。 此后,除了 圈 “待定 ” 的内容和图面上的小错外,对 P amp。 ID不允许再进行修改。 若建设单位要求修改设计,应当由建设单位书面提出,经工程负责人签字后,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人员才能修改,而且要从 PFD开始修改。 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由于设备布置的变化及其它原因,会发现公用工程配管的支管引出次序及连接位置与 P amp。 ID有较大的出入,此时,要根据配管图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版中修改公用工程图( UID)。 由配管专业提出草图,系统专业改图。 竣工版( 5版) 施工过程中, P amp。 ID不允许大改或大返工,但小的错误或图纸与现场情况不符是允许修改的 ,并由设计代表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修改 P amp。 ID成竣工图。 此版图是在竣工结束后完成。 但在大部分情况下,由于施工版与实际情况很接近,就不出 P amp。 ID的竣工版了。 P amp。 ID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的修改、补充都由系统专业工程师转移到原图上;当然,系统专业工程师的修改也在原图上进行。 这样可避免在众多的图纸中找不到基准而造成混乱。 过去我们习惯于设计一气呵成,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各专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设备定货的落实与否、制造厂条件的返回等,都将导致图纸不可能一次完成。 因此, P amp。 ID的设计应不断加深、不断升版,形成图纸的不同 版本,逐步使设计趋于完善。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在 P amp。 ID设计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利用计算机来完成 P amp。 ID的制图工作。 第二阶段是直接利用计算机进行 P amp。 ID的设计。 既可提高设Pamp。 ID 设计 13 计质量,也可节省设计工时。 同时,还可利用计算机校核图纸间的衔接。 第三阶段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问世。 它除了具有第二阶段的各项功能外,还可以在制图的同时,得到 P amp。 ID的设备一览表、管道数据表、仪表一览表、阀门一览表、管件一览表、特殊管路附件表等。 由于这些表是计算机根据 P amp。 ID图面显示统计得到 的,不会存在人工制表时的差错,为减少设计工时,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 P amp。 ID设计所需资料 设计 P amp。 ID的过程中,需要很多资料。 收集和准备好这些资料,是保证 P amp。 ID设计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这些资料包括 PFD、设备资料、自控方案等。 ( l) PFD P amp。 ID是在 PF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以,在设计 P amp。 ID之前,必须有一份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比较详细的 PFD作为 P amp。 ID设计的依据。 ( 2)设备 由于在 P amp。 ID上要标出有关设备的型式、台数、基础数据和尺寸,所以必须有完整的工艺设备性能要求。 在工艺流程中,有不少非定型设备和定型设备。 在绘制 P amp。 ID的过程中,必须有这些非定型设备的简图和定型设备总图,才能知道管口的尺寸、联接形式、法兰的压力等级和法兰面形式等。 这些内容在绘制 P amp。 ID时是必要的。 ( 3)自控方案 重要的自控方案必须由工艺、自控专业联合提出。 一般的自控方案可以由 P amp。 ID设计者自行决定,然后由自控专业修改。 ( 4)推荐配管材质表 推荐表应能满足工艺对配管材质的要求,应有管道等级等。 ( 5)有关的标准规范 Pamp。 ID 设计 14 有关的标准规范应包括工程规定(如保温、伴热、配管、仪表方面的规定等)和工程采用的标准 、图例等。 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统一性和工程的水平,须由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提出。 ( 6)类似装置的 P amp。 ID 若有类似装置的 P amp。 ID可供参考,则有利于吸取他人的经验。 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起步,事半功倍。 ( 7)流程介绍 流程应介绍其生产特点及整个生产过程的简要情况。 ( 8)开停车及装置的操作特点 根据该资料应当了解设计中须做哪些特殊考虑和处理。 ( 9)仪表一览表。 ( 10)设备一览表。 在开始绘制 P amp。 ID时,上述资料不可能全部具备。 只要有主要部分就可开展工作,但要在工作过程中将其它部分逐步汇集完全,以保证 P amp。 ID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4 . P amp。 ID的图面布置和制图要求。 P amp。 ID图纸规格一般采用 l#或 0#图纸,以便图面布置。 具体要求如下。 ( 1)设备在图面上的布置,一般是顺流程从左至右。 ( 2)塔、反应器、储罐、换热器、加热炉等若放在地面上,一般是从图面水平中线往上布置。 ( 3) 压缩机、泵布置在图面下部 1/ 4线以下。 ( 4) 中线以下 1/ 4高度供走管道用。 ( 5) 其它设备要布置在工艺流程要求的位置,如高位冷凝器布置在回流罐的上面,再沸器靠塔放置。 Pamp。 ID 设计 15 ( 6) 对于无高度要求的设备,在图面上的位置要符合流程流向,以便管道连接。 ( 7) 围堰范围也可以在 P amp。 ID上表示出来。 ( 8) 一般工艺管线由图纸左右两侧方向出人,与其它图纸上的管道连接。 ( 9) 放空或去泄压系统的管道,在图纸上方或左、右方离开图纸。 ( l0)公用工程物料管道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表示方法同工艺管道,从左右或底部出人图纸,或者就近标出公用工程物料代号及相接图纸号。 另一种表示方法是在相关设备附近注上公用工程物料代号,如 CW、PO表示这台设备需要用冷却水及冲洗油;然后在公用工程流程图上( UID)详细示出与该设备相接的管道尺寸、压力等级、管道号及阀门配置等。 这种表示方法常用于标示泵及压缩机等设备的水冷、轴封油以及冲洗油等公用工程物料管道。 ( 11)所有出人图纸的管道,除可用介质代号表示公用工程物料管道的图纸连接外,都要带箭头,并注出连接图纸号、管道号、介质名称和相接的设备位号等有关内容。 5 . P amp。 ID中的典型单元设计 ( 1)泵的吸入阀和排出阀应与管线尺寸相同。 但是 ,如果吸入和排出管线 尺寸比泵接管口大两级或两级以上 ,阀门可以比管线尺寸小一级。 当泵为备用泵或停止运转时,在下列情况下应设暖泵管线和 /或防凝 管线: 230C;。 当离心泵 (特别是高速离心泵 )在流量低于额定流量太多的情况下操作时需设最小流量保护管线。 Pamp。 ID 设计 16 当泵输送在环境温度下饱和蒸汽压大于大气压的液体或处于闪蒸状态的液体 时需设一平衡管线以防止蒸汽进入泵体产生汽蚀。 根据工艺要求,可将循环旁路线连回吸入容器,最好在冷却设施之前返回。 ( 2)一般情况下,需在泵的吸入管线上设置永久过滤器。 永久过滤器选取原则如下:。管道和仪表流程图设计
相关推荐
并经甲方和监理确认方可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二、施工缝留设及处理 本工程的施工缝,水平方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垂直施工缝施工时严 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 (水平和竖直方向施工缝划分参见主体施工缝留设及施工措施) 三、砼的浇筑施工 本工程的砼浇筑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方可保证施工的质量,基础和梁砼浇筑应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下一层应在上一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毕。 在浇筑混凝土前
的验收批,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不应少于 3 组;同一验收批砂浆只有 1 组或 2 组试块时,每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倍;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及以上的房屋,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的数量不得少于 3 组; 2 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 28d 龄期的试块抗压强度为准; 3 制作砂浆试块的砂浆稠度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 抽检数量
规章制度的审批与颁布。 生产规程、制度与颁布。 生产规程、制度的修编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写出初稿。 由修编部门组织技术熟练,书写表达能力较强的生产工人、技术人员和部门领导人员参加,采用集中讨论、审核、个别审阅的办法进行初审。 将初审稿送交归口部门(生产技术专责、生产分部),由工程技术人员及部门领导进行初审核。 总工室组织进行审定,最后由总工程师批准,方可颁布执行。 其他管理制度的审批和颁布
面顶板厚 ,底板厚 ,腹板厚,翼 缘板厚为 ~ ;支点截面顶板厚度增至 ,底板厚度增至 ,腹板厚度增至 1m。 ( 2)预应力体系 箱梁纵向预应力共设置 25 束,每束采用 13Φ 或 14Φ 钢绞线,fpk=1860MPa,Ep= 105MPa。 所有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均采用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波纹管内径为 90mm。 ( 3)工程数量 郑焦线 32m箱梁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梁体 C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