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应急预案与流程内容摘要:

、被叫人员接到呼叫后, 10min 内必须赶到指定岗位参加抢救。 第 四 节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一、目 的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为此,对危重患者的处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二、要 求 、急诊、病房要很好地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必要时向主管部门及院领导汇报。 及时会诊 或进行各项检查,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 ,随时投入使用。 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和流程。 ,妥善保存,认真分析。 ,并在病历中认真做好记录。 病历及时反映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 妥善保管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 ,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 ,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三、逐级报告程序 、各专业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 重患者后,要迅速到达患者16 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 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 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人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资料。 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应在立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 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要迅速向科主任 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 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2 人以上严重外伤、中毒等突发事件时,白班值班医师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夜班要向总值班报告,由科主任或总值班负责协调组织人员参加抢救。 科主任或总值班处理有困难时要向医 务 科请求支持,特别严重事件值班医师可直接向医教科或分管院长报告请求支持。 医教科在处理严重医疗事件、突发危急事件时要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 ,值班医师要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到场处理,做好病 历记录等文书工作,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 然后组织本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写出书面意见向医 务 科汇报。 第五节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 、急诊值班医师出诊,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 5min 内到位,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 lOmin 内到位。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观不超过 3d,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 17 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经请示院方 (白天为医 务 科、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 )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人院 、手术。 ,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 并明确患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转人志, 8h 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当日主治医、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 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 ,并做好交班记录。 值班医师及听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以后,住院医 师每日至少 2 次查房,每天至少 1 次病程记录。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 3d 内有 科主任或 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务 科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 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院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 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 科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 ,并妥善保存。 (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 ),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单,病历中做详细记载。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14 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 手术记录在术后 24h 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贵重药、自费18 药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 ,向患者家属或其委托人交代病,清,告知患者或家属下列情况 : (1)诊断、拟行检查、预后、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治疗矛盾、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2)诊治可 能引起的医源性不良后果及可能采取的矫正措施。 (3)植入物。 (4)需使用的贵重药品和其它需患方承担的费用。 (5)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 (6)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符。 (7)切除术前未交代的脏器。 (8)搬动患者可能造成危险。 (9)有创操作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以示确定。 (10)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时,应注意内容始终连贯一致,如产生医疗纠纷,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医教科,以做好病情解释等各项工作。 (11)因病情需要转科时,应与转出科室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再行转科,并 于当天完成转科记录。 (1)切实落实首诊负责制 :在接诊危重患者后首诊医师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检查患者并做出初步诊断,开出抢救治疗医嘱,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治疗时机。 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手术医师要完成必要的病例资料的记录。 紧急情况确无时间的可以在术后6h 内据实补记医嘱和病历,但是记录应以患者实际开始接受治疗时间为准,而不是从手术后开始。 (2)强化医务人员的告知意识 :做出初步诊断后,首诊医师要立即向患者、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病情、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下一19 步需要进行的检查 或治疗,并请其签字备查。 对需要外出进行的检查或治疗,要明确告知其并发症和危险程度,取得其同意和签字,必要时,派人陪同患者进行检查。 凡是应该告知末告知,告知不详细,应记录末记录或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应陪同未陪同,应会诊未会诊或会诊不及时等,一旦发生纠纷后果,由主管域值班医师负主要责任,由科室主任负次要责任。 (3)强化医师的主导地位 :经治医师在开出医嘱后有责任督促检查护士的执行情况,有权利要求护士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于医师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 (4)强化科主任领导和医师 分级负责制度 :任何医师都必须服从科主任的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 凡下级医师应报告不报告,发生问题由下级医师负主要责任。 凡下级医师已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不到场或未及时到达者,发生问题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主要责任。 (5)强化院内会诊管理 :在紧急情况下,首诊医师可以电话或口头邀请相关科室急会诊。 凡应请会诊不请会诊,由首诊科室负主要责任。 凡己请会诊而会诊科室不到场或未及时到场影响抢救者,会诊医师负主要责任。 (6)加强转科患者管理 :入院后患者因诊断有变紧急转人其它科室,首诊医师必须开出入 院后医嘱,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抢救记录、转科记录等,并负责追踪到相关科室据实补记完成入院记录等转科前资料,并在记录时间一栏后加括号注明 补记 字样。 上述记录时间以患者实际开始治疗为准,不以办理住院手续时间为准。 科室之间对病历资料的书写要从实际出发协商解决,有争议及时向各自科主任报告,凡因扯皮而不及时完成病历资料者,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相关科室分担。 (7)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或转科时 :要全面权衡并尽量满足其要求,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运,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并取得同意和20 签字。 如患者家属坚持转院,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 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请家属签字后同意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范围的危重患者。 第 六 节 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一、前 言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寄生虫病。 据 2020 年全国血吸虫病调查统计,我国现有血吸虫病病人81 万,钉螺面积 亿㎡。 目前血吸虫病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 5 省湖区及四川、云南两省部分山区流行较为严重。 当自然环境因素突变,如特大洪水、干旱、地震后,可造成钉螺扩散、感染性钉螺密度升高、人群感染机会增加,血 吸虫病急性感染人数剧增。 为了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暴发流行,加强对血吸虫病重大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 的 确保一旦发生血吸虫病暴发流行和重大突发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三、预案启动条件 凡发生血吸虫病暴发流行和重大突发疫情,即启动本预案。 对于既往无疫情或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地区,发生本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时,可参照本预案执行。 21 有关血吸虫病暴发流行的判定和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病人 诊断标准,参照《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标准和处理》 (GB15977)执行。 (一 )急性血吸虫病 (1)发病前 2 周至 3 个月有疫水接触史。 (2)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 (1)发病前 2 周至 3 个月有疫水接触史。 (2)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 (3)环卵、血凝、酶标、胶乳等血清免疫反应阳性 (环卵沉 淀试验环沉率 ≥3% 及 (或 )间接血凝阳性且稀释度 ≥1:10 ,酶标反应阳性,胶乳凝集试验阳性且稀释度 ≥1:10)。 (1)发病前 2 周至 3 个月有疫水接触史。 (2)发热、肝脏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脾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 (3)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蜘。 (二 )暴发疫情标准 ,发现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新感染或急性感染病例。 2 周内连续发生 2 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病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