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路面监理规划[公路工程内容摘要:

并做好检查记录; 3) 复核或从施工现场直接获取工程量计量的有关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 4) 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标准,对承包单位的工艺流程或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和记录, 对加工制作及工序施工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5) 担任旁站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 6) 做好监理日记和有关的监理记录。 第八章 监理工作程序 一、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主要程序 见附图二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程序 见附图三 三、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程序 见附图四 四、施工阶段投资 控制程序 见附图五 第九章、监理工作内容、方法和措施 本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重点为质量控制,并协助建设方进行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同时协助业主进行施工安全文明管理。 : 以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并以事前控制(预控) 为主,加强事中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一)施工测量放样的控制 1) 开工前,审核批复承包商的施工测量放样结果,并以此作为承包商申请开工报告中测量准备工作的依据,具体工作内容有: A.协助业主安排勘察设计单位向承包商交 接桩,对设计的交桩进行复核。 B.检查承包商测量方面人员、仪器到位情况,查询仪器的精度级别,必要时可指令承包商进行复核仪器精度的测量。 C.检查批复承包商对工程全线控制桩(平面、高程)恢复情况及复核精度。 D.审核即将开工路段和构造物的施工测量及放样情况。 E.检查承包商控制桩的制作、埋设保护情况。 2) 施工中,随时检查承包商测量人员的测量记录,检查或旁站测量放样工作,复核、审核测量结果并签署意见。 3)竣工后,检查承包商全线恢复定线和道路及其它 构造物竣工验收测量工作,审核测量报告,视情况组织部分路段复测,核实因变更设计引起工程数量变动所需的测量内容等。 (二)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构件的控制 1) 承包商的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构件进场前按施工规范和市政质监站规定的要求项目和频率,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材料的送样试验。 首批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查结果,作为工程审批申请开工报告的依据之一。 2) 承包商所进原材料(如水泥、石灰、标准砖等)以及半成品(道板、侧平石等),需提供出厂证明、质量保证书、市政质监站质量认可证书以及各种试验资 料;材料到现场后,监理将检查其质量情况,对质量不合格的不允许使用,并清理出场。 3) 承包商依照工程进度按排材料进场数量和规格;同时应按规范要求搬运及储存材料,注意水泥防潮、砂石分类堆放等,各类材料应设标签;成品构件运输及堆放应符合施工规范的受力要求,避免产生不合理的附加应力,使材料变形、受损、开裂。 (三)过路涵管管线的控制 1)施工前,监理检查承包商进场承插砼预制管道外观质量,并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不合格的管材一律不得使用。 同时加强检查接口橡胶圈的质量及存放条件。 2) 沟槽开挖关键对槽底宽度、高程、土质及沟槽放坡、排水的检查。 垫层、基础检查砂石基础及砼基础的宽度、厚度、高程,并见证承包商砼试块的制作,检查砼试块的养护情况。 3) 管道安装重点检查砼预制管道的吊管套拉,保证管内底标高100%合格。 4)窨井砌筑重点控制砼基础、井筒垂直、收口直顺及砖墙的砌筑和抹面。 5) 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 灰土拌好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回填。 回填时严格检查承包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并加强对灰土密实度的检测和控制。 (四)道路路基的控制 1)路 基施工 A. 道路路基挖方作业,必须按设计横断面整幅开挖,控制乱挖和超挖,基底预留碾压的沉降量。 B.检查基底以下 80CM 范围以内树根及其它障碍物的清除情况。 C.道路路基之间,由于新旧路基土层的承载力不等,软硬程度不一,极易在连接部位产生路基承载力的不连续,甚至不稳定,从而发生路基整体性的破坏。 因 此,在挖到路基搭接处,要控制承包商在搭接处路基台阶的施工情况,其中台阶高不应大于 0. 5 米,台阶宽不小于 1 米。 D.在路基施工期间,要有效控制由于降水或附近地段流入路基的地面水及施工用水。 2)路床整修及碾压的质量控制 A.为达到设计要求的路床顶面以下深 30CM 的路基密实度(≥95%),需严格审查承 包商路基施工人员、机具到位及配套情况,检查承包商质量自检体系的建立及工作情况。 严格控制路基的施工宽度、施工层厚、压实机具和压实工艺的执行。 B.为保证路面结构厚度均匀,需加强对路床平整度、横坡度和高程的检查和整修。 整修原则上是宁刮不垫。 (五)灰土基层的控制 考虑到阜南县 工业园区道路及配套工程的地域性及文明施工,灰土应尽量采用厂拌石灰土。 1) 原材料的进场及检验:检查石灰的品质,钙、镁含量,使用期限、周期及粒径要求;土质的力学性能和粒径;水质情况。 原材料的试验项目和频率。 2) 石灰土的施工控制:重点检查石灰土的施工配合比、拌和设备、拌和工艺、混合 料的运输卸放、摊铺(松铺厚度)、压实及整修、养生。 3)石灰土的试验控制项目:灰剂量、含水量、压实度、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值等。 (六)水泥稳定碎石的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全面开工 之前,承包商应递交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方案,并进行试验段的施工。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A.水泥:宜采用有标号、强度等级较低,初凝时间 3 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 6 小时,安定性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的各类水泥。 B.碎石:采用粒径不大于 31. 5mm,坚硬、耐久、不含杂质的颗粒级配,其压碎值≯ 26%碎石级配尽可能接近要求级配范围的中值,并控制级配中细粒料的含量,石粉的塑性指数。 C.水:宜采用饮用水。 2)混合料组成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的原材料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 从承包商的拌和厂仓库料场取 样送检市政检测中心试验室。 由检测中心试验室根据见证取样合格的原材料分五 种水泥剂量进行试配,确定适宜的配合比,水 泥计量取低值为宜。 3)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控制 A.混合料的集中拌和 承包商根据市政检测中心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拌和时,首先应检测集料的含水量,同时根据施工设备、运输车辆、天气因素等调整混合料的用水量及水泥剂量,其中用水量宜为 +2~3%,水泥用量最大不宜超过 +0. 5%。 拌和时,应先干拌均匀后加水湿拌至混合料色泽一致。 B.混合料的运输 拌好的混合料应迅速运至施工现场摊铺。 一工作班铺料长度应根据拌和、压实的能力而定,以保证从拌料至终压能在 3 小时内完成。 C.混合料的试验段 正式摊铺前应进行混合料试验段的铺筑,试验段的长度宜为100~200 米。 试验段的铺筑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