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6负载损耗计算内容摘要:
至外线圈外半径的宽度(含中间线圈) , 见阻抗计算。 其它符号代表意义同公式 ( ) 及公式 ( )。 版次 日 期 签 字 旧底图总号 底图总号 日期 签字 油 浸 电 力 变 压 器 负 载 损 耗 计 算 共 页 第 页 13 5 %H WsafBB)(KkB)(BKk10 %K 2k*2*1*w*w22*2*w*1*w151C %H WsafB)(BK10 %K 2k2*2*w*1*w532C 载流双螺旋 “交叉 ”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系数( K C1 %)计算 双螺旋 ―交叉 ‖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系数( K C1 %)计算较复杂,均用计算机程序 进行计算,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HKnNW21K)1K(nNW21KkRp1jjpeb11p1jjpb 表 导线在各区的位置 K i , j j ≤ ( M / 2 ) ( M / 2 ) < j ≤ M j = M +1 i = 1 K 1, j = ( M / 2 )- j + 1 K 1, j = j- ( M / 2 ) K 1, j = K 1, 1 i = 2~ M K i , j = K ( i – 1 ) , ( j +1 ) K i , j = K i , 1 式中 : k 4 — 系数。 k4 = 64179。 10 – 7179。 π 4 /ρ k2。 75176。 C 时 : 铜线: k4 =; 铝线 : k4 = ; M — 双螺旋式线圈中的换位数,即双螺旋并联总根数 M = n b179。 m b ; n b — 线圈中沿轴向并联根数,双螺旋式线圈 n b = 2 ; m b — 线圈中沿辐向并联根数,即每列螺旋的并联根数; K i , j — 第 i 根导线在第 j 个 ―换位区 ‖的位置 , 见表。 Ψ i — 载流绕组的第 i 根导线在各区 [ j = 1~( M + 1) ]的磁链和; Ψ S — 载流绕组的第 1 根至第 q 根导线在各区 [ j = 1~( M + 1) ]的总磁链; Φ j — 载流绕组的第 j 个 ―换位区 ‖的磁通; n j — 载流绕组的第 j 个 ―换位区 ‖ 的换位间距 , 见线圈计算。 W — 双螺旋式线圈的总匝数。 Hk — 线圈的电抗高度 ( mm ), 见阻抗计算。 λ — 漏磁总宽度 (mm), 指被计算的内线圈内半径至外线圈外半径的宽度 , 见阻 抗计算。 f — 频率( Hz); a — 垂直于漏磁场方向的裸导线厚度( mm); 版次 日 期 签 字 旧底图总号 底图总号 日期 签字 油 浸 电 力 变 压 器 负 载 损 耗 计 算 共 页 第 页 13 6 KNWnWN1)1K(%MHWsaf10Mk%KpeRpbRRjjiq1iSj21M1jj,ii2M1isi2k541CeR 第 j个 ―换位区 ‖ 第 i根导线 s — 单根裸导 非载流 (处在漏磁场中间 )双螺旋 “交叉 ”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系数 (K C2 %)计算 式中:Ψ f i — 非载流绕组的第 i 根导线在各区 [ j = 1~( M + 1) ]的磁链和; Ψ f S — 非载流绕组的第 1 根至第 q 根导线在各区 [ j = 1~( M + 1) ]的总磁链; Φ f j — 非载流绕组的第 j 个 ―换位区 ‖的磁通; λ f — 漏磁总宽度 (mm), 指内线圈内半径至外线圈外半径的宽度(含中间线圈) , 见阻抗计算。 其它符号代表意义同公式 ( ) 至公式 ( )。 4 引线损耗( Py)计算 当电流通过引线时 , 由于引线有电阻存在 , 而产生引线的电阻损耗 , 可按下式计算 : Py = m x I 2 R y [ W ] ( 6 . 23 ) 式中: m x — 相数。 I — 引线相电流( A)。 R y — 引线相电阻( ) , R y = ρ y L y / S y [ ] ( 6 . 24 ) 式中 : y — 引线电阻系数 ( 178。 mm 2 / m ), 铜引线 (75℃ ) : y= 178。 mm 2 / m。 铝引线 (75℃ ) : y = 178。 mm 2 / m。 L y — 引线的每相平均总长度 ( m ),可按表 估算。 版次 日 期 签 字 旧底图总号 底图总号 日期 签字 油 浸 电 力 变 压 器 负 载 损 耗 计 算 共 页 第 页 13 7 KNWnWN1)1K(%MHWsaf10Mk%KpeRpbRRjjfifq1iSfjf1M1jj,iifM1i2Sfif2k542CeR HKnNW21K)1K(nNW21KfkRp1jjpeb11p1jjpb S y — 引线总截面积 ( mm 2 )。 表 引线每相平均总长估算 接法 电压( kV) 出线方式 线 圈 排 列 引线每相平均长度 Ly( m) Y 或YN 220 中部出线 高 - 低 Ly≈ 中部出线 高 - 低 - 高 高 - 低 - 高 - 低 自 耦 变 压 器 Ly≈ + 窗高 + 夹件高度≈ 9 110 中部出线 Ly≈ 4 端部出线 Ly≈ 4 + ( 窗高 / 2 ) ≈ 35~ 10 端部出线 Ly≈ 油箱高度≈ 2179。 线圈高度 35~ 3 端部出线 中 压 绕 组 Ly≈ 窗高 + 油箱高≈ 3179。 线圈高度 D 35~ 3 首端在上 末端在下 Ly≈ 窗高 +2179。 铁心柱中心距 +铁轭至盖距离 ≈ 5179。 线圈高度 35~ 3 首 末 端 均 在 上 Ly≈ 2179。 铁心柱中心距 有时为了计算简便起见 , 引线损耗可用引线损耗占绕组导线电阻损耗( PR)的百分数 来估算 : Ryy P100%KP [ W ] ( 6 . 2 5 ) 式中: PR — 绕组导线的电阻损耗( W) , 按公式( 6 .1)计算。 Ky % — 引线损耗占绕组导线电阻损耗( PR)的百分数( %) , 可按表 选取。 表 引线损耗占绕组导线电阻损耗( PR)的百分数( Ky %) 绕组电压等级 (kV) ≥ 35 10 6 3 双螺旋式 四螺旋式 Ky % Y 联结 可不计 1 12 15 D 联结 1 2 3 5 杂散损耗( PZS)计算 变压器在运行时,绕组或大电流引线的漏磁通,穿过钢夹件、钢压板、钢螺栓螺母及 油箱等钢铁结构件,在其中产生涡流,从而产生杂散损耗。 在特大容量变压器中,杂散损耗有时可达负载损耗的 30%~ 40%,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常在漏磁通较大的部位,采用磁屏蔽或电磁屏蔽等措施,来减少钢铁结构件中的杂散损耗。 考虑到漏磁通路径的复杂性,精确计算较为困难,所以,杂散损耗只能用近似方法进行计算。 小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 PZS)。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6负载损耗计算
相关推荐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如( 1)晶闸管内部短路, ( 2)晶闸管内部开路,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其直流输出电压 Ud 和晶闸管两端电压 UT的波形。 指出下图中①~⑦各保护元件及 VD、 Ld 的名称和作用。 ① 星形接法的硒堆过电压保护; ② 三角形接法的阻容过电压保护; ③ 桥臂上的快速熔断器过电流保护; ④ 晶闸管的并联阻容过电压保护; ⑤ 桥臂上的晶闸管串电感抑制电流上升率保护; ⑥
管理程序,制定了《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细则》, 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 专设资料室,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移交和归档 ,确保工程技术资料与工程同步。 同时 ,为更好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我们对施工过程进行摄像,拍摄照片。 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文明 施工管理,保持良好施工秩序,创造 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促使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实体质量状况 质量验收统计表 在将近 4 个月的施工中
60 60 5.新建嵌入技术实训室 20 20 10 20 30 50 6.新建电子创新设计室 40 40 80 80 7.新建家用电 器实训室 20 20 20 20 40 8.扩建电子生产工艺实习车间 20 20 40 20 20 10 50 90 9.扩建 DSP 技术实训室 10 20 20 50 50 10.扩建单片机技术实训室 40 20 60 60 11.扩建电子基础实训室 10
度员(值班员)主要工作职责 ⑴ 严格执行各级电力系统调度规程及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电力系统安全、 优质、经济运行,在正值调度员(值班长)的领导下,共同完成本值地区电网调度运行的各项任务,正值调度员(值班长)不在时,履行正值调度员(值班长)的职责。 ⑵ 负 责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监视,发现问题立即汇报正值(值班长)进行处理,在自动化设备正常的情况下,保证无人值班站调度显示屏画面与现场一致;
术规范书 6 光纤终接装置 fiber terminating device 供光缆纤芯与尾纤接续并盘绕光纤的构件。 熔接保护套管 protecting tube of optical fiber joining 对光纤熔接接头提供保护的材料或构件。 5 产品内容及功能需求 产品概述 FTTB 多媒体箱产品 壁挂式安装在用户大楼的 室内、弱电井、楼道墙壁、地下室等楼内环境下的多媒体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