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到达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n1/2 式中: mβ ″ —— 测角中误差,以秒为单位; n —— 导线环内角的个数。 导线环的测角中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mβ ″ =【〔 f β 2/n〕 /N】 1/2 式中: fβ —— 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以秒为单位; n—— 导线环内角的个数; 11 N—— 导线环的个数。 导线的边长可采用全站仪测得。 将外业资料进行计算,整理出内业资料,准确算出误差,确保 隧道在纵向正确贯通。 对测量成果上报监理部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盾构施工。 ② 地表水准测量: 在地表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测量等级按城市二、三等水准测量标准进行,准确测出两洞口水准点的高程值,确保无误差,以便洞内施工做好准备。 2)端头井地面测量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将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传递至井口,且所有的点进行强制对中,以减少对中误差,因此,在基坑端头井建造一个 高的水泥墩台,上面安装强制对中基座盘,同时在井下中板梁上做三个吊篮,装上强制对中盘。 至洞口的平面过渡点不可超过两个,过渡点必须为 固定观测平台,相邻点间垂直角≤177。 30176。 ;地面平面点测量的要求为:测角中误差≤177。 〞。 地面高程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实施。 3)联系测量 通过端头井将已知地面平面、高程点成果传递至井下,并依次作为地下控制网的起始点。 其中平面起始点设 2个;高程起始点设 2 个。 平面控制点传递: ①采用导线法和联系三角形法 ②选定长期稳定的起始点位置 ③校正测量附件和测量仪器的各项指标 ④以贯通处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定向点进行传递测量。 平面点传递的垂直角≤177。 30176。 ,正、倒镜测平距取平均值。 ⑤保证地下起始点满足贯通的要求。 ⑥ 地下起始点须经常检查 4)已知数据的检核及数据的提取 开工前对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进行复核,复核坐标与提供的坐标相比较,误差≤ 5mm 可用。 然后在已知点( x0, y0)架仪器测量其与井口墩台的方向角 α 及 12 距离 s,算出墩台坐标 X1 ,Y1。 其中: X1=s179。 cosα+ x0 Y1=s179。 sinα + y0 ( 2)高程控制测量 开工前对业主提供的已知水准点进行复核,进行符合水准测量,检验其高程点的可信度,当误差≤ 5mm 时可用。 以已知水准点作为起始点(已知高层 H0),按二等水准量要求做一闭合水准路线至井口临时水准点 BM1,算出其高程 H,作为向井下传递的已知高程。 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复核。 H= H0+△ h 其中:△ h为已知水准点至 BM1 的累计高差 ( 3)平面、高程起始点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盾构推进中的导向测量 ( 1)导向测量 1)竖井定向传递坐标和方向 为使井口墩台点的坐标和方向能严格传递到井下,指导盾构推进,计划用是吊钢丝法进行传递,即在井口支架上吊三根细钢丝,悬挂重锤吊入井下的油桶中,使钢丝稳定。 三根钢丝组成如图示的三角型,通过观测计算出井下控制点的坐标,与井下控制点连线的方位角,用联系三角型传递方位角时必须采取措施 保证两根钢丝自由悬挂。 2)通过竖井传递高程 本方案拟用悬挂钢尺法进行高程传递,在传递时,应该用两台精密水准仪。 两根水准尺和一把钢尺同步观测,其布置如图所示,将钢尺悬挂在支架上,其零端放入井中,并在该端挂一重锤,一台水准仪在地面上,另一台在隧道中(如下图所示),同时读取钢尺读数 R R2和水准尺读数 A、 B,此时井下 BM2点高程为: Hb= HA+ R1- R2- A- B+ΔL 1+ΔL 2 式中: ΔL 1为钢尺的温度改正数 ΔL 2 为钢尺的检定改正数 而 ΔL 1=α179。 ( R1- R2) 179。 ( T 均 - T0) 13 其中: α 为钢尺的膨胀系数 =℃ T 均为地面地下平均温度 T0为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R2R1AB 本方案应注意: ①采用两台精密水准仪加钢尺同步观测,钢尺必须施加鉴定时拉力,观测2~ 4 组数据。 ②选定较为稳定和便于保护起始点位置 ③地下起始点须经常检查。 ( 2)井下控制测量 盾构推进一段距离后开始设置地下平面、高程控制点,整个区间中尽可能减少控制点数量,平面控制点平均 边长 150m;地下高程控制点每 200m设一点。 采用联系测量传递至地下的起始点坐标、起始点方位和高程,是地下控制测量的基准。 1)洞内平面控制网 以定向测量结果为井下导线的起始边,尽量使导线布设为等边直伸导线网,用全站仪测出水平角和边长;洞内边长一般为 200m,导线测角 4~ 6测回,分别测左右角各一半,重复测导线水平角总和不得大于177。 4″,边长测定需正倒镜各测 4 次,且应往返测边长。 准确计算出导线网上各个点的坐标,如下图所示网中所有边、角全部观测,导线网除可对角度进行检核外,由于测量了全部边长,故计算坐标有两条传算 路线,对导线坐标亦能进行检核。 14 洞内导线网654321539。 439。 339。 239。 139。 A 2)洞内高程控制网 按业主提供的城市水准点为起始依据,在两井附近建立二个以上的固定水准点(施工期间不得破坏),按城市二等水准规范往返测定。 按《工程测量》( GB50026- 93)规范进行。 隧道内水准点一般以 60~ 70 m 埋设一个固定水准点,水准尺必须用装气泡色水准尺,以便减少水准尺的倾斜而造成系统误差。 洞内水准测量按城市二等水准操作规范执行。 应采用往返测,往返固定之间高差≤177。 3mm,全线往返≤177。 3mm178。 n1/2( n为测站数)。 由于洞内施工场地狭小,运输频繁施工繁忙,还有水的侵害,会影响到水准点的稳定性,故应经常性地由地面水准点向洞内进行重复的水准测量,根据观测结果分析水准点标志有无变动。 确保隧道在竖向正确贯通。 3)地下控制网上向前延伸的各控制点,须由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方可使用。 盾构 到达施工中 的定位测量 ( 1)地面准备工作 1)实测接收井预留洞门中心横向和垂直向的偏差,由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承包商必须按设计图在实地放出盾构基座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基座就位后立即测定与设计的偏差。 3)施 工总体布置必须考虑隧道施工测量的要求。 按测量方案在盾构内留出合适位置供安装测量标志,并保证测量时通视。 ( 2)盾构机座位置放样 在进行盾构机座放样时,假定洞门钢圈为规则圆,用同心圆法放样,用水准仪测定一水平线,与钢圈相交得两点,取其中数,得所要放的点,把盾构与钢圈之间参数加进去,得整个盾构机头两点。 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