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校园安全知识手册内容摘要:

如果走校外陌生道路,要选择有路灯和行人较多的路线。 (2)陌生男人问路,不要带路。 向陌生男人问路,不要让对方带路。 (3)不要穿过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以防止产生性诱惑,不要穿行动不便的高跟鞋。 (4)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机动车、人力车或自行车,防止落入坏人的圈套。 (5)遇到不怀好意的男人挑逗,要及时斥责,表现出 自己应有的自信与刚强。 如果碰上坏人,首先要高声呼救,四周无人,切莫紧张,要保持冷静,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或就地取材进行有效反抗,还可采取周旋、拖延时间的办法等待救援。 (6)一旦不幸 遭 受侵害,不要丧失信心。 要振作精神,鼓起勇气同犯罪分子做斗争。 要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外貌特征,如身高、相貌、体型、口音、服饰以及特殊标记等等。 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提供证据和线索,协助公安部门侦查破案。 (三 )防止触电事故 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不能接近、触摸电源和电器。 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 能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件,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发现绝缘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关、插座要及时报告,请电工检修,学生切勿乱动。 电工要及时消除以上安全隐患,不能拖延。 学生不得在配电房、变压器周围逗留,更不能攀爬变压器,不得把其他物体抛向变压器及配电房内,不得乱动电器设备。 万一遇有电器设施引起的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先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再采取其它抢救措施。 (四 )防止意外事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外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不要 几个人并排走,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14 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天桥和地下通道,集中注意力,看清来往车辆,不要边走边接打手机或随意招呼出租车。 不坐超载或无证经营的车辆、不催司机开快车。 不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和长途汽车。 骑自行车不要载人,超车时注意前后车辆,不要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以及做教学实验时要提高安全意识,严格规范动作,有特殊体质和特殊疾病的要告知学校和老师,并办好相关手续。 不违反校规,私自外出游泳、登山。 (五 )宿舍生活规范:八个“不要” 不要把开水往窗外倒。 不要站在窗台上擦玻璃。 不要在打球时戴眼镜。 不要在吃饭时打冲锋。 不要在下课时追赶推攘。 不要爬围墙进出校园。 不要跑步上下楼梯。 不要聚众打架。 (六 )怎样防止纠纷发生 纠纷是学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应尽力防止发生纠纷,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当你预感到可能发生纠纷的时候,希望你尽力做到: 冷静克制,切莫莽撞。 无论争执由哪一方面引起,都要持冷静态度,决不可情绪冲动,这就要求 我们讲大度,虚怀若谷。 诚实谦虚。 在与同学以及其他人相处中,诚实、谦虚是加强团结,增进友谊的基础,也是消除纠纷的最好方法。 注意语言美。 实践证明,同学间的纠纷多数由口角引起,而口角的发生都是恶语伤人的必然结果。 要做到语言美,一是要说话和气,心平气和的与人说话,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二是说话要文雅,谈吐雅致,不说粗话、脏话。 三是说话要谦虚,尊重对方,不说大话,不盛气凌人。 (七 )与人发生纠纷怎么办 如果万一与人发生纠纷。 首先,要冷静一下,以免感情用事,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其次,要认真思考,自 我检查,如果自己有过错,应该主动向对方道歉,如果是对方过失,应尽可能宽容对方,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15 第三,如果是不能宽容解决的问题,也必须采用合情合理合法的办法解决,必要时可请班主任或领导调解,或报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部门解决,决不能采取以牙还牙,敲诈勒索或纠集他人帮忙行凶报复等非法手段私了。 否则,非但解决不了问题,相反,必然会使问题升级,甚至使自己遭受校纪处分或法律制裁。 (八 )遇上别人打架怎么办 如果你遇上别人打架斗殴,请别火上加油,应阻止事态扩大,并希望你做到: 不围观,不起哄,不介入 应尽力劝解。 先问明情况,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做双方的工作。 若劝解无效,应迅速向院系辅导员或领导或保卫部门报告,以防扩大事态。 遇见亲友、同学与别人打架,如果是真心关心帮助他们,就只能劝架,而决不能讲哥们义气,否则,造成伤亡等不良后果必将受到校纪处分或法律制裁。 当学校有关部门调查打架情况时,现场目击人要勇于出来提供线索和证据,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使肇事者受到应有的惩处。 见义勇为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 (九 )如何处理骚扰和威胁电话 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骚扰电话、色情电话或威胁电话的受 害者。 这些电话可能包括恶作剧式的随机电话、睡觉时打来的电话、经常性的无意义的电话、呼叫人默不作声的电话、色情电话以及威胁到你、你室友或你的财产的电话。 这些电话的目的就是要让你感到不安,或者想报复你或者是满足呼叫人的个人欲望。 只要你能够了解并运用下面的一些简单技巧就可以防止和避免大多数此类电话,减少自己受害的可能性: 你的电话只供个人使用。 电话在你的掌控之下,你没有义务和任何打进电话的人交谈。 如果呼叫者不说话或者你在谈话时感到不快,请挂断电话。 询问呼叫者的身份或联系方式。 如果对方不能给出合理答复或不 能立即作出答复,请挂断电话。 有些呼叫者不说话是因为他们想激怒你或吓唬你,不要给他们这个机会。 如果呼叫者问“你是谁”或“我拨的这个号码是多少”请不要回答,而应当反问“你想找谁”或“你拨的是什么号码”,如果对方打来的是非法电话,听到你这样问他,他很可能自己会挂断电话 如果呼叫人在你明确表示不愿交谈后还坚持与你说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挂断电话。 如果你认不出呼叫者是谁,请不要告诉他任何关于你的、你室友的或其他人的信息。 记住,不要勉强自己与人交谈,不要透露任何信息,不要回答陌生人的问题。 (十 )怎样预防骚扰和威胁电话 不要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公之于众 有可能的话,在受到骚扰或威胁后变换自己的电话号。 16 (十一 )体育活动的安全预防 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的动作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注意的事项。 体育教师要与医务人员密切联系,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体育教师要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 学生上体育课,教师要指导他们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避免肌肉、韧带拉伤,坚决杜绝“放羊式”体育课的出现。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衣服要宽松,不应穿带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带金属徽章 (如团徽 )、别针、小刀和其它尖利或硬质物体,女生不得穿高跟鞋、男生不得穿皮鞋,要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 体育活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 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 学生不得攀爬有关体育设施,如:篮球架等。 (十二 )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传染性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自然灾害。 2020 年曾一度流行的 SARS 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人的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使得我们对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 为此,我们一定要学会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人的抵抗力等措施,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要同时具备多种条件,其中任何一个条件被破坏,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预防时要做到: 及早发现传染源 对病人和疑似病人 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 平时注意隔离、消毒、杀虫、灭鼠,要消除带菌媒介,搞好食品及环境卫生。 个人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保护易感人群 在传染病流行期,对易感染的人要预防接种疫苗,加强个人防护。 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般不会得传染病: (1)注意日常用品的消毒灭菌,经常保持室内及个人卫生。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至少 2 次。 如有空调设备,应经常清洗防尘网。 (3)打喷嚏或咳嗽应掩着口鼻。 用过的纸巾应放在有盖的垃圾桶内,每天清理一次。 (4)如果自己患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 疾病,最好在家休息,这样做有利于自身恢复,也避免传染他人。 17 (5)不要共用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品,以防接触传染。 (6)注意日常体质锻炼,增强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 (十三 )预防食物中毒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 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 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 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 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 针对年龄特点,同学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 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 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标识。 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 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 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尽量不吃剩饭菜。 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 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从而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六、交通安全篇 18 现代交通带给人们高效便利的通达手段,同时也带来了无数危及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的交通事故。 学生出行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 ) 必须在 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二 ) 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管制的路段时,须遵 守信号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管制的人行横道时,须注意车辆,不许追逐、猛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三 ) 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 (四 ) 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五 ) 驾驶车辆出行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六 ) 乘坐公共汽车、地铁、长途汽车须在指定地点依法候车 ,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七 ) 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坐公交汽车、地铁、出租车和长途汽车。 (八 ) 机动车在行使中,乘车人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七、自然现象防范篇 (一 )地震避险与自救 避震要点 地震时是跑还是躲。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 (旁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或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整个人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 、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时,不要随便点火。 地震前如何预防 (1)准备足够的食品和饮料,特别要在床头、课桌、办公桌及其他常待的学习生活场所常备饮用水和必要的食物。 (2)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加固住房:看一看自家住房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 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 是否已年久失修。 不宜加固的危房要及时撤离。 (3)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对阳台护墙进行清理 ,将花盆杂物拿下来;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要做到“重在下、轻在上”;把牢固的家具清空,以备震时藏身;加固睡床。 (4)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练习“一分钟紧急避险”;进行紧急撤离与疏散练习。 震时应急主要措施 19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