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匀取料机技术协议内容摘要:

各点同步运行,不啃轨、无冲击,工作安全可靠。 车轮 车轮采用双轮缘型平面踏面,车轮全部采用 ZG35CrMnSi 制作。 踏面和轮缘内侧表面硬度 HRC5055,淬硬层厚度不小于 4mm,设计使用寿命 10 年以上。 车轮踏面与轨道配合时有足够的富裕宽度。 车轮、轴承和轴组成车轮组可作为一个整体拆下。 轴承座法兰 45176。 螺栓把合,便于拆装。 驱动机构上方设置有效防护罩,防止雨水进入电动机。 走行设有二级极限限位,并设有位置检测装置和位置校正开关。 行走机构配备清轨器、缓冲器、声光报警、两终端限位装置。 行走机构采用电动集中润滑,油管跨越铰接部位时使用高压软管联接。 所有车轮组结构采用双轴承座,自动进行走动位置的校正。 钢结构 混匀取料机钢结构设计应合理,符合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用有限元或相近方法 进行强度、刚度的分析和计算。 混匀取料机 技术 协议 - 6 / 36 - 主要承载构件采用刚性连接,应受力明确,传力直接,尽量降低应力集中的影响。 对于需要拼装的大型结构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高强螺栓的数量要充足)。 结构件的外形应便于维修、保养、除锈和涂漆。 构件各部位不应积水,凡有可能积水之处均应有泄水孔排净积水。 所有需要检查、维修的地方应设置检查孔。 应考虑工作环境对结构的腐蚀影响。 结构设计应考虑便于安装、运输和维护。 桥架结构的自振频率应避开滚筒或其他振源所产生的振动频率。 漏斗、溜槽 转载漏斗应有足够大的容积,与物料接触的部位采用可容 易更换的耐磨衬板。 所有漏斗、溜槽各面均设置不小于 25mm,切便于更换的 ZGMn13 耐磨衬板。 漏斗、溜槽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 60176。 ,要求各漏斗衬板规格尽量减少。 漏斗内导料板为可调整角度的机构,漏斗加设观察漏斗堵料和捅漏斗的平台。 夹轨器、锚定、缓冲器及车挡、顶升、清轨器 夹轨器 为防止大风时沿轨道滑行,应设置安全可靠的夹轨器。 夹轨器采用手动装置动作,能足够保证设备锁紧力。 夹轨器应有足够的锁紧力,在最大风速情况下,混匀取料机不会移动。 锚定 为防止混匀取料机在大 风时产生滑移,应沿轨道两侧在混匀取料机行走架设置锚定装置。 应保证在最大风速时,混匀取料机不会移动并防止倾翻。 缓冲器及车挡 在混匀取料机行走方向的两端应设缓冲器,缓冲器应安全、可靠、吸能性能好、不易碰坏。 在轨道的两端设车挡,车挡安装牢固可靠。 顶升 混匀取料机上应设顶升结构,每个支腿设两个顶升点。 顶升结构应方便走行装置检修与更换。 安装结构牢固的清轨器,以清扫轨道上的杂物。 走道与平台 通往司机室、低压电气室及有关驱动设备的地方设置平台、走道和 梯子,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负载能力不小于 4kN/m178。 ,并能到达所有维修点、加油点。 平台、走道和梯子的设置,充分考虑到操作和通行的方便,安全可靠,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还考虑到维修人员携带工具或其他物品能到达所需要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地方,维修点、加油点的作业平台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所有平台、走道和梯子均设有栏杆、趾板和扶手。 设置两个固定的斜梯能使在地面带式输送机的任一侧走到混匀取料机上。 平台、走道铺设格栅,采用常用的热浸锌格栅。 走道、平台与其上方物体的净空不小于 2m。 人行道倾角大于 6176。 时, 采用防滑措施。 扶手栏杆 所有扶手栏杆由钢管制成。 栏杆离铺板的垂直高度不得小于 1100 mm,中间设有两根水平横杆;底部设置厚度为 5mm、高度为100mm 的挡护板。 梯子及阶梯 梯子踏板采用垂直格栅式防滑结构,花纹前护板,采用螺栓固定,其表面经热浸镀锌处理。 梯子倾角不应大于 45176。 ,阶梯最大步高 230mm。 主通道梯子的最小通行宽度不小于 750mm,副通道梯子 (从 混匀取料机 技术 协议 - 7 / 36 - 主通道到各维修点、加油点 )的最小通行宽度不小于 600mm。 直梯角度为 85176。 ~ 90176。 ,直梯的最大高度不超过 6m,超过 6m 的分 段转接,各转接处设转接平台。 直梯设安全护圈。 所有 2 m 以上的直爬梯须设防护圈。 司机室 总体要求 司机室应按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整体应坚固、美观、安全、隔热、防火、防尘、防雨、全封闭。 混匀取料机的司机室布置在靠地面输送机一侧的端梁上,要求平面视线良好,并应保持司机室在各种工况时处于水平位置。 司机室应采用夹层结构,夹层间应充填隔热、隔音、阻燃材料,室内装饰板应绝缘防静电。 司机室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设备安装、司机操作和维修。 司机室应设两个干粉灭火器。 司机室玻璃为夹胶双层玻璃。 司机室的窗户应设置电动刮水器、清洗用喷嘴和防止人员坠落的安全措施,在适当位置应设置不遮挡司机视线的擦玻璃的专用安全平台。 平台安全护栏同前。 前视窗设有活动遮阳板。 侧窗设位置可调窗帘。 司机室应设低噪音空调设备,保持室温在 18~ 25℃,空调设备要求防震,并适合于作业的工作环境。 室内保持正压( 3040Pa)。 司机室应有隔音措施,使噪音控制在 65分贝以下,司机室应有隔绝振动,防止作业时对司机室产生的振动和摇晃。 司机室内设置以下设备 (不限于此内容 ): ( 1)在司机室的绝 缘地板(大于 5mm 厚度)上安装带座椅的主令控制台;在适当位置安装辅助控制柜。 在主令控制台和辅助控制柜上合理设置以下设备: 主令控制器; 操作开关; 操作按钮; 紧急停止按钮; 仪表; 指示灯; 显示屏; 工业电视; 通讯装置; 报警装置; 电源插座; 其他应设置的装置。 ( 2)座椅 司机的座椅可调节高度、前后距离和靠背角度,并可旋转。 座椅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要求,座椅上覆以透气防滑的材料,座位便于司机出入。 润滑 本机各部件的干油润滑采用两种方式,即手动集中干油站润滑和散点 油杯润滑。 对支承轮、侧向轮及小车走行轮等部件的各转动部位或转动点分 2 个干油站进行电动集中润滑,其余部分的各点设置油杯,定期注入润滑脂。 混匀取料机 技术 协议 - 8 / 36 - 本机的各减速机均采用稀油油浴润滑。 各润滑装置设置合理,工作可靠。 各润滑点和干油站便于操作及维护。 润滑装置须防尘防水。 配管长度不宜过长,采用逐点润滑。 机上采用固定方式的电缆选用 XLPE 交联聚乙烯电缆。 电气及控制 电气设备的选择具有先进性,可靠性,成熟性,电气设备的布置充分考虑维修,安全,操作的方便,所有电气元件满足相关技术 规范标准的要求,电气设备及元件要考虑相关作业的环境条件。 短路分断能力满足 50KA。 工程供电电压为 400V,三相五线制,供电频率 50Hz,供电方式为安全滑触线。 电源主开关选用电动式空气自动开关。 电动机 所有的电动机均适合于工业环境下工作,所有的交流电机均为全封闭风冷型异步电动机,其绝缘等级 F 级,防护等级 IP55,电气设备均采用耐磨损铭牌,标有设备名称,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 多相电动机的绝缘端子标明相序,铭牌上标注易懂的悬转方向。 户外安装的电动机应用防结露措施。 有调速要求的电动机均 选用交流变频调速专用电机,采用交流变频装置进行速度调整。 电动机能承受电源快速切换过程中失电而不受损坏,并假定电动机在切换前是满载运行的 司机室有齐全的仪表和信号装置,用以显示相应的运行、故障及保护信号。 司机室、电气室、主要通道等处应设置应急照明装置,且应至少持续 60 分钟。 电气设备 主要电气元件采用西门子公司产品,电气元器件选用性能优越并符合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的产品,确保整机电控质量,并便于维修和元器件更换。 变频器采用西门子公司的 G120 系列产品; PLC 选用西门子公司产品 PLC( S7300 系列); PLC 与变频器之间采用 DP 通讯。 大车行走控制采用变频调速控制。 变频器控制行走电机。 变频行走高低速转换由变频器频率给定实现。 低速为工作速度,高速为调车速度。 这样在变频行走时可以明显降低大车起动、停止及高、低速转换时整机设备的冲击。 司机室设左、右操作台。 仪表信号箱由触摸屏替代。 并在司机室内设有 PLC 分站。 以减少由于操作元件和指示信号及报警信号等与控制柜间的连接导线。 整机各控制柜采用标准 GGD 型低压开关柜,电器元件为优质产品,便于检修和更换。 卖 方提供的电控柜有内部照明,每面柜子至少一盏灯,且在门内设置开关,用门的开闭来自动控制灯的亮灭。 电控柜电缆入口留有 20%的备用空间。 电控柜中电缆用的端子留有 10% 合理布置整机所有动力电缆的走向,并采用电缆桥架排放。 电缆桥架为组合热镀锌。 穿线管与设备之间采用专用的热镀锌卡套式接头、变径接头、分线盒和金属软管过渡。 采用全封闭安装,以避免电缆外露。 对电缆沟道和盘柜进线孔径按照消防要求进行电缆封堵。 设大车行走距离检测装置、小车行走距离检测装置,以满足 PLC 系统的控制系统和触摸屏显示的 要求。 电气设备的设计与元件的选择,既考虑到先进性,又做到安全可靠,使用、维护方便,所有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制造符合 IEC 标准。 电器元件选用优质的低压电器元件。 其他 混匀取料机 技术 协议 - 9 / 36 - 系统留有 10%的插槽备用位置, I/O 点设有 15%的余量 , I/O 模块支持热插拔。 程序控制器系统满足如下基本性能要求,具有高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40000h,快速的扫描速度和通讯速率,适应恶劣的工业现场,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结构简单,便于检修维护。 (带冗余)后备时间一般按照 30 分钟设计。 若 UPS 带有马达等感性负载,设计时应考虑负载起动电流冲击。 配电柜、操作台与操作箱 电气配电、控制设备放置在电气室内,电气室内安装低压配电柜、变频驱动柜、 PLC 控制柜和其他辅助控制柜等。 控制柜(箱)内所配电气控制元件(包括控制开关、指示灯、按钮、继电器、电流表计等)选用优质产品,严禁使用已经淘汰的产品。 内部的裸露带电导体之间和带电导体对地的电气间隙不小于 20mm。 控制柜(箱)内的端子排布置考虑现场接线方便,易于检修。 控制柜(箱)内 外接导线端子满足正常工作电流,并能承受不低于柜内电气元件的短路耐受电流。 除了接线必须使用的端子排以外,还留有端子总数 10%的空端子排,以供现场可能的接线修改使用。 低压配电柜柜体为 RAL7035(暂定)色标,由买方提供色标号。 柜内装设照明灯,柜门带锁。 电流互感器和断路器的跳闸回路的导线截面不小于 4mm,其他强电控制回路所用的导线的截面不小于。 所有需要向外引出的设备,卖方提供端子排,每个端子排只连接一根外部导线,卖方内部线路与端子排的连线也为每个端子一根,最多二根,端子排为竖直安装。 动力控制箱 内电气设备一次元件满足短路电流动热稳定的要求。 电缆及敷设 所有电力和控制电缆采用退火铜导线,电缆采用 C 级阻燃电缆,动力电缆采用铜芯阻燃软电缆,强电用控制电缆采用铜芯阻燃软电缆,通讯电缆和信号电缆采用铜芯阻燃屏蔽软电缆,所有电缆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并预留充分的长度和备用芯,以太网线采用工业以太网标准电缆。 电缆滑架采用重型电缆滑架。 敷设时保证电缆有足够的弯曲半径。 整机电缆电线走向整齐美观。 所有走线均采用电缆桥架、线槽、镀锌钢管或软管。 走线管出口处加绝缘保护套,管内没有电缆接头。 导线 的发热、截面积、阻抗、铺设方法、备用数量、颜色标记满足国家技术标准。 控制导线采用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铜线,导线上没有损伤或施工时工具留下的痕迹。 断路器 按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校验其额定电流。 按回路可能发生的最大短路电流,校验其允许的额定短路分断能力。 交流电动机装设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过载保护及断相保护。 隔离电器 为了维护、测试、检修和安全需要装设隔离电器,隔离电器能将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有效地隔离。 设有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严禁隔离或断开中性线及接地线。 电气设备必须满足系统正常、持续运行,并适应料场工程中受料系统工艺流程的各项操作要求。 事故时能保证安全、迅速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并能可靠地进行电动机制动。 其他三电技术规定按照附件一:三电统一技术规范执行。 控制方式 本机为机上有人操作形式,采用 PLC集中控制管理,机上控制采用单动、手动和 PLC 自动程控三种控制方式,三种方式之间能灵活、可靠、方便地切换。 单动(调整)操作:司机单动操作。 可启动各机构单独运转。 各机构间无联锁和顺序关系。 主要用于取料机检修、调试等场合。 混匀取料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