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天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500吨煤基丙烯催化剂及1500吨其他通用型催化剂项目内容摘要:

2020 年 4月 29日;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 年 10 月 30 日, 2020年 12 月 29日修订;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月 29日;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20 年 6月 29日;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20 年 10月 28日;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20 年 1月 1日; (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年 11 月 18日; (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2020 年 10月 1日 ; ( 11)《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 [1993]第 38号令); ( 12)《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江苏省环境保护局苏环控[1997]122 号文; ( 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 HJ/T 、 HJ6102020; ( 14)《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 [2020]1015号文; ( 15)《印发《关于工业节水“十五”规划》的通知》,国经贸资源 [2020]1017号文; ( 16)《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环控 [1997]0232 号, 1997 年 4 月 14日; ( 17)《省政府关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苏政复 [2020]29 号,江苏省人民政府, ; 此版本为网上公示文本 7 ( 18)《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环保厅, 2020年 3 月; ( 19)《镇江市城市环境功能区划( 2020 年)》,镇江市人民政府, 2020 年 4月; ( 2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 2020 年 3 月 18 日; ( 2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 决定》,国发 [2020]39 号,2020 年 12 月 3日; ( 22)《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2020 年 5月; ( 2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 年本 )(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号, 2020 年 2 月 16 日; ( 24)《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2020 年修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令 第 12 号 , 2020 年 12月 24 日; ( 2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 6 月 6 日颁布; ( 26)《关于印发 《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关于循环经济内容的编制要求(试行)》的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2020 年 2月; ( 27)《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2020 年 12 月 17 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 2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国家环境保护部, 2020 年 3月 1 日; ( 29)《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20]152 号, 2020 年 12月 16 日; ( 3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20 年 12 月 11日; ( 31)《关于印发《镇江市征润州和黄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的通知》,镇江市人民政府,镇政发 [2020]161 号; ( 32)《关于检查化工石化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20]4 号; ( 33)《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2020 年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苏政办发 [2020]21 号, 2020 年 3 月 28 日; 此版本为网上公示文本 8 ( 34)《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2020]92 号, 2020 年 7月 20日; ( 35)《关于加强环保 审批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通知》,环办函 [2020]394 号,2020 年 7 月 6 日; ( 36)《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苏发 [2020]16 号; ( 37)《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 [2020]98 号, 2020年 11 月 8日; ( 38)《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 2020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2020 年本)》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 年 5 月23日; ( 39)《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 ,苏政发[2020]152 号, 2020 年 12月 18 日; ( 40)《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发 [2020]63 号, 2020 年 6月 7日; ( 41)《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关于江苏省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20202020 年)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办发 [2020]83 号, 2020 年 7月 4 日; ( 42)《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局, 2020 年 9 月; ( 43)《国家突 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 2020 年 1 月 8 日; ( 44)《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 2020年 3 月 22 日; ( 45)《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20]92 号,江苏省环保厅, 2020 年 3月 12 日; ( 46)《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苏政办发 [2020]108 号, 2020 年 8 月 1 日; ( 47)《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20]308号,江苏省环保厅, 2020 年 9 月 29 日; 此版本为网上公示文本 9 ( 48)《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苏政办发 [2020]121 号, 2020 年 6 月 20 日; ( 49)《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年本)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苏政办发 [2020]9 号, 2020 年 1 月 29日; ( 50)《关于修改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 年本) 部分条目的通知》,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经信产业[2020]183 号, 2020 年 3月 15日; ( 51)《镇江市新一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镇政办发 [2020]256 号; ( 52)《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镇政发[2020]64 号,镇江市人民政府文件; ( 53)《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审议稿)》,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 2020年 7 月; ( 54)《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HJ/T17620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20 年 5月 24 日实施; ( 55)《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 [2020]4 号,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2020 年 10 月 22 日; ( 56)《关于印发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 的通知》,环办 [2020]103 号, 2020 年 1月 1日起实施; ( 57)《关于印发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试行 )〉工作规程的通知》,苏环办 [2020]365 号,江苏省环保厅。 技术导则 (1) HJ/– 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 》 ; (2) – 2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 (3) HJ/– 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 ; (4) HJ/– 2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 (5) HJ/T169202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6) GB18218202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此版本为网上公示文本 10 其它文件 (1)《镇江市总体规划( 20202020)》; (2)《镇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区规划》, 2020 年 10 月; (3)项目 可研报告 ; (4)委托方提供的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评价目的和工作原则 评价目的 根据本工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分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论证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及环保安全措施在技术上、经济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进一步提出防治和减轻污染的对策和建议,为工程环保措施的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工作原则 (1)贯彻 “ 清洁生产 ” 、 “ 源头控制 ” 原则,做好工程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贯彻 “ 以新带老 ” 、 “ 达标排放 ” 、 “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 原则。 (2)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和有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认真筛选分析,保证数据时效性、代表性。 (3)实用性原则。 通 过环境影响评价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项目实施环保措施提供指导性意见。 评价等级、重点及评价工作程序 评价等级 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此版本为网上公示文本 11 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及项目所在地区地形确定。 本项目大气污染源为氨 和粉尘 ,取浓度最大的 氨 进行估算。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别依据见表 ,由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 SCREEN3 得出的估算结果见表。 表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判据表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依据 一级 Pmax≥ 80%,且 D10%≥ 5km 二级 其他 三级 Pmax10%或 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表 估算结果 氨 粉尘 二氧化硫 Cmax mg/m3 Pmax % D10% m Cmax mg/m3 Pmax % D10% m Cmax mg/m3 Pmax % D10% m 上估算结果表明, 氨的 Pmax 最大为 %、 粉尘 的 Pmax 为 %、二氧化硫的 Pmax 为 %。 根据表 判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⑵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废水经厂内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进入 新区 的综合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因此,本项目只对项目废水接管可行性以及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进行分析。 评价等级 为 三级。 ⑶噪声影响评价等级 由于项目所在地位于规划的 3 类区,项目建设后环境噪声变化不明显, 评价范围厂界外 200m 范围内无噪声敏感目标。 根据导则判定,声环境影响评价 等级定为三级。 ⑷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标准,依据物质危险性、重大危险源、环境敏感地区的辨识结果,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所在地不属于环境敏感区,因此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 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工作重点是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事故风险评价及总量控制。 此版本为网上公示文本 12 评价工作程序 本次评价工作程序见图 11。 收集资料、现场踏勘 所在地区基本 情况调查分析 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及调查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签订协议 社会环境及区域规划 自然环境调查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 区域污染源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 地表水现状监测 综合分析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结论、建议 产业政策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厂址可行性 7635(含甲苯 38) 排入大气 甲苯 15606 液碱( 50%) 3802 ECH 176 醚化反应 39304 总量控制 污染防治措施 公众参与 环境质量标准 工程分析 环境功能区划 此版本为网上公示文本 1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