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分公司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内容摘要:
联 络:(项目部管理人员) 17 触电伤害的应急抢救预案 一、目的 为了确保触电伤害事故发生时,能得到有效救治,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施工工地发生的触电伤害的应急抢救。 三、职责 负责所在区域内的触电伤害应急抢救。 四、资源配置 熟练的救护人员、救护设备,通讯联络工具。 五、应急准备 职能组别 责任人或责任部 职责任务 指挥 分公司经理、项目经理 指挥协调 联 络组 项目部经理确定 负责对内外联络 救护组 项目部经理确定 负责触电人员抢救和送给 六、应急响应 触电事故发生时,就立即报告触电伤害救护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出典伤害应急抢救预案。 联络组根据触电伤害严重程度确定是现场施救还是送医院救治或是请医护人员到现场组织抢救,做好与医院的联络,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救护组应确定触电伤害的程度,并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同时根据伤害的严重程度,作出是否边抢救边送医院的决定。 如需送医院救治(急救电话 120)或是请医护人员现场组织施救,对外联络组 负责拨打急救电话 120 通知附近医院,报 120 时要讲明地点,触电伤害严重程度和现场地点、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车指示通道。 领导小组要负责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工作,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七、触电现场的急救 发生触电事故时,现场急救的具体操作可分为迅速解脱电源、简单诊断和对症处理三大部分。 ( 1)切断电源。 当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就在事故现场附近时,可立即将闸刀打开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必须指出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切断一根导线,且有时断开的不一定是相线,因此,关掉电灯开 关并不能被认为是切断了电源。 ( 2)用绝缘物移去带电导线。 当带电导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 18 且不能采用其他方法解脱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棒、竹竿、手套等)将电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 ( 3)用绝缘物体切断带电导线。 出现触电事故,必要时可用绝缘的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及锄头等)切断导线,以断开电源, ( 5) 拉拽触电者衣服,使之摆脱电源。 若现场不具备上述三种条件,而触电者衣服干燥,救护者可用包有干毛巾,干衣服等干燥物的手去拉拽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必须指出,上述办法仅适用于 220/380v“低压”触 电的抢救对。 于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供电部门,采用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免产生新的事故。 总之,在现场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迅速安全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必须注意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因不再受电流刺激,肌肉会立即放松,故有可能会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如颅底骨折等),特别事故现场在高处时,危险性更大。 因此在解脱电源时应辅以相应措施,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此外,解脱电源时,除应注意自身的安全外,还需注意不可误伤他人。 简单诊断 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或“临床死亡”阶段,因情况不明,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 的情况作一判断,了解是否处于“假死”状态。 只有作出明确的诊断,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 ( 1)首先轻轻摇动触电者的肩部(绝对不允许摇动头部),并对之呼叫,最好直呼其姓名,看看有否反应,以判断是否丧失意识。 有反应者,肯定有心跳、呼吸的存在;若无反应,即丧失意识,这时用一手手掌托住伤员颈部,以防止颈部弯曲,另一手握住其上臂近肩端,并以此处为出力点,平稳地翻转至仰卧位。 翻转时,必须使触电者的头、颈、躯干、臂部同时转动,以防止扭曲,发生新的损伤,随后应立即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 一般昏迷的触电者常有气道阻塞,故必须马上 畅通呼吸道,否则,人工呼吸及人工心脏挤压法都将完全无效。 此时,我们可用一手的手掌将其颈部向上方托起。 另一手的手掌放于额部,向下用力,使其头部向后仰翻,以达到开放气道的目的。 ( 2)观察有否呼吸存在 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将耳朵贴向触电者的鼻处,用听觉及面额的感觉来判断触电者是否有因呼吸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并侧头观察触电者的胸廓及上腹部有否呼吸时所产生的运动。 如能观察到胸廓或腹壁有呼吸产生的起伏运动,或者感觉到触电者口鼻处有气体的吹拂感(呼吸时气体流动所致),则判定触电者有 19 呼吸存在;反之,则呼吸已停止。 当不便观察时,也可用手触摸胸部或腹部,以感觉有无呼吸运动。 整个观察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得超过 5 分钟。 ( 3)检查颈动脉是否搏动 颈动脉是人体的大动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相当于喉结水平。 颈动脉是中心动脉,在周围动脉搏动消失时,仍能触及颈动脉的搏动。 颈动脉位置表浅,很容易感觉到他的搏动。 检查时不必拖衣,极为方便。 我们将颈动脉是否有搏动,作为是否有心跳的依据。 检查时,可将中指和食指合并一起,指尖部置于喉结部位,然后,慢慢向颈侧移动,其移动轨迹与人体长轴相垂直。 移动过程中,同时对气管旁软组织进行触诊,若能感到 颈动脉搏动则伤员仍有心跳,若无感觉则心脏已停止跳动。 检查应在 5 秒钟内完成。 触诊应轻柔,不能加压。 值得注意的是,如发现触电者呼吸已停止,则应立即作四次连续的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检查颈动脉有否搏动。 检查时,一手掌部仍需放在病人额部,使其头部仍保持后仰姿势。 ( 4)观察瞳孔是否扩大 瞳孔的作用有点类似照相机的光圈,但人的瞳孔是由大脑控制而自动调节的。 当大脑细胞正常时,瞳孔的大小会随外界光线强度的变化自行调节。 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强度保持适中,以便于观看。 当处于“假死”状态时,大脑细胞严重缺氧,对于死亡边缘,整个自动 调节系统中枢失去了作用,瞳孔也就自行扩大,这时瞳孔对光线的强弱不起反应。 所以,瞳孔扩大说明了大脑组织细胞严重缺氧或已遭受损害死亡,此时人体也就处于“假死”或更严重的状况。 通过上述简单的检查,我们即可判断触电者是否处于“假死”状态。 并依据“假死”的类型,有的放矢地对症处理。 处理方法 经过简单诊断后的病人,一般可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 1)病人神志清醒,但感乏力、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因让其就地安静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应小心送往医疗部门,请医务人员检查治疗,在 送往的路途中,需严密观察病人,以免发生意外。 ( 2)病人呼吸、心跳尚存在,但神志不清。 应使其仰卧保持周围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并且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或用担架将病人送往医院,请医务人员抢救,在此同时还要严密观察,作好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急救的准备工作。 一旦病人出现“假死”情况应立即进行抢救。 20 ( 3)假如检查发现病人已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若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维持气体交换;若心脏停止跳动,则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重新维持血液循环;若呼吸、心跳全停,则需同时施行 体外心脏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同时应立即向医疗部门告急求救。 抢救工作不能轻易中止,即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必须继续进行抢救,边送边抢救直至心跳、呼吸恢复为止。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用人工的方法来替代肺的自主呼吸活动,使气体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以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操作步骤 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操作步骤如下: ( 1) 触电者仰卧解开衣领,松开紧身衣着,放松裤带, 以免影响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及腹壁上下的运动。 ( 2)使触电者头偏向一侧,使其嘴张开,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假牙、血块、呕吐物等,使呼吸道畅通。 ( 3)抢救者位于病人的一侧,以近其头部的一手之拇、食两指紧捏触电者的鼻孔(避免漏气),并将该手掌的外缘压住其额部,并向下用力。 另一手托在触电者的顶部,用力将其颈部上抬,使头部能充分后仰,以解除舌下坠所致的呼吸道梗阻。 ( 4)急救者先深吸一气,然后用嘴紧贴于病人的嘴(或鼻孔)大口吹气。 吹气必须深而快,同时观察病人的胸部或腹壁是否有隆起,以保证吹气的有效和适度。 ( 5)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稍 侧转,并立即放松捏紧鼻孔的手,让气体从病院肺部排出。 此时,应注意胸部、腹部复原情况,倾听呼气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 6)反复作( 4)、( 5)两步骤,频度掌握在每分钟吹气 12~ 16次。 注意事项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抢救开始时,先快速连续吹气 4 次。 吹气时严厉需掌握好,刚开始时可略大一些,频率也稍快一些,经 10~ 20 次后,可逐步减少压力,维持胸部或腹部轻度升起即可。 对幼儿吹气时,不能捏紧鼻孔,应让其自然漏气,为防止压力过高,急救者吹气时,仅用颊部力量即可。 ( 2)抢 救开始时的连续四次快速吹气,其总量不能超过 2020ml。 以后每次通气量成人为 800~ 1200ml。 通气量小于 800ml,会影响复 21 苏效果;大于 1200ml,可能会引起胃部扩张;而大于 2020ml,可明显造成胃扩张,影响效果,甚至造成肺泡撕裂。 ( 3)吹气时间直短,约占一次呼吸周期的三分之一,但亦不能过短,否则影响同期效果。 ( 4)如果触电者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方法与口对口基本相同,此时可将病人嘴唇紧闭,急救者对准鼻孔吹气。 吹气时压力应比口对口稍大,时间也应稍长。 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 使心脏复苏是整 个抢救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心脏不能恢复自主节律,则以后的各种抢救措施都无法施行。 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是通过有节律地胸廓进行挤压,间接地压迫心脏,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心脏自然收缩,从而使触电者维持血液循环。 该方法简单、易学、效果好。 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的操作步骤: 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 1) 使触电者仰卧于硬板上或地上。 ( 2) 抢救者跪在触电者的胸侧。 ( 3) 抢救者首长根部放在触电者胸骨下段(胸骨 1/2 处)即“ 压区”内。 在确定“压区”位置时,应先将一手的食指与中指沿触电者肋弓 移至胸骨下切迹处。 再用此 手掌的中指固定于胸骨切迹处,食指紧靠中指作为定位标志。 另一手的掌根部紧靠上一手的食指处。 此时,该手掌根部便于胸骨下 1/2 处(即压区)。 或者,也可采用简单的估计法定位。 即先将一手的中指指尖对准触电者颈部凹陷区的下缘(相当于衣服领子的纽扣处),将手指伸直后,手掌放于胸骨上,掌根即处于“压区”内。 ( 4)将原同于定位的手掌,放在己位于“压区”的一手的手背上、两手的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 5)抢救者两肘关节伸直,依靠上身的体重和臂部、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与触电者脊柱方向在“压区”外用力(胸骨下端),使胸 脊下端和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 3~ 4cm,间接压迫心脏 ,从而使心脏内血液搏出,形成血液循环。 ( 6)挤压使胸骨下陷规定距离后,突然放松(但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依靠胸部的弹性,使胸骨复位胸腔内压力下降,心脏得以舒张,大静脉内的血液得以回到心脏。 ( 7)反复( 5)、( 6)动作。 频度最好掌握在每分钟 120 次,如体力不支可掌握在每分钟 80~ 90 次左右,绝不能低于 60 次。 注意事项 22 作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 1)在挤压间隙期内,务使胸部不受外力作用,使其能恢复原状,降低胸腔内压力。 ( 2)挤 压时,位置要正确,一定要在胸骨下 1/2 处的“压区”内。 如位置较低可引起胃内容物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引起窒息与吸入性肺炎。 接触胸骨只能限于手掌根部,故首长不应平放,手指应向上并与胸廓保持一定距离,否则,不但会影响效果,而且易造成一系列并发症,如肋骨骨折、气胸、肝破裂等。 对小儿更需小心。 ( 3)用力时,手臂一定要在垂直于触电者身体,方向对准脊柱,并要有节奏和冲击性。 决不能偏斜,否则易使肋骨骨折。 ( 4) 对小儿用一个手掌根部即可。 ( 5) 挤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应大致相同。 ( 6) 挤压时,应能摸到颈动脉、股动脉搏动,否则,应立即检 查 、纠正。 当触电者心跳、呼吸都停止时,应同时对病人进行。江苏分公司应急预案工作制度
相关推荐
电压到能产生连续额定直流电流输出,检查各部件及主回路各电气连接点温升不应超过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不应有局部过热现象。 交流设备控制及辅助部分的电源应单独用额定电压供电; 23 控制性能检验:可采用逐步升到设备额定电压,其设备输出端带负载情况下检查交流设备动态输出特性及控制保护等性能; 稳定性能检验:变频设备的电流电压频率的稳定性能和误差的检验应在实际负 载条件下检查
2020 年 4月 29日;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 年 10 月 30 日, 2020年 12 月 29日修订;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月 29日;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20 年 6月 29日;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20 年 10月 28日; (
= ,门架的高度 h0 = ,步距 ,跨 距 l =。 门架 h1 = , h2 = , b1 =。 门架立杆采用 mm钢管,立杆加强杆采用 mm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 本工程地处 地铁站厅、站台层 , 受活塞风的影响, 基本风压为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 μz为 ,风荷载体型系数 μs为 ; 施工均布荷载为 ,同时施工层数: 2层。 地基类型 :混凝土地面 荷载计算 6/10
行笔记本电脑登记制度和出入证制度,并提供贵重物品密码保险箱服务,这样大大提高了我院学生笔记本电脑 等重要财物 的安全,我院使用密码保险箱以来再未发生过笔记本电脑失窃事件。 协调社会资源 ,强化 综合治理。 学院在抓好校园内部综合治理的同时,还与地方政府的教育、公安、综治、城管等职能部门 加强沟通 协作,与驻地公安机关的国保、经文保、派出所、 交警队、消防队等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监督检查该措施的落实情况。 组织项目的科技攻关工作,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努力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现场实际操作技能。 审核材料物资的需用计划和采购加工计划,保证进货的物资质量符合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的要求。 负责组织竣工文件的编制和技术总结工作,组织工程的试运行和验收及移交等工作。 4 施工技术科的岗位工作职责 在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的指导下
标单位在领取中标通知书时一次性向招标代理公司支付 ,收费标准按照国家计委计价格 [2020]1980 号《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 办法》执行 .招标代理服务费含在投标报价中 ,但不单独列出 . 交易服务费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 ,由投标人按交易中心规章流程办理相关手续 .工程交易费由中标人支付 ,相关费用含在投标报价中 ,但不得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 欢迎观看 最新精选范文分享 谢谢观看 单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