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地地质勘查钻探应急救援方案(符合3内容摘要:

度 ; 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 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 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防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 1) 对操作者要进行岗前培训,使其能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严禁违规作业;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2) 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 3) 重视安装和检修中的安全,做到:设备在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并挂上 “有人工作,禁止送电 ”的警示牌;设备安装和检修完后,必须经过认真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试运转。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防高处坠落对策措施 : 在安装、拆卸钻塔或必要上塔作业时,禁止穿带钉鞋或硬底鞋,严禁酒后或身体不适时上塔作业,塔上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夜间或 5 级以上大风、雷雨、雾、雪等天气禁止塔上作业,钻塔工作台防护栏杆要绑扎牢固,防护栏高度大于,塔板厚度大于 60mm, 钻塔塔梯应坚固、牢靠,梯阶间距应小于 400mm,坡度小于 75176。 ;在悬崖、陡坡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并使用保险绳或安全带。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防触电对策措施 : 1)防雷击 :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在雷雨天气开展野外地质工作,禁 止 在树下、山顶避雨;建筑物及高架设备应按规定安装避雷针或设置避雷装置;雷雨时应远离避雷针及接地引下线,远离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等孤独高耸物体;雷暴时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暂时拔掉电源插头,不使用电器,不使用手机、电话。 2)防触电 : 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用电的教育和培训,电工必须取得操作证方 可上岗作业;禁止乱搭乱接临时线路;按规定选用安全可靠的电动工具、设备和导线,在不良环境(如潮湿的坑道、机台等)应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要有专人定期检查电力设施和导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加强检查,定期 检测接地电阻;禁止带电作业,设备维修、线路检修必须切断电源,并挂上警示标志。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防物体打击对策措施 : 1) 爆破作业中,应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应跑出安全距离以外或在安全可靠处隐蔽,放炮后及时处理浮石; 2) 在悬崖、陡坡处作业,应清除作业区上方的危石; 3) 提升吊桶时井下应有安全护板,护板厚度不应小于 50mm; 4) 提升钻具前应检查提升用的索(杆)、提引器、吊钩等器械设备的牢固性; 5) 升降钻具或钻杆时,提引器切口朝下,孔口操作人员应避开钻具等升降物的起落范围; 6) 钻机高压水管应设防缠绕、 防坠安全装置,不得直接用手扶持水龙头及高压胶管; 7) 使用地质锤或工程施工中使用铁锤时,禁止正对面站人; 8) 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防坍塌安全措施 : 1) 按设计坡度施工;严禁挖空壁底; 2) 岩层不稳定时放缓槽壁坡度; 3) 按规定安装绷绳; 4) 机场地基应平整、坚固稳定、填方符合规定; 边坡坡度符合安全规程。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防容器爆炸安全措施 : 1) 定期检探压力调节阀、安全阀及压力表,确保压力在额定值范围内; 2) 加强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维护,预防容器及 管道锈蚀和机械损伤。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防车辆伤害安全措施 : 1) 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 2)提高驾驶员技术;做好车辆维护和保养; 3) 设入安全警示标志,派专人指挥;铺设的轨道 应 符合要求; 4) 注意调车联系信号和间距。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防中毒和窒息安全措施 : 1) 调查勘探旧矿老井、老窿、竖井、探井、探槽,应预先了解有关情况,采取通风措施,并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2) 洞穴调探作业,洞口应预留人员,进洞人员应采取安全措施; 3)井巷空气成分按体积计 ,氧气应大于 20%,二氧化碳应小于 %; 4) 井下作业点空气粉尘含量应小于 2mg/m3。 入井风源空气含尘量应小于; 5) 井下风速:工作面应大于 ,巷道应大于 ;井下使用柴油运输设备时 ,工作面应大于 ,巷道应大于 ; 6) 井巷施工应采用机械通风; 7) 施工单位应配备检测仪器 ,定期测定井下空气尘毒含量。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防冒顶、片帮对策措施 : 1) 合理选择井巷位置,井巷应设计在坚硬均质岩体内,尽量避开碎裂结构和松散结构的岩体,避免在应力集中区内布置巷道,巷道走向尽可能与弱面走向直交。 2) 合理确定断面形状和尺寸。 3) 采用合理的支护类型,提高巷道对地压的抵抗能力。 4) 减小爆破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空隙间隔装药,爆速低、威力小的炸药,减小爆破裂隙。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防爆破伤害对策措施 : 1) 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爆破技术训练,熟悉爆破器材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规程,并取得爆破作业资格证书。 2) 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20)的规定进行设计和操作。 3) 严格按照正常的爆破作业程序(施工装备起爆体加工、装药、堵塞、起爆、通风、检查等)作业。 严禁打残眼。 4) 两个爆破点互有影响时,要做好爆破前的联系工作,先一个点爆破,检查完后另一个点再爆破。 5) 爆破后,检查有无拒爆现象,如有应采取安全方法处理。 6) 严禁发放变质的爆破器材。 事故的预防措施 —— 野外作业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 地质勘查人员,常年在深山老林中工作,因此事故隐患较多,为了地质勘查与施工系统实现安全为目的,除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外,还须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合理可行的防范措施,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探矿人员的生命安全。 1) 野外作业组必须两人以上同行,不准单独一人野外作业 ; 2) 作业时要穿登山鞋 ,注意防滑防跌,防蛇虫伤害。 3) 在炎热夏天上山,要注意防暑降温,并携带防暑防蛇虫药品。 在冬天上山,要注意防寒防冻,冰冻、冰雪期应停止野外上山作业。 4) 雷雨季节应做好防雷击暴雨措施的落实,不可在大树下避雷雨。 5) 进入有水坑道和老窿时要穿水鞋,戴好安全帽,戴好个人防护药品,戴好符合要求的照明工具。 6) 对尚在施工的民窿进行编录采样,须经施工单位同意,防止爆破,矿车伤人事故的发生。 在雨季,尤其是连日降雨或暴雨,在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的地区应停止野外作业。 4 预警行动 预警级别 依据地质勘查安全隐 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级别。 1) 黄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发布黄色预警 : 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黄色预警时;本区发生一起较大突发事故时。 2) 红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发布红色预警 : 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红色预警时;本区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突发事故时。 预警信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