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添加剂及矿用充填剂生产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摘要:
底打滑 滑跌 清除地面油污、杂物、停机处理 更换 胶 带时操作不当 机械伤害 停机处理,有人监护。 清理设备卫生与整理 工作环境时操作不当 绞伤 和设备保持一 定距离,执行互保联保,严禁触摸运转部位 按顺序开启 胶 带机时 地面有杂物 磕伤碰伤 清除杂物、保持地面平整及干净和设备保持距离执行互保联保 处理 胶 带压料操作失误 机械伤害 停机处理,放料执行互保联保。 检查安全防护罩操作不当 机械伤害 禁止擅自拆除及移动安全设施、防护罩。 检查电气设备操作不当、漏电 触电 禁止接确电器设备。 检查各部位润滑情况操作不当 机械伤害 禁止身体接触转动部位 输送机未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和防护网 机械伤害 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和防护网 输送机密封装置损坏,漏风 火 灾 粉尘危害 及时检查和维修,防止漏风漏气。 堆料、 取料未设安全防护装置或损坏失效 机械伤害 电气伤害 粉尘危害 设安全防护装置 输送机电机未设接地保护 电气伤害 设接地保护 17 危险、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 的 伤害 消除或者降低危害所采用的对策 设备名称 /操作岗位 发生原因 作业区照明不符合规定 机械伤害 电气伤害 高处坠落 按照《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要求,完善照明设施。 粉 磨机 烘干机 设备的转动、传动部件外露部分未装设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损坏,操作人员失误造成伤亡 机械伤害 设备外露传动、转动装置应设安全防护装置;备有紧急停车装置;切实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机械噪音, 影响作业人员健康 噪音 伤害 1)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按时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3)可配戴耳塞。 粉尘, 影响作业人员健康 粉尘 危害 1)尽可能做好设备密封。 2)进行有效除尘维修保养。 3)配戴口罩,进行适当防护 维修、保养时违章作业, 注意力不集中。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1)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规定。 2)工作时提高注意力。 3)严格执行设备检修规程,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失效 电气伤害 及时检查,排除隐患 作业平台和防护栏不符合规定 高处坠落 按 《固定式钢平台安全技术条件》和《工业固定式 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设置工作平台和防护栏杆。 收尘 、空压机 空压机、 电气设备或线路绝缘损坏,接零保护失效 人员触电,造成伤亡。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可靠接地;线缆桥架敷设或穿管保护;按规范配置漏电保护器。 送、断电时错误操作、或电器元件老化、或未穿戴防护用品 触电、灼伤或造成电器火灾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严格执行电器安全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电器设施,保证电器元件处于完好状态; 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空压机 除尘器未设安全防护装置 机械伤害 电气伤害 设安全防护装置 除尘器 故障 、空压机故障 粉尘伤害 定期检查,及时检修 鼓风机 设备转动发出的噪声太大 噪声伤害 配备适当的耳塞 没有设置安全防护装置,或防护不到位 机械伤害 备外露传动、转动装置应设安全防护装置;切实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8 危险、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 的 伤害 消除或者降低危害所采用的对策 设备名称 /操作岗位 发生原因 操作人员失误触 电气伤害 切实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检修施工 高处坠物 重物碰压 、 工具伤人 地面不平、障碍、导致跌倒 施工电源电线漏电 乙炔气瓶 、 氧气瓶 使用储存运输不当 焊接遇可燃物 、 油漆管理不当遇火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跌倒伤害 触电 爆炸 火灾 遵守安规施工,加强监督,做好防护措 施 提 升 机及其他设备 坠物伤人 机械伤害 严格执行安规关于起重吊物的规定 坠物 损坏设备 加强吊物捆绑,执行安规使用合格钢绳 误触带电部位 触电 做好防护措施定期检测电气绝缘 重物碰撞 机械伤害 严格执行安规关于起重吊物的规定 无证上岗 损坏设备 做好特殊工种培训管理严格禁止无证上岗 安 全 用具使用 绝缘缺陷 触电 定期检测绝缘不使用不合格的用具 电 动 工具使用 绝缘缺陷 触电 定期检测绝缘不使用不合格的工具 电焊机 作业 绝缘缺陷 触电 定期检测绝缘不使用不合格的设备 电火花引燃可燃物 火灾 严格执行安规,施焊前做好隔离 施放有害气体 污染气体 施焊时,注意通风 高温伤害 烫伤 使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 无证上岗 损坏设备 做好特殊工种培训管理严格禁止无证上岗 安全帽 使用 不合格 机械伤害 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帽 安全带 使用 不合格 高处坠落 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带 工作服 不合格遇火 烫伤 穿合格工作服增强防护意识 现 场 照明不足 碰物 机械伤害 及时更换灯具,保证照明足够 跌倒 跌倒伤害 及时更换灯具,保证照明足够 道路不畅 遇火影响消防车到 达 火灾 保持道路畅通及时清除障碍 建 筑 物有 遇震坍塌 人身伤害 做好防震措施检查保证房屋质量 19 危险、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 的 伤害 消除或者降低危害所采用的对策 设备名称 /操作岗位 发生原因 缺陷 部分缺落 人身伤害 及时消防建筑物缺陷 漏水 损坏设备 及时修理 大风 人员摔倒 跌倒伤害 注意防护尽量避免大风时户外活动 雷电 户外人员遇雷 触电 伤害 注意防护尽量避免雷电时户外活动 严寒气候 户外工作 冻伤 做好防护 酷暑 户外工作 中暑 做好防护 消防水 系统 管道破损遇火 扩大火灾 定期检查及时消缺 水泵失电遇火 扩大火灾 配置双电源,做好日常维护管理 操作失误停水遇火 扩大火灾 保证不间断充水,做好日常维护管理 设施损毁遇火 扩大火灾 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及时更换不合格品 特种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分析 特种设备 的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分析见表 352。 表 352 特种设备 的 危险、有害因素 辩识 分析 序号 危险、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 的 伤害 消除或者降低危害所采用的对策 设备名称 发生原因 1 厂内机动车 无证驾驶、违章操作、超负荷运行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1)电气设 备绝缘损坏引起电伤人、损坏设备。 ( 2)在变压器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如果防爆装置不良,可引起壳体爆炸,造成火灾并漫延到其他生产场所。 ( 3)变压器冷却系统的风扇和油泵发生故障时,油温升高超限损坏设备。 ( 4)变压器接地、绝缘不好引起漏电击伤人。 ( 5)当人员在高压配电装置内工作时,人体或所持导电物体接触或靠近高压带电体时,将造成电击伤亡事故。 ( 6)当电气装置过负荷,或导电接头接触不良时将产生高温,损坏绝缘或导体,引发电气事故,甚至导致火灾。 20 ( 7)电力电缆终端头如果存在制作工艺不良等问题,投运后将可能发生 爆炸起火;电缆本身有绝缘缺陷时也可引发爆炸起火事故,火灾可沿电缆沟漫延。 ( 8)电力配电装置着火,产生有毒烟尘,伤人。 ( 9)电力设备检修可能会发生高空坠物或人员坠落。 ( 10)误操作电气设备,如带负荷拉闸或带电合接地闸等会造成短路引起火灾及伤人。 ( 11)工作人员误触低压电气装置的带电部分,会造成短路引起火灾及伤人。 ( 12)照明不足(设计及维修造成)导致人身伤害。 ( 13)防爆电器维护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 14)防雷设施不符合要求或失效,可能使电气设备、装置建构筑物遭受雷击破坏;电网遭受雷电感 应产生过电压,损坏电气设备。 ( 15)如果接地系统存在缺陷,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将造成外壳带电伤人。 ( 16)当电压互感器出现内部短路故障时,如果接地线烧断,可造成高压电进入主控室,引起控制屏烧坏,引发大事故。 ( 17)因接线错误,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新设备投运不同期并列或振荡,影响系统稳定。 ( 18)高压电气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接近时有电磁辐射危害。 ( 19) 球磨机工作现场可能存在粉尘泄露等,电器设施不防爆,从而造成触电、火灾的危险。 ( 20)保护接零措施失效可能导致的风险 : 保护接地就是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电动机、变压器、电器及测量仪表的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构件、电缆终端盒与接线盒外壳等与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用金属导线连接起来,使泄露的电流导入大地防止人员触电的措施。 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也可在安装电流动作型漏(触)电保护器的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使用。 保护接地或者接零失效,可能造成机械设备损毁和人员触电伤亡。 矿渣 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矿渣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容易产生 粉尘在储存及输送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煤尘飘逸,如防护不当,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21 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该项目在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要进行金属材料切割,要使用氧气瓶、乙炔气瓶,这些物质均属于易燃、易爆物质,故在工艺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的危险: 使用的乙炔气瓶,若阀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乙炔气与空气混合后能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炔气使用过程中,若回火防止器失效,有导致爆炸的可能。 电气线路老化、线路超载、绝缘破坏或短路,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电焊机、切割机作业场所,堆放有易燃物品或可燃物品,在操作过程中,极有可能融化的金属 飞溅,导致火灾发生。 高速运转的皮带轮、机泵、齿轮等传动装置,由于防护罩不完善,在作业过程或清理卫生以及检修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人员受伤事故。 设备裸露的转动 部位 或快速移动部分, 若没有 可靠的安全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有造成机械伤害的可能。 旋转或运行着的机械设备不停机就进行加油或维修、人员有造成机械伤害的可能。 机械设备存在故障,停车或制动失效,安全防护装置失灵,均可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在设备检修过程中,若突然有人开动,传动部位无防护罩,有被运动机械绞捻的可 能。 人员违规操作,疲劳作业或精力不集中,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 工作服穿戴不合乎要求,衣服袖口或衣角部位容易被旋转的机械部件卷入,造成机械伤害。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场所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距离破碎机太近,或人员从皮带输送机下通过,存在人员受到物体打击的危险。 22 使用大锤、榔头,若手把和锤体安装不牢,打击时,可能发生锤头飞出,导致人员受伤。 人员进入作业场所,不戴安全帽,存在物体打击的危险。 设备带病运行或超负荷运行,可能导致机械零件损坏或设备断裂,甚至造成损坏的零部件飞出,造成物体打击伤害。 操作或检修人员到机械设备上进行作业, 机械设备 上方的操作平台周围若防护栏杆焊接不牢或损坏,很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人员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或高处作业平台防护栏杆不牢固,有造成高处坠落的危险。 站在叉车的托盘上,从事维修,更换灯泡、安装线路等,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 1)操作人员在操作、检修供配电设施、设备时,由于用电设施漏电,而保护接地设施及绝缘设施不完善,存在着触电伤亡,电弧灼伤,电器短路事故等危害; 2)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 电的电气设备上作业, 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未 拉闸断电,或未 悬挂 “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 的标志牌和装设遮栏 ,有造成人员触电伤害的可能。 3)在带电线路、设备附近工作时,作业人员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 不 符合 有关 的规定。 有造成人员触电伤害的可能。 4)擅自攀爬供电、变电、输电设施,可造成人员触电,停电事故 5)配电变压器的线头没压紧、可导致线头过热,发生短路、着火、触电事故。 6)低压输电线路,若裸线、线老化、线路穿越林带、异物搭接等现象,可发生相间短路,接地,停电,用户设备烧损,着火等事故。 7)配电变压器若人为损 坏或年久失修,可造成分断不开、人员触电、发生火灾等事故。 8)大量的大功率电动机的调速,变频系统产生的谐波,造成电网电压畸变,产生强电磁干扰等危害,可造成变压器、电机等用电设备绝缘损坏,甚至烧坏,引发电气火灾事故和短路触电危险。 23 装载机均属厂内机动车辆,操作人员若未经培训上岗,无证驾驶,很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发生。 机动车辆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疲劳驾驶或超速行驶,责任性不强等,很容易造成车辆伤害事故发生。 机动车辆的技术性能差或车辆带病运行,未经修复达到安全性能要求,可能由于机 械故障而。水泥添加剂及矿用充填剂生产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相关推荐
桩与承台刚性连接,在正常情况下,受垂直荷载后桩顶 的沉降、桩间土 表面的沉降以及承台的沉降都相等,桩顶以下桩各 部位的位移都大于相应部位土的位移。 桩侧土体对桩产生与桩位移 方向相反的侧阻力,即正摩擦力。 桩的最大轴力发生在桩的顶部。 CFG 桩复合地基则不同,任一荷载下桩顶的沉降、桩间土表面 的沉降以及基础的沉降均不相同,如图 17 所示。 在某一深度 q 范围同内,土的位移大于桩的位移(见图
空气热泵(如图 2- 1) 图 21 空气 空气热泵 图 21 空气 空气热泵 这是最普通的热泵型式。 特别适用于由工厂制造的单元式热泵,广泛地用于住宅中。 该类热泵中,热源(制冷运行时为冷却介质)和供热(冷)的介质均为空气。 可通过电机驱动和手动操作的换向阀来进行内部切换,以使被空调房间获得热量或冷量。 在该系统中,一个换热盘管作为 蒸发器,而另一个作为冷凝器。 在制热循环时
窑头袋收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一部分作为烘干热风入煤磨烘干原煤。 8)煤粉制备 煤粉制备采用风扫式管磨,当原煤水分≤ 10%,入磨粒度≤ 25mm,产品细度为 80 m 筛筛余 1~3%时,生产能力为 30t/h。 原煤经磨头原煤仓下电子皮带秤计 量,喂入磨内进行烘干和粉磨,烘干用热风来自篦冷机排出的高温废气。 出磨合格煤粉由专用防爆袋收尘收集,收下来的煤粉进入煤粉仓
和检查总结,讲究实效。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 检查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是否贯彻了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单位领导对劳动保护的重视程度;是否建立健全了劳动保护组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工程建设的项目是否贯彻了 “ 五同时 ” 的要求;对已发生似的事故调查、处理是否坚持了 “ 三不放过 ” 的原则;各项规章制度(如:编制安全措施、安全教育、安全操作规程等)是否健全完善
池内水平流速过快、停留时间不足,则许多杂质来不及沉淀,过快的水流将杂质带入后续处理构筑物,从而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运行,甚至危及整个污水厂的正常运行。 与此相反,分流制排水系统接纳的城市污水,水量稳定,所含杂质质量少,所以,采取较大的水平流速和较短的停 留时间,往往能获得理想的除砂效果。 初沉池 初沉池是城市污水厂一种预处理构筑物,通常设在沉砂池之后。 其作用是降低城市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