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多孔砖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 构造柱和圈梁设置 空心砖墙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圈梁、过梁或现浇混凝土带。 墙体与框架柱及构造柱连接处应沿柱 高每隔 500mm或砌体皮数的倍数设置 2Φ6 的拉筋与柱拉接。 与柱连接拉筋采用种植连接。 拉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 1/5且应大于 700mm。 墙长度大于 5米时,墙顶与梁拉接,墙长超过层高 2倍时,墙中部加设构造柱,墙高度大于 4米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门窗或洞口上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 对厚度为 100( 120) mm的墙,高度大于 ,在门顶高度处增设一道圈梁,洞口尺寸大于 ,洞口两侧加构造柱。 构造柱截面尺寸为 200200 ,内配 4 12 纵筋, Φ6@200 箍筋。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马牙槎每三皮混凝土多孔砖进退 600mm,并沿墙高度每 500mm设 2 6钢筋,钢筋伸入墙内不少于 1米。 设置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混凝土多孔砖和模板围成的构造柱孔内壁撒水湿润,并将模板内的杂物清扫干净。 构造柱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棒应避免触碰混凝土多孔砖墙,严禁通过混凝土多孔砖墙传振。 预留出的拉接筋,施工中不得随意反复弯折, 如有歪斜、弯曲,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校正到准确位置并绑扎牢固。 2 施工技术 要求 混凝土多孔砖严禁浇水砌筑,龄期不足 28天及潮湿的混凝土多孔砖、进场经复检强度达不到要求的砖不得使用。 多孔砖墙体砌筑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宜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方式,砖柱不得采用包心法砌筑。 砌体宜采用 “ 四一 ” 砌砖法砌筑。 采用铺砂浆砌筑时,应先灌竖缝灰,再铺水平灰,批完头缝灰后排砖挤压的方式,铺灰长度不得超过 500mm。 正常 施工 条件下,砌体的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 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 10mm,但不应大于 12mm,也不宜小于 8mm。 全部灰缝均应铺填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 90%,竖缝的砂浆饱满度不 得低于 80%。 不得出现瞎缝、透缝、假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水平缝和垂直缝应随砌筑随勾缝。 采用现浇过梁时,砌筑砂浆强度未达到 设计 要求的 70%时,不得拆除过梁底部的模板。 除设置构造柱的部位外,砌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之处应留置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 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的表面清洁干净,并应填充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施工过程中 ,如果需在混凝土多孔砖墙体中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应在洞口部位设置拉接筋,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 500mm,洞口顶部应设置过梁。 在补砌临时施工洞口时,应用混凝土多孔砖填砌密实,使用的砂浆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并宜掺加膨胀剂。 所有拉接筋必须放在灰缝内,不得漏放,其外露部分不得随意弯折。 跨度大于 6米的屋面梁和跨度大于 ,其支撑面下面的砌体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体设有圈梁时,垫块与圈梁宜整体浇筑。 楼层砌体最上一皮多孔砖,应整砖丁砌,顶部必须刮浆,并用砂浆灌满上部砖的所有灰缝和孔 洞。 门窗洞口的预埋木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