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渣沼液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内容摘要:

200 300 150 3 悬浮物( SS)≤ 150 200 100 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5 凯式氮( KN)≤ 12 30 30 6 总磷(以 P 计)≤ 10 10 7 水温℃≤ 35 8 PH 值 ≤ ~ 9 含盐量≤ 1000(非盐碱土地区), 2020(盐碱土地区)有 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放宽 10 氯化物≤ 250 11 硫化物≤ 图 1023 景观式沼液净化处理 沼液高塔曝气喷淋→假山景瀑布、高速挟气溢流→挑鼻坎水轮转动→隧道式(廊道式)分层异粒径物料过滤→太阳能蒸发器(净水回收)系统 167。 3 沼渣液资源数量分析方法、组分构成 每天排出沼渣液的数量与沼气发酵工艺、发酵装置类型以及运行管理有关,一般的讲, 可依物流、能流动态平衡,各阶段降解速率递减累加法加以统计和计算。 对于大型沼气工程共同点是连续进出料,物料浓度和发酵温度恒定,水力滞留期为确定值,且物料降解消化速率和产气率相对稳定,故每日进出料总容积相等,但浓度有差异。 发酵罐总有效容积(即罐中物料体积)不变,进出物料干物质浓度须加以调节,即 TS 进料 %> TS 出料 %( TS1%> TS2%) 日排出沼渣液数量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的相关数值如下: ( 1)发酵罐有效投入物料容积 V0( m179。 ) ( 2)每天投入新物料干物质浓度 TS 进料 %( TS1%) ( 3)投入物料 的容重 r 进料 ( t/m179。 )( r1) ( 4)水力滞留期 T(天 .d) ( 5)日排出沼渣液的干物质浓度 TS 出料 %( TS2%) ( 6)排出沼渣液的容重 r 出料 ( t/m179。 )( r2) ( 7) 20 天水力滞留期发酵物料降解率 , n0( %),则排出等体积物料剩余干物质含量为 n=1- n0 (一)每日投入发酵罐物料体积为: V1= 投入物料的重量为: G1=V1 r1 若新鲜粪的干物质含量为 m0,则其含水量W0=1- M0,相对发酵物料浓度 TS1%之干物质含量为 mp,含水量为 wp=1- mp,则物料配水比为α = 设每天投入新鲜粪量为: M ( t), 则需稀释水量为: W=M(α m0— W0) ( t) 若 r1为实测值 则 G1=V1 r1=M+W (二)每天由发酵罐排出的物料体积(沼渣液总体积)与投入物料体积相等,即 V2= V1= ( m179。 ),其重量为 G2=V2 r2, G2< G1 由于水力滞留期 T=20 天 ,物料降解率 n0< 1( 100%) 故 r2< r1 排出等体积物料的剩余干物质重量为: g2= r2 V2 TS2% n= G2 TS2%( 1- n0) (三)如果利用固液分离后的沼渣制取固体有机复合肥料,其数量计算方法如下: 固肥生产工艺流程为: 沼渣液固液分离 湿沼渣 烘干 干沼渣 混配制肥 若固液分离机效率为:分离后湿沼渣含水量为 K%,则含水量为 K%之湿沼渣量为: S0=G2 TS2% ( 1n0) /K%=g2/k% 设固体有机复合肥料安全储藏水分为 P%,则日产含水量 P%之干沼渣量为: S= S0[ S0( K% P%) ] 若含水量 P%之干沼渣量占有机复合肥重量比为 Z%,则每日可生产有机复合肥数量为: X 日 = (四 )沼渣液组分构成: 此数据取决于发酵物料种类,清理收集方式、方法,发酵前处理以及后处理工艺等多种因素,必须经实测、化 验分析才能确定。 沼气发酵残余物的一般特性如表 N01031 所描述。 以下列出几种畜禽粪污制取沼气之沼渣液、糖厂、淀粉厂、药厂之沼渣液组分供参考( N01031— N01037),表 N01038— 表N010310 则对照国内外有机液肥的元素构成及差异。 表 沼气发酵残余物的一般特性描述 表 人、畜、禽粪尿养分含量( %) 表 糖厂糖蜜废水 同济大学提供 表 药厂抗生素废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