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工业区国家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到2020 年,争取下降至 吨标煤 /万元。 ■ 到 2020 年,工业区万元增加值能耗由 2020 年的 吨标煤吨/万元,下降至 吨标煤 /万元,下降 幅度为 %。 到 2020 年,争取下降至 吨标煤 /万元。 ■ 到 2020 年,工业区企业万元 GDP 取水量由 2020 年的 130 吨 /万元,下降至 120 吨 /万元,下降幅度为 8%左右。 到 2020 年,争取下降至 100 吨 /万元。 ( 3)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 到 2020 年,工业区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达到 95%左右。 到 2020 年,争取达到 100%。 ■ 到 2020 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循环)利用率达到50%。 到 2020 年,争取达到 60%。 ■ 到 2020 年, 工业 区污水再生利用率 达到 18%。 到 2020 年,争取 达到 25%。 ( 4)废物排放 目标 ■ 到 2020 年,工业区企业万元 GDP 的 COD 排放强度为 万元,比 2020 年的 kg/万元下降 46%。 到 2020 年,争取下降至 17。 ■ 到 2020 年,工业区企业万元 GDP 的 SO2 排放强度为 元,比 2020 年的 kg/万元下降 60%,到 2020 年,争取下降至 kg/万元。 (三) 滨海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 表 8:滨海工业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 指标 主 要 指 标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经济发展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 GDP)(亿元) 165 240 工业总产值(亿元) 821 1200 财政收入(亿元) 资源消耗指标 万元 GDP 综合 能耗(吨标煤 /万元)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 /万元) 万元 GDP 取水量(吨 /万元) 140 130 120 100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吨 /万元) 70 65 工业用地产出率(万元 /亩) 189 246 300 320 印染 企 业单位综合能耗( kgce/吨 布) 1921 1736 1500 1300 印染 企 业单位产品水耗( 吨 /吨 布) 140 130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95 100 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50 60 1园区污水再生利用 率( %) 18 25 1园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5 92 100 100 废物排放指标 1 COD 排放量(吨) 3569 6265 7425 7200 1万元 GDP 的 COD 排放( kg/万元) 1 SO2排放量(吨) 3164 5339 4785 4320 1万元 GDP 的 SO2排放( kg/万元) 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 万 吨) 工 业废水排放量(万吨) 5000 4700 18 指标来源: 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统计局联合发布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2020 年颁布) 注: 2020 年的部分指标来源: 《滨海工业区 “十一五 ”发展规划》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 2020 年为滨海工业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研究组提出的预期性指标。 循环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 1) 万元 GDP 产值综合 能耗 指标 的 可达性分析。 滨海 工业区万元生产总值 (GDP)综合能耗由 2020 年的 吨标煤吨 /万元,到 2020年下降至 吨标煤 /万元,到 2020 年下降至 吨标煤 /万元。 5 年下降 %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实现能耗下降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业导向目录,限制和禁止高能耗产业和项目入园,鼓励发展能耗低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控制能耗总量的同时加快地区生产总值( GDP)的增长速度。 二是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 三是加强能耗的考核和监控管理,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管理,与企业签定节能责任书。 四是运用价格和政策手段,奖励节能先进企业,惩罚浪费能源和不重视节能的企业。 因此,降低万元 GDP 的能耗强度目 标是可以实现的。 ( 2)水资源利用率和回用率指标的可达性分析。 关于水资源的指标有 5 个: 万元 GDP 取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园区污水再生利用率、印染企业单位产品水耗。 这五个水资源考核指标是相互 关 联的。 提高企业内部和工业区的中水回用水平是实现水资源节约利用的根本途径。 而印染企业是滨海工业区的用水大户,每天用水量在 10 万吨左右,占工业区总用水量的 6070%。 今后 5 年内计划实施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 万 m3/d 印染废水回用处理和再生利用项目 》就是为了提高滨海工业区水资源利用率和回用 19 率。 把 印染废水中的轻度污水集中处理,处理后的中水,根据不同的企业 用水要求,与新鲜工业用水混配,以达到中水回用的目标,一方面可减少新鲜水的用量,降低水资源消耗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滨海工业区的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和 园区污水再生利用率。 到 2020 年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可达 60%, 园区污水再生利用率 可达 25%,滨海工业区内的 印染企业单位产品水耗 ( 130 吨 /吨布 ) 也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3)化学需氧量( COD)排放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尽管滨海工业区的万元 GDP 的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强度在逐年下降,但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随着 工业区 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新项目的上马将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实现化学需氧量( COD)减排目标,滨海工业区 计划实施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 万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资源再生利用项目》 和 《 万吨纺织原料 PTA 残渣废水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项目 》 ,一方面为了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减少 COD 的排放总量。 如 《 万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可有效减排 COD 总量的 75%以上,有效减排区域性化学耗氧量 768 吨,占 2020 年滨海工业区 COD 总排放量 6265吨的 %。 《 万 吨纺织原料 PTA 残渣和废水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项目 》 可减少 COD 排放 650 吨, 占 2020 年 COD 总排放量 的 %左右。 因此,通过实施这两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可减少 COD 排放1418 吨, 相当于 2020 年 COD 总排放量的 1/5 左右, 为 COD 减排目标的实现 打下 坚实的基础。 20 ( 4)二氧化硫( SO2)减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滨海工业区的天马和远东热电厂通过技术改造,增加了脱硫装置,脱硫效果可达 98%,加上滨海工业区的印染企业原有的导热油锅炉都进行了脱硫技术改造,有些企业通过印染碱废水进行酸碱中和脱硫的方法,使得 二氧化硫( SO2)排放大幅减少,从而能够实现减排 SO2 的目标。 21 四、滨海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 一 )实施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所提出的 “ 4333 工程 ” 2020 年初 ,滨海工业区编制完成了《 绍兴县滨海工业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0202020) 》(见附件),提出了滨海工业区未来 8 年 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以及保障措施,为制定《 浙江绍兴县 滨海工业区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20202020 年) 》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 发展规划 》提出的实施循环经济 “ 4333 工程 ” 的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 2: 滨海工业区 实施 循环经济的 “ 4333 工程 ” ■ 4—— 从 四 个层面推进滨海工业区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 企业层面推进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为主的企业内部的小循环;从园区层面推进以“纵向闭合、横向耦合”为主的企业之间的中循环;从产业层面推进以三产联动、产业延伸为主的生态化产业链网;从社会层面推进以园区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大循环经济格局。 滨海工业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4333工程 ” 4— 四个层面:从企业、园区、产业、社会层面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 三 项重点工作: 资源节约(四节)、环境友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 3— 三 条产业链:构建 大纺织、饲料、废弃物再资源化 为核心的生态化产业链 3— 30 项重点项目: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项目 22 ■ 3—— 构建 三 条循环经济生态化产业链。 构建以大纺织(原料— 化纤 — 织造 — 印染 — 服装 — 纺织机械)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 链;构建以饲料(油脂 — 生物 — 饲料 — 畜牧 )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以废弃物 再生 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 3—— 抓好三项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 ( 1)资源节约工作,其中包括节能、节水、节材和节地工作。 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园区中水回用率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和节约原材料。 ( 2)环境友好工作,主要是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实现减排目标。 ( 3)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 建立园区工业废弃物回收和处理中心,提高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的水平。 ■ 3—— 实施 30 项发 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 绍兴县滨海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要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和抓手,全面推进。 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有 30 项,其中包括: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节能项目、节水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清洁生产项目、 “三废” 减排和处理项目;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和对接项目、循环经济产业链补链项目等等。 (二) 从四个层面推进滨海工业区的循环经济 企业层面:推进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为主的企业内部的小循环。 滨海工业区从企业内部实施循环经济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推进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为主的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就是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 源的消耗和浪费,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排放,企业作为市场 23 主体是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基石。 从印染行业看,滨海工业区的印染企业占 40%左右,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潜力很大,不少企业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滨海工业区要以印染行业和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自我加压、率先发展。 例如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 ISO14000 环境质量认证工作;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工艺;把印染块状经济与印染共性技术结合起来等等。 园区层面:推进以纵向闭合、横向耦合为主的企业之间的中循环。 滨海工业区以生态工业共生和代谢 原理为指导,通过生态化产业链的 “延伸”和“对接” ,实现产业横向共生、要素纵向偶合目标。 产业链上下游各企业间灵活、高效的合作关系是园区得以生存的基础,相关产业必须具有一定相关耦合度,企业间物质、能源的封闭性循环相互匹配,相对稳定的供需规模,以实现废物最小化。 例如以大型企业集团为纽结构架企业间的中循环;通过引进循环经济的 “补链项目” ,实现产业的合理配置等。 产业层面:推进以三产联动、产业延伸为主的生态化产业链网。 滨海工业区的跨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大特色和发展方向。 滨海工业区虽然区域面积大,拥有近 100 平方公 里的面积,但是其环境容量限制了工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滨海工业区应该在新形势下,形成新的发展思路,构建绍兴滨海循环经济开发区和示范区,实现一、二、三产联动、产业延伸为主的生态化产业链网。 例如产业链向高效生态农业和畜牧业延伸;产业链向金融、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延伸等。 社会层面:推进以园区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大循环经济格 24 局。 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如 清洁生产技术、 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建立高效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网 络,促进园区内企业、政府和社区间建立紧密、高效的合作和交流关系,以确保园区生态效率, 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双赢”。 (三) 构建和完善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构建和完善以大纺织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大纺织行业是一个产业链丰富,涉及领域层次多样的行业。 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滨海工业区的纺织行业存在许多问题,同时,也给工业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带来机遇,给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提供了发展空间。 在滨海工业区在大纺织产业的生产力配置上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化纤原料生产和纺织印染 两大领域(如图 3 所示),如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拥 图 3:滨海工业区大纺织产业链示意图 有三条生产能力各为 60 万 吨的 PTA 装置,主要进口替代,提供国内 25 化纤原料。 另外,园区有近 40 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印染企业。 而这两大产业领域正好是能耗高、水耗高、污染大的产业环节,导致了工业区能耗和污水排放居高不下。 近年来,滨海工业区对大纺织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非常重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 “延伸”和“对接” ,积极引进一些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