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水产高密度运输与暂养养殖操作手册内容摘要:

见说明书。 增氧机、氧管应 有备份 ,以便更换 改善水环境(六) 净水 净水 主要是 物理过滤, 清除、过滤不溶于水的固 态 物质。 固 态 物质的主要危害体现在: 沙粒、浮泥、固体碎屑、胶体等 悬浮物质 易使水体浑浊,影响水生动物正常呼吸。 海鲜残尸残肢、藻类 和浮游动物尸体、残饵、粪便、有机碎屑,在水中腐生细菌的 分解 作用下,会腐败变质 , 产生氨气、甲烷、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毒性物质。 污浊水质会导致嗜污性寄生虫(如盾纤毛虫)和细菌大量滋长。 在高密度暂养条件下 ,水质一旦 变坏,便会使海鲜感染疾病、死亡,染病或死亡的海鲜又会引发周边海鲜染病、死亡,不久即会爆发集体性死 亡, 因此必须净水。 净水 的第一步是暂养设施的清洗, 要 在未装入海鲜前清洗干净,包括:池子 /桶,筛盘,抄子等。 第二,海鲜表面一般粘带有浮泥等杂物,渔船上一般少清洗,但 从渔船运至 水车 上时 应 尽量清洗,至于暂养池则一定要清洗。 应将海鲜及装海鲜的筛盘、网兜冲刷或在容器中浸泡后再入桶 /池。 第三,设过滤装置。 多数渔船、水车无过滤装置。 为提高成活率,应设过滤装置。 渔船和水车上空间有限,宜 在水箱外连接过滤器, 水由箱底侧排水口流出,经过滤器过滤(见附图)、再 流回箱体上部 ; 暂养池最好设过滤池 (具体方法后附)。 第四, 人工维护。 ( 1)室内暂养要死亡海鲜要及时捞出,避免污染水质。 海鲜死亡,一般体色发白、身体倒翻、静卧不动,容易识别。 ( 2)滤料上面的杂质要及时清除;污浊、不再有效的滤料要及时更换。 除用于培养有益菌的生化棉外,其它滤料均可清洗。 ( 3) 面积较大的锅底形水泥池,每天至少两次人工推池,即用拖把驱赶着海鲜、人由四周向中央螺旋式行走,最后将杂质由中央排水口排出,一般 50平米水泥池 23分钟即可完成;平底池 也要勤巡视勤清理。 需要指出,水中有杂质未必不好。 在有适量有益菌(每毫升 3亿个 以上 )存在的 条件下,池底有35 毫米厚的 、能够被纳 米氧管冲起的 浮泥是有利的。 因 底层浮泥 被冲起,有益菌附着其上,有利于净水。 改善水环境(七 ) 解毒 养殖水体有毒物质主要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离子。 重金属离子去除已在水源处理一节介绍,不再赘述。 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来源: 海鲜残尸残肢、藻类和浮游动物尸体、残饵、粪便、有机碎屑 在 腐生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 海鲜自身新陈代谢产生,一般 1kg重的海鲜,每天排泄的氨气为 1g。 浮游动物每天每平米水面产生的氨氮为。 硫酸盐、 硝酸盐 在反硫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作用下 降 解 产生。 氨氮( 化学式 NH4N) 的毒性主要通过分子氨 (NH3)发挥出来 ,水温越高、 ph 值越高,分子氨在氨氮中所占的比例越高 , 毒性越大, 如水温 22度、 ph值 10时,分子氨在氨氮中含量为 80%。 氨的特性是, 总是由 ph值高的一边渗入 ph值低的一边,所以 当水中的 ph值高于海鲜体内的 ph值时,氨气会浸入海鲜体内,造成血氨中毒; 氨 能够将海鲜体内的含二价铁的血红蛋白氧化成含三价铁的高铁血红蛋白, 使海鲜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当氨含量 时,水产动物会出现慢性中毒现象,一是干扰渗透压调节系统,二是易破 坏腮组织的粘膜层,三是降低血红蛋白载氧能力。 当氨含量 时, 氨会和其它造成水生动物疾病的原因共同起迭加作用 , 加重病情并加速其死亡。 在 ,会破坏 海鲜表 皮 、 胃肠道的黏膜 , 造成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 在 的致死浓度之下 , 鱼虾类会急性中毒死亡。 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规定, 养殖水体中分子氨的浓度应在 ,在水温 16 度、 ph值 ,相当于氨氮。 检测氨氮含量用 氨氮测试剂 亚硝酸盐 (化学式 NO2) 是氨转化成硝酸盐 过程 中的中间产物 ,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H3+→HNO2+H2O, HNO2+→ HNO3。 在这一过程中 , 一旦硝化过程受阻 , 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内积累。 亚硝酸盐的毒性体现在,它 能够将海鲜体内的含二价铁的血红蛋白氧化成 含三价铁 的高铁血红蛋白,由于高铁血红蛋白不能运载氧气,海鲜缺氧窒息,导致 免疫力低下、病原菌侵入,最终导致死亡。 如 当亚硝酸盐达到 时 , 鱼虾某些代谢器官的功能失常 , 体力衰退 , 此时鱼虾很容易患病 , 很多情况下鱼虾爆发疾病而死亡 , 就是由于亚硝酸盐过高造成的。 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规定, 养殖水 体中亚硝酸盐的浓度应在 以下。 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用 亚硝酸盐 测试剂 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两两之间相互转化。 NH3+→ HNO2+H2O HNO2+H2O→ NH3+ ( NO2) +→( NO3) ( NO3)→( NO2) + 硫化氢 (化学式 H2S) 的毒性 体现在,其与 血液中含二价铁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 降低血液载氧能力,使海鲜 缺氧窒息,导致 免疫 力低下、病原菌侵入,最终导致死亡。 氨的毒性随 PH 值增大而增大,但硫化氢的毒性随 PH 值降 低而增大, 硫化物在水中常以( HS) 和 H2S 两种形式存在。 二者受 PH 值调节,转化形式为: H2S→ (H+)+(HS), (H+)+(HS)→ H2S。 当 pH 值为 9 时 , 约有 99%的硫化氢以 HS 形式存在 , 毒性小 ; 当 pH值为 7时 , HS 和 H2S 各占一半 ; 当 PH低于 6时,水中超过 90%的硫化物以 硫化氢 的形式存在, 当 pH值为 5时 , 则有 99%的硫化氢以 H2S的形式存在 , 毒性很大。 在水旁可闻到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即 硫化氢 )。 硫化氢含量达到。 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规定, 养殖水体中硫化 氢的浓度应在。 由于海水的 pH 值较高 , 所以海水养殖受到硫化氢危害的机会相对比氨氮、亚硝酸盐小。 检测硫化氢含量用 硫化氢 试剂 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均易溶于水。 在高密度暂养条件下,若不进行人工干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 会急剧增加, 加之其它致病因素,数小时内便可导致海鲜 死亡。 因此必须做水体解毒。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都有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功效。 实际上我们正是 综合运用这 三 种方法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 具体办法为: 换水 底层放纳米氧管, 保持水中溶解氧过饱和。 施加渔药。 具体用法用量视暂养密度 、暂养时间而定。 改善水环境(八) 水深 渔船、水车运输,由于容积有限,故用筛盘多层叠放暂养。 筛盘用耐海水腐蚀的材料制成,常用木板、塑料筛片、网衣,且要求透水透气性好,耐磨损。 为防止海鲜压伤, 筛盘 高度 810cm,每平米放 2530斤海鲜。 一般水箱高 ,可放 1015层筛盘。 满载时,海水与货物的容积比一般为 1:1。 暂养数天的水池,适宜水深 3040cm,冬季气温降低,应将水深提升至 5060cm。 也可 将海鲜装于筛盘中,分层养殖。 暂养数天 应给 鱼虾蟹留出一定活动空间, 筛盘高度 15cm,一般 1520cm。 改善水环境(九) 水循环量 无过滤装置的开放式循环水暂养模式,如渔船、实时抽取海水的开放式暂养池,若不用 任何 海鲜保活用品 ,只有靠换水保持水质和底质良好。 渔船时时有新鲜海水注入,陈旧海水流出,水循环一般可满足要求。 室内暂养池的水循环标准为:每平米暂养 10 斤海鲜,每天换水量即水循环量应达到养殖池水量的 2倍以上,夏季气温高若无制冷设施,应加大 倍循环量;以此类推,每平米暂养 20 斤海鲜,每天换水量即水循环量应达到养殖池水量的 4倍以上,等等。 换水时不要大进大出,以免海鲜 产生不良反应,每次换水预 留 1/2~ 2/3 水量 ,有条件的,应创造微流水条件,即 进水口、出水口时时缓慢流水。 但开放式流水即便能保持水质良好,也不能保证底质良好,还需要人工排污底质。 水循环对于过滤装置的意义在于,过滤装置的滤料上附着有有益菌(一般人为添加),水流经滤料时,有益菌摄食水中有害物质为自身营养,从而达到净水解毒目的,因此水循环越大越有利。 一般封闭式水循环模式,每小时水循环量应为养殖水体的一倍以上。 改善水环境( 十 ) 藻类 渔船、水车暂养时间短,可不必考虑藻类的影响和维护问题。 需存活数天或十数天的暂养池, 则需要考虑藻 类的影响和维护问题。 藻类种类多样,小藻类常会导致水质不稳定,有些藻类死亡产生毒素等等, 对海鲜生存有益的藻类为硅藻和绿藻,特别是大型硅藻,可为浮游动物和海鲜食用,应加以培养和维护。 有益藻类作用: 吸收利用水中的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避免它们过量积累对海鲜造成危害,如硝酸盐含量 60mg/L便会危及海鲜生存。 生长繁殖过程中为水中提供氧气。 可为海鲜提供直接或间接的饵料 ,减少甚至不用投饵。 藻类的存在,可促使浮游动物、菌类种类多样化,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微生态系统平衡。 这对海鲜长期存活有利。 而水体中只要溶解氧充足、营养盐充足、微量元素适当,藻类就不会死亡和老化。 所以我们要定期 泼洒添加有利于硅藻繁殖的 肥水剂 ,并泼洒免疫增强剂补充水中微量元素。 藻类多透明度降低。 水中不同的藻类和数量,会产生不同的水色。 草绿色、红棕色(茶褐色)为绿藻、硅藻水色,是优良水色,其它水色如绿、深绿(暗绿)、蓝绿、棕、暗棕、 黄、白浊等 都是对海鲜生存不利的水色。 水色不好时,在确保溶氧的前提下,应添加肥水剂,并有净水解毒剂 净水解毒, 改良水质和底质。 改善水环境(十 一 ) 光照 大多数鱼虾蟹贝都属于底栖动物,嫌光, 可用 遮阳措施,取得弱光条件。 玻璃缸等不便取得弱光条件的,应防光照太强导致藻类过度繁殖,并注意控温。 改善水环境(十 二 ) 气压 一般地,阴、雨、 雾天气压 低 , 特别是大雾天气压更低,使得水中的溶解氧降低, 可能 影响 水生动物正常生存。 此时,应测试溶氧值,看溶解氧 是否够。 若不够, 或增设氧管 、更换更大功率增氧机 增 加 溶解氧,或降低暂养密度。 杀灭病原菌 水体中有大量 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每一类微生物都有 成百上千种 , 其中有许多微生物对水生动物有害。 这些微生物是肉眼所看不见的,他们的繁殖速度极快, 有的 几小时繁殖一代,有的一小时繁殖几代,更有的 2分钟就能繁殖一代。 理论上讲,一个 20分钟繁殖一倍的 细菌 , 8小时后 即可繁殖 10亿倍。 因此 海鲜运输和暂养必须做好杀菌消毒工作 , 预防为主。 杀灭病原菌一般有三种办法 : 化学试剂。 化学试剂有杀菌作用,但缺点是杀菌缺少选择性,往往有益菌有害菌统统杀掉; 食菌剂。 泼洒特制细菌制剂于水中,使之吞噬有害微生物。 有益菌群。 经过科学配比的有益菌群,泼洒于水体后能形成优势菌群,占据营养源,有害菌群因得不到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而死亡或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杀灭病原菌(一) 工具消毒 工具包括 水池、 水桶、水箱、玻璃缸,筛盘、网兜,抄子, 叉裤、水靴、 手套等。 工具消毒 用 海淡水均可。 消毒剂有多种,建议用高锰酸钾。 因高锰酸钾溶液药效期短,通常只能保存 2小时,溶液变成紫褐色就失去消毒作用。 高锰酸钾的这一特性使其适合做刷池消毒剂,现配现用、刷完后池子马上即可使用。 也可用双氧水,因其分解产物只有氧气和水,绿色、安全。 水泥池、玻璃缸消毒方法: 将消毒液置于脸盆内(高锰酸钾溶氧,每吨水 20克比例),用刷子蘸水冲刷,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须将池壁附着的油状物刷掉。 养殖池用久了,池壁和池底易附着病菌 、藻类、虫体和毒素(用手摸,有油乎乎的感觉),水产动物在此环境中易染病继而死亡。 故池子应定期清洗消毒。 若赶在清货、换水时刷池固然好,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就发现池子有刷洗消毒的必要,则可排空池水或将池水转至相邻空池,海鲜倒入别池,马上刷洗消毒,然后海鲜回池、重新注水即可。 这方面,并联走水、呈糖葫芦串结构的池子较串联结构的池子有优越性。 筛盘、抄子等小型工具,一般在阳光下晾晒即可,不便于晾晒的,应浸泡于配有杀菌消毒剂的小水体中 30分钟至 2小时。 长期暂养的大面积池子,人在入池前一般需对水靴、叉裤做消毒处理,以免带入 致病菌。 抄子,特别是有病菌感染的抄子,应注意消毒,以防传染给其它池。 因抄子在捞海鲜时往往从池底起,极容易感染病菌。 故长期暂养的池子,应多配备几把抄子,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可设一配有消毒液的水桶,一般抄子在其中浸泡 12分钟即可。 杀灭病原菌(二 ) 水体消毒 水体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水中的病原菌。 这里为叙述方便,我们将有害 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 统称病原菌。 鉴于传统消毒杀菌剂在杀灭有害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有益菌 、有益藻类 , 能 破坏水体微生 态平衡的考虑,我们应策略性地进行水体消毒。 从这个意义上讲,水体消毒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 一、纯粹的水体消毒。 用化学试剂,主要用于运输、为期数小时或一两天的短期暂养、 有换水条件的地方、 长期暂养前水体处理 四 个方面。 运输和短期暂养的主要目的是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 使水生动物 尽量 不染病, 以便 争取时间转移或售出,但这种水系统是 菌类藻类被杀灭、 生态失衡的系统,水生动物的新陈代谢找不到出路、故 不能持 久 存活。 而长期暂养前水体处理的意义在于,为海鲜入池创造优质的水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