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自控方案(含详细plcio内容摘要:

水水质。 细格栅的运行是通过两种方式的结合来控制完成的。 第一种是定时控制,比如每隔 30 分钟(可以设定)细格栅运行 5 分钟,间隔时间和运行时间均可调;第二种是液位差(也叫水头损失)控制,通过液位差计对细格栅前后液位的测量,一般当液位差达到 时启动细格栅,而当液位差小于 时停止运行细格栅,并设置上限报警。 液位差控制的优先级大于时间控制的优先级。 经细格栅拦截下来得悬浮物或漂浮物由除污耙把它们清除至螺旋输送机 将其运走。 在控制上螺旋输送机与细格栅联动,即细格栅先动作然后螺旋输送机延时启动,细格栅先停止然后螺旋输送机延时停机。 控制流程图如下: 12 3)实现对旋流沉砂池的控制; 比式沉砂池,污水经过细格栅作处理后按池体(圆筒型)正切方向进入池内,沿池内壁流动后砂粒沿池体下部斜面滑向积砂斗,因污水中砂粒数量、有机物、无机物数量是变量,所以池中设置了搅拌装置,使砂水分离,粗而重的矿物砂粒下沉至积砂斗,细而轻的颗粒随出水悬浮带出,出水至反应沉淀池。 为排出积砂斗 中的沉砂,池中设置了空气提升泵(由空气压缩机提供气源)。 为防止积砂压实,使已沉降的部分细而轻的颗粒重新悬浮起来,回到污水中去,在排砂前采用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冲洗装置定时气冲积砂斗。 由积砂斗排出的砂经砂水分离器将颗粒分选出来,余水和有机物回流至污水集水池。 冲洗排砂自控运行(通过对PLC 编程实现)要求:①按时间顺序自动冲砂 1 次,排砂 1 次,时间可设定;②砂水分离器与沉砂池排砂连动工作,砂水分离器延时停机(延时时间可设定); 比式沉砂池排砂周期约 30 分钟(可设定),电动三通切换阀先切换到松砂管路开 2 分钟(可设定),再 转换到排砂管路开 3 分钟(可设定),然后关掉三通阀, 13 开启螺旋砂水分离器 10 分钟(可设定)后关闭螺旋砂水分离器。 过 15 分钟(可设定),进入下一个排砂周期。 控制流程图如下: 4)实现对 回收水泵 的控制; 全厂生活污水及沉砂池及生物池回流污水流至回收水池,根据液位信号控制回收水泵的启停,回收水泵把这些污水送至粗格栅前。 5)反应沉淀池 预处理后的污水经配水井流至超细格栅作进一步的处理,通过超细格栅去除较细的悬浮物,为絮凝沉淀提供较为理想的污水水 质。 超细格栅的运行是通过两种方式的结合来控制完成的。 第一种是定时控制,比如每隔 30 分钟(可以设定)细格栅运行 5 分钟,间隔时间和运行时间均可调;第二种是液位差(也叫水头损失)控制,通过液位差计对细格栅前后液位的测量,一般当液位差达到 15分钟 松砂 排砂 砂水分离开始 砂水分离停止 2分钟 3分钟 10分钟 14 时启动细格栅,而当液位差小于 时停止运行细格栅,并设置上限报警。 液位差控制的优先级大于时间控制的优先级。 絮凝沉淀反应池主要作用是使污水的胶体悬浮物絮凝,经过沉淀形成污泥排至污泥处理系统。 在絮凝沉淀反应池入水口设有搅拌机,它使污水与絮凝充分混合达到良好的絮凝效果,搅拌 机控制方式为长时间运行。 刮吸泥机的运行通过定时控制完成,在上位机设置定时调节画面,可通过其设置启 /停时间间隔 IV、本站控制的 I/O 点 DI: 80; DO: 48; AI: 16; AO: 0。 (包括预留量 ) 2. 2. 2 2PLC BAF 生物滤池处理子站 2PLC 站位于 BAF 配电控制室内,其监控范围为: BAF 生物滤池、反冲洗水池、接触消毒池、加氯间, 实现方式为现场操作终端(触摸屏) +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仪器、仪表及变送器。 I、 控制单元 主要设备构成: a)用于本站自动控制、工艺参数采集和网络连接的 PLC 系统 ,包括 CPU模块、 DI、 DO、 AI、 AO 模块和各种网络通讯接口适配器等; b)过电压保护器以及各种隔离器; PLC 作为控制器,现场显示控制屏作为现场人机接口,完成对工艺参数,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通过网络把信号送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操作站完成指示、记录、报表和报警打印等监控管理功能。 II、主要监控对象 序号 构筑物 测控设备 数 量 单位 1 配水井 电容式液位计 4 台 2 BAF 生物滤池 曝气调节阀 4 台 3 曝气鼓风机 4 台 4 曝气冷却水阀 4 台 5 出水渠闸门 4 台 6 进水阀 8 台 7 DO 仪 4 套 15 8 压力变送器 8 套 9 廊道集水井 潜水泵 2 台 10 液位开关 2 只 11 反冲洗水池 反冲洗鼓风机 3 台 12 反冲水泵 7 套 13 反冲洗水阀 4 台 14 反冲洗气阀 4 台 15 反冲出水阀 3 台 16 液位计 2 台 17 压力变送器 9 套 18 电磁流量计 1 台 19 接触池 潜水泵 2 台 21 液位计 1 台 22 COD 计 1 台 23 SS 浓度计 1 台 III、实现的主要功能 ? 检测配水井液位、排泥管到压力并显示。 ? 根据进水流量控制进水调节阀; ? 实现对曝气鼓风机的控制,并根据工艺要求启 /闭曝气阀; ? 按工艺要求实现对气水反冲过程的自动控制; ? 根据液位及需要控制接触池潜水泵的启停。 控制方案 BAF 生物滤池是本污水处理厂的关键,此处控制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 工艺要求对各滤池的进水调节阀、出水闸门、气冲阀、水冲阀、排水阀、泄气阀及鼓风机、反冲水泵进行监控,来控制滤池的正常过滤和反冲洗这两个过程。 实现过程控制可通过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 ? 手动过程控制 16 手动控制通过控制柜面板上的按钮和旋钮完成。 ? 过滤阶段 正常过滤阶段,每格滤池 PLC 模拟量输出控制进水阀调节阀的开度控制进水,使滤池滤床上的水位保持恒定,从而保证出水水质。 在此阶段通过控制曝气鼓风机及曝气进气阀达到控制曝气量的目的,使滤料保证很好的生物作用,起到净化水质效果。 ? 反冲洗阶段 滤池反冲洗过程,当某滤池运行到一定时间后,手动将出水阀开到最大开度,等到水位降到过滤水位时,关闭出水阀。 打开排水阀,打开气冲阀,起动鼓风机,进行气冲 3 分钟。 打开反冲水阀,起动反冲水泵,进行混和冲洗 3 分钟。 关闭气冲阀,停鼓风 机,进行水冲 3 分钟。 关闭反冲水阀,停反冲水泵,冲洗过程结束。 将泄气阀打开排气 3 分钟,同时将滤砂沉下。 开进水阀 3 分钟,进行漂洗。 漂洗后关进水阀,等待一分钟,关排水阀。 开进水阀等待水位上升到过滤水位时,慢慢打开出水调节阀,进入正常过滤阶段。 滤池有水头损失上限值、水位上限值、浊度上限值、冲洗周期、人工强制等五种申请冲洗方式向调度 PLC 申请冲洗。 当某一格滤池被允许冲洗时,此格滤池即进入冲洗状态。 此时,将出水阀开到最大开度,等到水位降到过滤水位时,关闭出水阀。 打开排水阀,打开气冲阀,起动鼓风机,进行气冲 3 分钟。 打开 反冲水阀,起动反冲水泵,进行混和冲洗 3 分钟。 关闭气冲阀,停鼓风机,进行水冲 3 分钟。 关闭反冲水阀,停反冲水泵,冲洗过程结束。 将泄气阀打开排气 3 分钟,同时将滤砂沉下。 开进水阀 3 分钟,进行漂洗。 漂洗后关进水阀,等待一分钟,关排水阀。 开进水阀等待水位上升到过滤水位时,慢慢打开出水调节阀,进入正常过滤阶段。 1)模拟量参数采集: 实时采集进气管、进水管压力,鼓风机、水泵运行电流,进水流量、进水阀的开度等信号 2)数字量输入信号采集 滤池的阀门运行信号,包括进水阀、出水阀、水冲阀排水阀、进气阀、出气阀的开关信号、相关的 故障信号。 3)数字量输出信号采集 17 滤池进水阀、气冲阀、水冲阀、排水阀、排气阀的开关输出;进水阀开度调节。 ? 设备管理 在自动控制方式下,对有备用的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 PLC)应对其进行轮换控制,轮换控制应按照先启动“运行时间”较短的设备,先停止“运行时间”较长的设备。 控制流程图如下: 18 IV、本站控制的 I/O 点 DI: 224; DO: 96; AI: 32; AO: 0。 2. 2. 3 3PLC 污泥脱水系统处理子 站 3PLC 站位于污泥脱水间配电控制室,其监控范围为:脱水机间、贮泥池、厂区污水池, 实现方式为现场操作终端(触摸屏) +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 19 仪器、仪表及变送器。 I、系统构成 3PLC 站由以下主要设备构成: a)一台现场显示操作屏; b)用于本站自动控制、工艺参数采集和网络连接的 PLC 系统,包括 DI、DO、 AI、 AO 模块等。 c)用于与设备级工业控制网相通讯的网络通讯适配器; d)过电压保护器以及各种隔离器。 PLC 作为控制器,完成对工艺参数,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通过以太网送至中控室完成指示、记录、报表和报警打印等监控管理功能。 II 、主要监控对象 序号 构筑物 测控设备 数 量 单位 1 储泥池 刮泥机 1 台 2 污泥泵 1 套 3 超声波液位计 1 台 4 浓缩脱水间 离心脱水机 2 台 5 加药装置 1 台 6 加药泵 2 台 7 镙杆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