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福利制度内容摘要:

假,已休的年 假按事假计算 ; 福利管理制度 第 7 页 共 16 页 6. 年假计算包 括周休日,不包括法定节假日; 7. 休年假 3天以上(含) 需提前 15天 提出申请 ,并填写请假单 ,并在请假单上注明“年假共 X天 ,剩余 X天 ” 审批后 交人力资源部备档 后方可休假; 8. 员工离职时如按照规定年假未休完,可 允许其离职前一次性休完,或按基本工 资 折 算 现金 , 超休的部分按照事假处理; 9. 如因部门主管安排不当 ,导致员工年假 在当年 未休完 需折为现金者 ,付领导责任 ; 10. 员工在每年年初排年休假计划,并经主管认可同意。 公司有权根据生产及工作需要安排员工提前或延后休假。 凡未经批准擅自休年假或超过批准期限者,除按无薪处理外,情节严重的可以违纪辞退; 11. 年假工资 计算方法 : (基本工资 +职务津贴 +岗位津贴 +技术津贴 +话费补助 )/30*年假天数 ; 12. 主管级以上人员 休 年 假期间 需觅妥 职务代理人 ,并保持 24 小时手机开通。 (四 ) 婚假、丧假规定 转正后 员工享受婚假 、丧假 ,试用期请婚假 、丧假 视同事假 员工达到法定年龄结婚(男满 22周岁,女满 20周岁),可一次性连续休带薪婚假 3 天,满足晚婚条件者(男满 25 周岁,女满 23 周岁)可增加 带薪婚假 5天,含周休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共 8天。 再婚 假 为 3天 , 含周休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 婚假应在 结婚证 开具之日起的一年之内,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超过规定时间未休假者视同放弃 , 请假时需提供结婚证 复印件 ; 婚假须一次性连续休假,不可将婚假拆分休假; 员工离职时如有未休之婚假作自动放弃处理,不予补假; 员工直系亲属 ,员工父母 ,亲兄弟姊妹 ,配偶 ,配偶父母 ,子女去世 ,可给予 3天丧假 ; 福利管理制度 第 8 页 共 16 页 丧假需提供死亡证明并填写请假单 ,部门负责人审批核准 ; 婚假、丧假 按制度规定休假为全薪,超期视同事假。 (五 ) 产假、陪产假、工伤假 试用期满方可享受产假 ,符合计划生育条件的产假分为两种 ; A. 普通分娩者 :产假休假天数为 90天 B. 难产分娩者 :产假休假天数为 105天 计划生育外不享受此福利; 产假外可以额外请假, 但不超过 90 天, 并填写请假单 ,由 各部门负责人审批,人力资源负责人审批,各分管 副 总经理核准 后可休假, 按事假处理,逾期未销假视同自动离职 ; 已婚女员工可享受 计划生育内流产假 /小产假 7天,员工本人需提供医院证明和《结婚 证》, 由 各部门负责人审批,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复核,分管副总经理 核 准; 产假期间,对于已购买生育保险的女员工,由保险机构支付其产假期间的相关费用,公司不再另行承担任何费用,也不再另行发放薪资。 对于没有购买生育保险,或购买了生育保险但因 其他 原因无法享受保险福利的女员工,产假期间按基本工资 和产假天数核算工资,销假 工作满 三个月后, 分三 次发放到 月 工资中 ; 员工转正后 方能享受带薪陪产假。 男员工在配偶生育时(计划生育内)以 3天为上限给予陪产假。 申请陪产假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婴儿 出生证明 》和《 结婚证明 》; 员工因工受伤并经鉴定为工伤的,经医院诊断必须休假治疗的按工伤假处理; 工伤假 期间待遇 根据工伤员工基本工资予以发放 (依据医院开具的休假证明上的天数 ,按天计算 ); 例 :员工甲因工负伤 ,医院开具的休假天数为 3天 ,工资为 900/30 3 福利管理制度 第 9 页 共 16 页 员工在 上、下班的途中发生的机动车意外事故,需有交管部门的书面证明文件。 (六 ) 病假 员工须持公司指定或医保定点医院或区级医院出具(急诊除外)的病假单 、病历、收费凭证 ,办理请假手续,经 各部门负责人审核, 人力资源部 复核,方可认定为病假; 病假须于上班前或不迟于上班后 20分钟内通知你所在部门的 主管 ,并于病假 销假后 上班 后 第一天补办正式的请假手续,填写请假单,附上病历本 ,收费凭据,挂号单及病假单 ; 7 天以上病假或 48 小时以上的急诊病假应附区(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休证明。 若本人因病无法到公司请假,需及时由其家人代为办理相关请假手续 ; 人力资源部有权要求员工到公司指定医院复诊验证病情 ; 病假 5 天内按基本工资核算薪酬,超过 5 天按 900 元核算薪酬,病假全年累计不超过 30 天。 30 天以上均为事假 ( 无任何薪酬 ) ,全年病事假累计超过 30天的不参与年度薪酬调整。 (七 ) 事假 事假 :因私事 必须亲自处理而申请之假别,事假必须 提前 1 天 申请 ,并填写请假单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