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沼液浸种和根外追肥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内容摘要:
产 20kg;用沼液发酵液泼浇的大白菜,较对照提前 5~ 7d 包心,增产 30%。 沼液发酵液兑 ,坐果率平均提高 %,单果重平均增加 58%,总产量提高 14%,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 %,且果形端正,果实香甜。 另外,沼液与化肥配合施用,效果会更好。 沼液用作 根外追肥的研究 沼液 富含多种作物所需的水溶性营养成分 , 是一种速效液体肥料 , 因而适宜作 根外追肥 , 喷施效果明显。 沼液喷施能提高叶面的叶 绿素含量 , 提高光合速率 , 增强光合作用 , 提高产量 , 同时可调节作物生长代谢 , 补充营养 , 促进生长平衡。 尤其是施用于果树 ,有利于花芽分化、保花保果 ,提高商品果率 [30]。 刘小刚, 李丙智 , 张林森等 [31]研究发现叶面喷施沼液次数达到 6 次时 ,红富士苹果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最高 ,高出对照%。 当单施沼液时 ,光合速率平均值达到 ,高出对照 %。 黄东风 ,罗涛 , 林新坚等 [32]研究表明茶叶喷施沼液能够促进茶树株高的增长 , 增加茶叶的百芽重沼液浸种和 根外追肥 对 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 影响研究 6 和单叶重 , 促进茶叶增产 , 增产率为 %。 有研究发现在马 铃薯种植上喷施沼液也有很好的效果 , 喷施沼液能促进马铃薯幼苗的生长 , 延长枯萎期 , 提高光合效率 , 同时还可提高马铃薯的抗逆性 , 改善经济性状 , 增产效果明显。 沼液 做给外追肥 一般要澄清过滤后 , 并对水稀释后才能进行叶面喷施 , 适宜的沼液浓度是发挥沼液增产的关键。 梁合荣 , 蒋华 , 李忠碧等 [33]研究发现葡萄叶面施用沼液肥料 , 浓度在 40%以上的喷施效果较明显 , 但沼液肥喷施浓度不能超过 80%, 当采用 80%喷施时 , 在 2 片新叶时施用有轻微烧叶现象 , 以喷施对葡萄的产量、品质影响最显著 ,比对照增产。 赵曙光 , 任广鑫 , 杨改河等 [34]对线辣 椒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沼液的结果表明 ,喷施沼液可提高线辣椒的可溶性糖、辣椒素 , 同时改善线辣椒的农艺性状 , 提高产量 ,其中以喷施沼液浓度的处理产量最高 , 较对照增产。 说明对不同的农作物 , 喷施沼液最佳浓度应有所 不同。 叶面喷施沼液的作用 沼液富含多种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如氮、磷、钾 ), 因而适宜作 根外追肥 , 其效果比化肥好。 在作物生长季节都能进行沼液喷施 , 特别是当农作物以及果树进入花期、孕穗期、灌浆期和果实膨大期 , 喷施效果更为明显。 对水稻、麦类、棉花、蔬菜、瓜果类、果树都有增产作用。 沼液既可单施 , 也可与化肥、 农药、生长剂等混合施 , 效果会更好。 叶面喷施沼液 , 可调节作物生长代谢 , 补充营养 , 促进生长平衡 , 增强光合作用 , 尤其是施用于果树 , 有利于花芽分化 , 保花保果。 沼液叶面喷施的技术要点 沼液应从正常产气 1 个月以上的沼气池中取出 , 澄清、经纱布过滤后施用。 施用频率按每 7~ 10d/1 次。 施用时间在作物生长期间 , 晴天下午最好。 施用浓度应根据沼液浓度、施用作物及季节、气温而定。 总的原则是幼苗、嫩叶期 1 份沼液加 1~ 2 份清水 ;夏季高温 , 1 份沼液加 1 份清水 , 气温较低 , 又是老叶 (苗 )时 , 可不加清水。 沼液喷施水稻、小麦喷施 时间从圆梗开始至灌浆结束 , 10d/1 次 , 浓度为 1 份沼液加 1 份清水 ,作用是增加实粒数 , 提高千粒重。 沼液喷施棉花 :全生育期均可进行 , 只是现蕾前沼液清水配比为 1∶ 2, 现蕾后 1∶ 1, 10d/1 次。 效果是叶色厚绿 , 保花保铃 , 兼治红蜘蛛和棉蚜。 直接用作 基肥和追肥的研究 沼液 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养分和微量元素 , 且这些养分主要以速效态形式存在 ,作物的利用率较高 , 因此常被直接作为液体肥料应用。 目前 , 沼液作为液体肥料施用在各种作物如粮食、蔬菜和果树等上的研究都有 , 且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沼液的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上。 研究发现沼液不但能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 , 而且可提高玉米产量。 用沼液灌溉冬小麦 , 能提高植株 干物质量并增加小麦产量。 张媛 , 洪坚平 , 任济星等 [35]用沼液与化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油菜产量 , 同时增加了油菜中的 Vc 和还原糖含量 , 降低油菜中的硝酸盐含量 , 改善了油菜品质。 周杰良 , 王建湘 , 李树战等 [36]用不同浓度沼沼液浸种和 根外追肥 对 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 影响研究 7 液代替无机营养液进行有机基质栽培青椒 , 发现沼液处理能明显提高青椒的产量 , 还能提高青椒商品果合格率 ,降低青椒果实硝酸盐含量。 另有研究发现 , 沼液灌溉在促进果树叶片生长 , 促进果实膨大 , 提高果实品质上也有很好的作用。 沼 液的灌溉还会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施用沼液可以改善农田土壤结构 ,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 还会促进土壤微生物的均衡生长 , 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呼吸强度 , 从而改良土壤 , 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李轶等 [37]研究发现在保护地生产中 , 追施沼液有利于土壤中多种微生物的均衡生长 ,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均匀分布还发现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较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磷酸酶的活性 , 而追施沼液比追施化肥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呼吸 强度。 沼液中含有许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氨基酸,微量元素,植物生长刺激素, B 族维生 素和某些抗生素等,其中有机酸中的丁酸和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引哚乙酸以及维生素 B12 对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沼液中氨和铵盐及某些抗生素对作物害虫有明显的效果,以玉米螟、蔬菜蚜虫、麦蚜虫、果树螨蚧蚜虫为例: 防治玉米螟:用沼液 50kg, 加入 %敌杀死乳油 10ml,搅匀,灌玉米心叶;防治蔬菜蚜虫:每 667 ㎡ 取沼液 30kg,加入洗衣粉 10g,喷雾。 也可利用晴天温度较高时,直接泼洒;麦蚜虫:每 667 ㎡ 取沼液 50kg,加入乐果 ,晴天露水干后喷洒;若6 小时以内遇雨,则应补治 1 次。 防治果树螨蚧蚜虫:取沼液 50kg, 2 层纱布过滤,直接喷施 10 天一次,发虫高峰期连治 2~ 3 次。 气温 25℃ 以下全天可喷,气温超过 25℃应下午 5 时以后进行,如加入 1:1000~ 1:2020 吡虫啉,或 1:1000~ 1:3000 灭扫利杀虫效果更显著,持效可达 30 天以上 [28]。 沼液对大多数植物病原真菌(烟草赤星病菌、稻瘟病菌、甘薯黑斑病菌、三七镰刀菌、香石竹镰刀菌、百合镰刀菌、瓜果腐霉、西芹细菌、石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病原细菌(三七细菌、魔芋细菌、辣椒疫霉、烟草疫霉、三七丝核菌)抑制效果不太明显。 抑菌率随沼液浓度的增加有所增加,抑菌率为 50~ 80%。 经灭菌处理的沼液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明显减弱,抑菌率不超过 20%。 尹芳,张无敌,宋洪川等 [23]利用沼液对辣椒疫霉、烟草疫霉、烟草赤星病菌、稻瘟病菌、甘薯黑斑病菌、三七镰刀菌、三七丝核菌、三七细菌、香石竹镰刀菌、魔芋细菌、百合镰刀菌、瓜果腐霉、西芹细菌、石榴病菌等 14 种植物病原菌进行了抑菌效果试验。 由试验结果可知,运行正常的沼气池内的沼液对大多数病原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少数病原真菌和大部分病原细菌抑制效果不太显著。 沼液对病原菌的抑菌率为 50~80%,抑制效果随沼液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从抑菌效 果来看,沼液对辣椒疫霉、烟草疫霉、三七丝核菌、三七细菌及魔芋细菌等 5 种植物病原微生物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烟草赤星菌抑制作用最强,对甘薯黑斑病抑制作用较弱。 经过高温灭菌处理的沼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很弱。 沼液浸种和 根外追肥 对 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 影响研究 8 目前 试验 已表明,沼液对粮食、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 13 种作物中的 23 种病害和 14 种虫害有防治作用,有的单用沼液就已达到或超过药物的功效,有的加入药物后强化了防治效果。 沼液防治病害的途径主要是沼液浸种 ,施用沼肥作底肥和追肥。 沼液防治害虫的办法主要是施用沼肥和直接喷洒沼液。 沼液是一种较完备 的饲料添加剂,含有铜、铁、镁、锰、锌等微量元素,还含有赖氨酸、色氨酸、钴酸、烟氨酸和核黄素。 农村家用沼气池的发酵原料主要是畜禽和人的粪便、半纤维素、粗蛋白、粗脂肪几大类有机物,在沼气内经过各种细菌消化分解为葡萄糖、果糖、氨基酸、脂肪酸等,故沼液中含有上述各种营养物质及其衍生物如乙醇,醋酸有机氮,磷钾等,另外沼气中种类多,数量大的细菌群落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在新陈代谢中产生大量的细菌蛋白,使沼液中有效营养十分丰富。 沼液喂猪不是指沼液替代猪饲料,只是把沼液作为猪饲料的添加剂,起到加快生产 、缩短肥育期,提高肉料比的目的,特别在猪饲料营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添加液有显著作用。 鱼的沼液不必进行固液分离处理,通常含的固形物比用于叶面喷洒的沼液要多。 沼液和沼渣轮换使用。 沼液有一定还原性,放置 3 小时以上使用效果会更好。 沼液喂鸡是用沼液替代一部分水供鸡食用。 一种喂法将沼液拌合在鸡饲料中饲用,另一种方法是与清水混合后供鸡饮用。 研究沼液在作物上的生理效应及营养机理 , 并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新型沼液肥料和农药。 这对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 , 减少化肥和农药投人带来的环境污染 ,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 增加农民收人 , 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日益关注 , 畜禽粪便中 的有毒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含量 在沼液中的富集, 将成为评价其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 因此应加快建立沼液安全利用的标准 , 对沼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和有毒物质进行安全评价 , 对沼液进行营养成分、含量分析及安全利用评价 , 并建立相应的限制标准 , 同时还应加强沼液施用的监测 , 确保沼液的安全利用。 加强沼液利用的工程技术研究 , 包括浓缩型沼液发酵工程 技术 , 沼液 主要成分及其分离提取浓缩技术以及沼液喷灌和滴灌等机械化施肥技术,是今后有关沼液研究的方向。 沼液浸种和 根外追肥 对 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 影响研究 9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陕西省眉县横渠镇宝鸡澳华现代牧业有限公司的大田,前茬作物为小麦 ~ 玉米的一年两熟茬口的 小麦 茬,试验地地势平坦 , 土壤为黑垆土。 试验玉米 品种为农大 108。 供试沼液取自于杨凌大寨乡西大寨村的沼气户。 沼液 pH 值在 ~ 之间,比重在 ~ 之间。 小麦收获后,翻耕灭茬整地,播 前亩施尿素 15kg,普通过磷酸钙 50kg, 6 月 20 日机械条播, 管理措施同大田常规管 理 , 9 月 30 日收获。 . 试验 设计 沼液浸种试验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设定沼液浸种浓度和浸种时间两个因素,沼液浸种浓度分别为 0%(清水浸种) 、 50%、 100%,浸种时间分别为 12h、 24h、 36h, 处理分别为12h+0%、 12h+50%、 12h+100%, 24h+0%、 24h+50%、 24h+100%, 36h+0%、 36h+50%和 36h+100%, 重复 3 次,共 27 个小区 ,小区面积为 30 ㎡。 沼液根外追肥试验 试验采用不同沼液浓度的随机区组设计。 沼液浓度分别为 0%(清水) 、 25%、 50%、75%、 100%。 喷施次数 3 次的为 “拔节期 +大喇叭口期 +灌浆期 ”喷施 (分别在 7 月 30 日;8 月 15 日; 8 月 30 日) , 以不喷施作为对照, 每小区 共 9 行,行距为 ,中间的 7行进行根外追肥处理, 2 个边行为隔离行, 面积 为 42 ㎡ ( 10m)。 沼液喷肥量为1125kg/hm2(即 75 ㎏ /mu)。 . 测试项目与方法 玉米 农艺性状的 测定 按照小区分别收获 , 每个重复收获 10 株,并测定其鲜、重干 ( ㎏ ),株高( ㎝ )、茎粗( ㎜ )、穗位高( ㎝ ),带回室内自然晾干后考种各处理的果 穗长( ㎝ )、秃顶长( ㎜ )、穗粗( ㎜ )、穗行数、行粒数 , 并 分析沼液浸 种和喷肥 对 玉米 农艺性状 的影响。 玉米 产量的测定 将晒干的玉米籽粒各重复分别称重,分析沼液浸种和沼液根外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采用 EXCEL 和 SAS 软件 进行绘图和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沼液浸种 对 玉米农艺性状 的影响 沼液浸种对玉米农艺性状 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表 31 可以看出:浸种时间和沼液浓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表现为,各个性状均在 24+100%处理下达到最佳。 株高为 ㎝;沼液浸种和 根外追肥 对 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 影响研究 10 茎粗为 ㎜;穗 位高为 ㎝;果穗长为 ㎝;秃顶长为 ㎜;穗粗为 ㎜;穗行数为 ;行粒数为 ;鲜重为 ㎏;干重为 ㎏。 24+50%处理次之, 36+100%最差。 表 31 沼液浸种 玉米农艺性状 处理 株高( ㎝ ) 茎粗( ㎜ ) 穗位高( ㎝ ) 果 穗长( ㎝ ) 秃顶长( ㎜ ) 穗粗( ㎜ ) 穗行数 穗粒数 鲜重( ㎏ ) 干重( ㎏ ) 12h+0% 12h+50% 12h+100% 24h+0% 24h+。毕业设计论文-沼液浸种和根外追肥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