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内容摘要:

4 ( 8)及时性 和任何其他信息一样,会计信息也具有时效性,其价值会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 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必须满足及时性的要求。 及时性包括及时记录和及时报告两个方面。 及时记录是及时报告的前提,只有将会计 资料及时地记录下来,才有可能及时的报告;及时报告的会计信息时效性的重要保证,如果不能及时报告,那么即使会计记录很及时也会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性。 因此,企业会计应将及时记录与及时报告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 会计信息制度披露特征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首先取决于会计系统本身的有效性,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或政策体系不仅在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而且还在于使这一体制具有高效性,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小企业也同样需要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化。 然而,中小企业具有与大企业不同的特征: ( 1)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界定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 “两权统一”是由中小企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决定的。 组织化程度低必然使决策占据重要地位,也意味着企业家的作用突出,具有灵活多变的经营特点。 ( 2)市场机制的充分体现者 市场机制本质上是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与企业的市场份额直接相关。 中小企业一般是进入壁垒低、竞争激烈的行业;而按照“马歇尔冲突”的解释,大企业通常因为其规模庞大而在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对竞争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在行业不占支配地位的市场份额是中小 企业不同于大企业的共同特征。 ( 3)资源短缺 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生产要素短缺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特征,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及信息等生产要素。 要素短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但也决定了中小企业通常只能进入大企业不能或不愿进入的小规模市场,所以一般不与大型企业形成正面竞争。 同时,形成中小企业独特的经营扩张方式,即只有广泛利用外部资源才能获得稳定发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5 展,包括与大企业形成默契的分工协作关系。 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1. 真实性原则 在信息披露中,“实话实说”是最根本的,会计信息真实性是其生命所在。 真实 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如实反映经济事实,其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1)客观性。 会计披露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 2)中立性。 真实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持中立。 ( 3)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增加使用者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降低投资决策的盲目性和风险。 ( 4)可靠性。 披露的信息必须可靠,不能错误引导信息使用者的判断,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陈述,也不得有重大遗漏。 2. 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要求披露的会计信息在保证了“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满足使用者对“量”的要求。 从这个目的出发, 充分披露原则应当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1)全面性。 披露的会计信息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2)适当性。 会计信息的披露要“适度”,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 3)重要性。 对于重要的项目,应从详披露,并加以重点说明;对于次要项目则应从略披露,做到主次分明,轻重有别。 ( 4)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披露要易于使用者理解和掌握,可理解性是决策者和决策有用的联结点,只有被理解才能谈及有用。 3. 及时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我 国中小企业普遍股东少,债权人集中,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重合,内部控制薄弱,财务制度不够健全,造成会计信息披露不能够全面而真实。 其次,会计机构设置缺乏层次性,不能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6 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具有专业素质的会计人员严重缺失。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企业具有完善 的会计核算系统和规范的报告制度,而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就比较欠缺,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垄断地位,中小企业内部结构比较简单且市场份额小,这就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缺少对未来价值的预期,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不高,所披露的信息的简便有效性和预测指导性有待于加强,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设置有关会计科目,调整账户期初余额,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使披露的会计信息满足各方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7 2 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与大 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一般都没有设立会计核算系统,并且而缺乏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会计信息通道,这一切都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及会计造假严重 目前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严重的虚假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对会计原理、会计法规以及制度不甚了解,做出错帐的概率较大,进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 2)我国中小企业大都是家族式经营模式,其不管是经营管理 人员还是财务人员往往都会优先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人为的去捏造会计信息,蓄意变动会计数据。 最常见的是虚报产值、虚增利润以及虚列负债去骗取贷款,或者掩饰利润以逃避税收。 ( 3)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并没有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以很少有机会被审计机构审计,没有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中小企业难以自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当注册会计师对中小企业进行审计时,中小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数据和其他财务资料一般都含有虚假成分,注册会计师很难以此资料为基础得出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这就造成了外部审计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难以起到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及不充分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体现在多个方面: ( 1)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市场都存在较高的竞争程度,为了保护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在会计信息披露时会体现一定的保密性。 但是很多中小企业便以此为借口,对诸多会计信息譬如融资租赁、资产减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8 值等不予披露或者是披露不完整。 ( 2)中小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一般只涉及到了自身的生产经营并没有披露对社会公共效益产生的影响,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均为历史信息,对信息使用者来说这些信息并不具有太高的价值,公共效益根本无法得到可靠的计量。 ( 3)中小企业所使用的财务软件比较低端,无法针对企业的特殊业务进行核算,而且不同财务人员之间经常会使用不同的财务软件,会计信息难以保证一致性,这也导致了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完整、不充分。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这也是企业逃避现状的一个办法,利用时间差,来逃避本应该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同时,也给投资者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等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利于了解其真实的状况,导致盲目投资与管理。 会计信息披露不清晰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不规范,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的现象。 没有熟练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 实际工作,就很容易将账目弄的混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