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模拟训练考题附答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 3, 2, 11, 14, ( ) 34 4 1, 2, 6, 15, 40, 104, ( ) 4 2, 3, 7, 16, 65, 321, ( ) 4 1 1/2 6/11 17/29 23/38 ( ) A. 117/191 B. 122/199 C. 28/45 D. 31/47 二、数学运算。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请开始答题: 4某单位订阅了 30 份学习材料发放给 3个部门,每 个部门至少发放 9份材料。 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 4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 63 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 89 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 47 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 24 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都参加的有 46 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都 15 人。 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4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 5 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 10 人,乙教室每排可坐 9 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 27 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 1290 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 4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 5 吨的部分按 4 元 /吨收取,超过 5吨不超过 10 吨的部分按 6 元 /吨收取,超过 10 吨的部分按 8 元 /吨收取。 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 108 元, 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 ? 50、一公司销售部有 4 名区域销售经理,每人负责的区域数相同,每个区域都正好有两名销售经理负责,而任意两名销售经理负责的区域只有 1 个相同。 问这 4 名销售经理总共负责多少个区域的业务 ? 5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 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价销售,其利润率提高了 6 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 的利润率为: % % % % 5一位长寿老人出生于 19 世纪 90 年代,有一年他发现自己年龄的平方刚好等于当年的年份。 问这位老人出生于哪一年 ? 年 年 年 年 5科考队员在冰面上钻孔获取样本,测量不同孔心之间的距离,获得的部分数据分别为 1米、 3 米、 6 米、 12 米、 24 米、 48 米。 问科考队员至少钻了多少个孔。 5某旅游部门规划一条从甲景点到乙景点的旅游线路,经测试,旅游船从甲到乙顺水匀速行驶需 3 小时;从乙返回甲逆水匀速行驶需 4 小时。 假设水流速度恒定,甲乙之间的距离为 y 公里,旅游船在净水中匀速行驶 y 公里需要 x小时,则 x满足的方程为: A. B. C. D. 5某机关 20 人参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试,及格线为 60 分, 20 人的平均成绩为 88 分,及格率为 95%。 所有人得分均为整数,且彼此得分不同。 问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 考了多少分 ?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10题 二、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 66.差别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不同纳税人按不同比例计算应纳 税额的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级累进,所适用的税率也随 之逐级提高的税率。 下列各项中所提到的税率,属于差别比例税率的是: A.对于某企业来说,需缴纳 25%的企业所得税,还需缴纳 5%的营业税 B.我国自 20xx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 将成品油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 元,即由每升 元提高到 1 元 C.我国个人所得税中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工资薪金所得增多而逐渐增多,从 5%到45%共分为九档 D. 20xx 年 1 月 20日至 12 月 31日,我国对 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按 5%征收车辆购置税,对 升以上排量乘用车按 10%征收车辆购置税 67.角色模糊是指个人所体验到的工作角色定位的不确定性,包括工作职责的不确定、工作目标的不确定等,因此常造成工作流程上的混乱和工作效率的低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角色模糊的是: A.小陈 刚当上小学老师,想跟学生做朋友,尽管她现在跟学生的关系很亲密,可她发现学生们不怕她,不听话,甚至作业也不交 B.小张刚参加工作,满怀热情,一心想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却不得不经常做些与其专业无关的工作,他因此觉得心理落差很大 C.张大夫身兼数职,是某医院骨科主任,同时又担任该医院的副院长、该地区医学委员等,工作繁忙使他日渐憔悴 D.苏丽刚升任客服部的副总监,有些事务她不知道是否自己处理,如果处理了是否会超出目前的权限,也不知道去问谁,对于这些事务她通常就不处理 68.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将社会功 能划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两个层次。 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 和调整是系统中的参与者所期望达到或能预料、认识到的。 潜功能是没有预料也没有被认识的客观后果。 下列选项不包含对潜功能描述的一项是: A.电视剧《渴望》播放期间,万人空巷,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来自偏远山区的小刘为了摆脱贫困,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从小刻苦学习,做事认真,没几年功夫就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也使自己成为家乡父老教育孩子的榜样 C.张某根据自己的家庭收入状况,贷款 30 万买了一套房子,由于利率上升,自己的生活 变得捉襟见肘 D.为抵御外族入侵,秦始皇修筑了长城,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民间建筑工艺的发展 69.宜家效应是指劳动会增加人们对劳动成果的感情,当人们自己动手制作东西时,他们都会觉得自己的创作特别有价值。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宜家效应的是: A.某公司为方便人们制作蛋糕,推出方便蛋糕粉,使蛋糕的制作非常简单 B.让人们亲手做折纸,然后连同他人做的折纸放在一起竞价,结果大家都愿意为自己做的折纸出更高的价钱 C.学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教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节约了教学成本 D.某家具生产商生产的家具需要顾客买回家后,按照产品说明书来完成家具的拼装组合工作 70.生态入侵是指人们有意识或 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从而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入侵的是: A.某地发生大面积放射性核素泄漏,使某种植物发生变异,其繁殖力超强,逐渐取代了该地域内的其他植物 B.某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当将试验用的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 C.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花朵艳丽,曾经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引进,致命云南滇池因为凤眼莲花的疯狂蔓延而鱼虾绝迹 D.美国科学家将从我国引进的野 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现已彻底取代了美国传统大豆 71.证实性偏见是指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 当我们在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掉那些可能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证实性偏见的是: A.自从小王产生辞职的念头以后,总觉得经理处处刁难他,甚至看不起他,就连经理和他开个玩笑,都认为是对他的嘲笑 B.小林今年未考上重点大学,他明知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够,但他总是对同学说: “要不是考试前患了感冒,我肯定 考得更好。 ” C.小张总觉得室友最近的表现很反常,好像出什么事了,第二天公安局的人找小张询问情况,证实了他的猜测,室友被牵扯进了一起盗窃案 D.小张前天夜里梦见自己的钱包被偷,昨天钱包真的被偷了;昨晚他又梦见自己被车撞,结果今天一整天没敢出门 72.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遇到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的情况,依照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判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现符合该原则的是: A.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决定免于起诉 B.法院在认定被告人犯有数罪或一罪之间存在疑问时,发回公安 机关补充侦查 C.因缺少直接证据证实被告人有罪,法院对被告人做出无罪判决 D.无法确信某犯罪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时,应当追诉 73.同类群体影响力是指人们对他人(尤其是类似群体)的行为总会做出某种反应;类似程度高,影响力就越大。 比如对某种良好行为规范大力宣传,往往会成为所谓的 “磁心 ”,吸引人们仿效。 下列做法中不会带来同类群体影响力的是: A.老师在墙报上贴上小红花,表扬那些完成作业好、守纪律的小学生 B.酒店在房间内放置标语,提醒客人大多数客人都不是每天要更换手巾 C.某森林公园设置告示牌,告知偷盗林木 者将受到高出林木价钱 10 倍的罚款 D.某地节水办告知那些用水量高的用户,他们的用水量明显高出了周围的邻居 74.蓄积器官是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毒物在蓄积器官内的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但对蓄积器官不一定显示毒作用。 这种毒作用也可以通过某种病理生理机制,由另一个器官表现出来,这种器官叫作效应器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沉积于网状内皮系统的放射性核素对肝、脾损伤较重,引起中毒肝炎,所以网状内皮系统是蓄积器官 B.大气污染中的二氧化硫经人体的上呼吸道和气管吸入人体,并直接刺激上呼吸道和气管,所以上呼 吸道和气管是蓄积器官 C.大气污染物中的铅经肺吸收后可转移并积存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所以铅的蓄积器官是肺 D.有机磷酸酯农药作用于神经系统,会造成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蓄积,使人产生流涎、瞳孔缩小等症状,所以神经系统是有机磷酸酯的效应器官 75.偶然防卫是指在客观上被害人正在或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进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对被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偶然防卫的一项是: A.甲正准备枪杀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 了一枪,将其打死。 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纯粹是出于报复泄愤的目的杀甲,结果是保护了乙的生命 B.甲与乙积怨很深,某日发生冲突后,甲回家拿了手枪打算去杀乙,两人在路上正好碰上,甲先开枪杀死了乙,但开枪时不知乙的右手抓住口袋中的手枪正准备对其射击 C.甲身穿警服带着电警棍,冒充警察去 “抓赌 ”,甲抓住乙搜身时,乙将甲打伤后逃离,甲未能得手 D.甲与乙醉酒后发生激烈冲突,两人相互厮打至马路上,正当甲要捡起路边砖头击打乙时,围观人群中有人喊 “警察来啦 ”,甲受惊吓不慎跌落路边河沟溺水身亡,乙安全无事 三、 类比推理。 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请开始答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