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竣交工验收前外观检测指导标准要求内容摘要:
则》( 交公路发 [2020] 65号) 的有关规定 , 受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 安全 监督局委托,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于 20XX年 XX月 XX日 至 20XX年 XX月 XX日对 XX公路 XX合同 段 桥梁 工程 进行竣 (交 )工验收前 外观 检测 , 现将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 二、 工程概况 XX 公路 XX 合同段 桥梁由 XXX 承建, XXX 负责监理,由 XXX 设计,支座厂家为 XX。 本合同段共 XX 座,单幅全长 XX 1 XX 大桥 : (概况略) 2 XX 大桥 : (概况略) 三、检测依据 ( 1) 《公路工程竣 (交 )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 2020年第 3号) ( 2) 《 公路工程 竣 (交 )工 验收办法实施细则》( 交公路发 [2020] 65号 ( 3) 《公路工 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20) ( 4)《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12020) ( 5)《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JT/T42020 ( 6)《公路桥梁盆式 橡胶支座》 ( JT/T3912020) (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20) ( 8) 经批准的工程施工图设计及变更设计文件 ( 9)《 公路工程 交 工验收前检测合同 》 四、检测方法与检测主要内容 1 检 测 方法 根据《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12020)、《公 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20), 针对现场桥梁实际情况,对 XX 合同段桥 梁 外观进行检测。 应用手持式激光测距仪、裂缝显微镜、裂缝观测仪、数码相机、望远镜、 桥检车 等仪器设备。 检测编号规则 ① 梁片编号沿路线里程增长方向从右侧向左侧第一片梁编起。 梁片编号的组成:左幅( Z)或右幅 (Y)第 跨 —第 片梁(如图 1) 左幅第一跨沿路线里程增长方向从右侧至左侧算起第一片梁 图 1(梁片的编号,如 Z11) ② 支座或垫 石编号沿路线里程增长方向单幅从右侧向左侧第一个支座或垫石编起。 支座或垫石编号的组成:左幅( Z)或右幅 (Y)第 跨 —第 墩(台) —第 个支座(垫石)(如图 2) 左幅第一跨沿路线里程增长方向从右侧至左侧算起第一个支座沿路线里程增长方向第一个桥墩 图 2(支座的编号,如 Z11—1) ③ T 梁横隔板编号沿路线里程增长方向单幅从右侧向左侧编起。 T 梁横隔板编号的组成:左幅( Z)或右幅 (Y)第 跨 —第 道 —第 块。 (如图 3) 左幅第一跨沿路线里程增长方向从右侧至左侧算起第一块横隔板沿路线里程增长方向第一道横隔板 图 3(横隔板的编 号,如 Z111) ④按照里程增加方向对桥跨、墩台依次进行编号,墩台编号从从 0 开始依次递增,同一编号的墩柱由右至左从 1 开始依次递增,桥跨编号从 1 开始依次递增,并按面向大里程方向区分左、右幅。 ⑤伸缩缝按里程增加方向从 0 开始依次编号。 2 检 测主要 内容 ( 1)基本要求 ① .混凝土表面不平滑,模板接缝处不平顺,漏浆现象。 ②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或蜂窝露筋。 ③ .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结构出现受力裂缝;裂缝流白灰。 ④ .混凝土结构有空洞或空洞露钢筋。 ⑤ .施工临时预埋件、设施及建筑垃圾、杂物等未清除; 桥 下弃土、石块堆积等影响结构安全的现象;桥下防护工程与排水系统不完善;桥台两侧边坡开挖不符合设计的缺陷。 ⑥. 构件混凝土掉块、掉块外露或修补。 ( 2)基础及下部结构 ① .可见墩台基础的冲刷、掏空或桩基裸露等现象;基坑开挖后回填土不规范等缺陷;桥墩预留孔洞未封堵。 ( 3)上部结构 ① .预制构件安装不平整。 ② .悬臂浇筑的各梁段之间接缝不平顺,色泽不一致,明显错台。 ③ .主体钢结构外露部分的涂装和钢缆的防护防蚀层未保护完好。 ④ .拱桥主拱圈线形圆滑局部凹凸,拱圈裂缝。 ⑤ . 梁板及接缝梁间湿接缝渗、漏水现象。 ⑥ . 露波纹管、露钢绞线、空洞露筋露波纹管、露锚具与锚垫板及封锚砼不符合要求等缺陷。 ⑦.梁体与挡块密贴。 ( 4)桥面系、支座附、属工程及其它 ① .桥梁的内外轮廓线不顺滑清晰。 ② .栏杆、护栏不牢固、直顺、美观, 砼防撞栏高度、断缝或假缝不符合要求。 ③ .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密实,有泛油、松散、裂缝、明显离析等现象。 桥面铺装砼开裂。 ④ .伸缩缝 钢纤维砼裂缝,伸缩缝橡胶带破损,伸缩缝自由伸缩, 阻塞、变形、开裂等现象。 桥头有跳车现象。 ⑤ .泄水管长度不足、阻水,桥面低凹,排水不畅。 ⑥.支座位置不准确、偏歪、 不均匀受力(包括偏压、不密贴等)、 (包括四氟板支座、普通支座超限变形等)。 支座 上、下钢板锈蚀,橡胶体损坏、裂纹、开裂、“外鼓”;固定螺栓、螺母损坏;临时支座未拆除;支座安装方向不正确,橡胶体及上、下钢板尺寸不符合要求、防尘罩未安装或破损。 ⑦. 锥、护坡 ( A)砌体表面不平整,开裂现象,勾缝不平顺、脱落现象。 ( B)沉降缝不垂直、整齐,上下贯通。 ( C)泄水孔坡度向内,阻塞现象。 ( D)墙身裂缝,局部破损。 ⑧台背回填不密实,造成路面下沉。 ( 5) 除上述外其它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表面缺陷。 1 五、检测结 果 (一 )主要缺陷情况 (本合同段内的主要缺陷,如砼结构裂缝宽度> 的一般性裂缝、全贯通裂缝、不允许出现的裂缝等情况的具体桥梁名称位置,一般性裂缝数量;砼构件露波纹管或钢绞线;支座原材料损坏或影响结构受力的安装问题;桥下弃渣、堆土导致桥墩单向推力的现象等其他重要问题。 ) (二)所有缺陷类型汇总表 序号 桥梁 名称 分部工程类别 构件 名称 主要缺陷类型描述 数量 规 模 备 注 1 上部 构造 砼结构裂缝 主要承重构件砼破损 一般承重构件砼破损 基础 及 基础 下部 构造 桥梁下 部构造 支座系统 原材料 支座安装 附属工程 桥面系 伸缩缝 桥头搭板 桥台护坡 其它 注 : 1 上部承重构件主要指 T 梁、板梁、箱梁;一般构件主要指 T 梁横隔板、湿接缝、连续 T 梁现浇段等; 2 缺陷具体情况详见附录。 1 六、建议 建设单位组织参建单位及专家按照桥梁外观检查结果提出的缺陷情况 ,逐项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原因,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对可能影响结构使用安全的缺陷,应进行论证并采取相应补强加固措施。 对于所有发现的病害应进行定期观测,观测是否有旧病害延展或新的病害产生的现象。 XXXX 建设项目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经由建设单位负责落实整改直至合格后,须向省质监机构提供相关整改、检测、验收资料,及专家论证资料等。 省质监机构现场复核后,方可出具质量鉴定报告。 1 附录 1 XX 大桥外观检测主要缺陷描述 附表 11 XX 大桥(左幅)主要缺陷一览表 附表 12 XX 大桥( 右 幅)主要缺陷一览表 部 位 桥梁上部构造 桥 面系、 支座、 附属工程及其 它 承重构件 一般构件 第一跨 1) Z 1) Z 1) Z 第二跨 1) Z 1) Z 1) Z ......... 1) Z 1) Z 1) Z 基础桥梁下部 基础 1) Z 下部构造 1) Z 部 位 桥梁上部构造 桥面系、 支座、 附属工程及其 它 承重构件 一般构件 第一跨 1) Y 1) Y 1) Y 第二跨 1) Y 1) Y 1) Y ......... 1) Y 1) Y 1) Y 基础桥梁下部 基础 1) Y 下部构造 1) Y 附录 2 工程照片 附图 21 XX 大桥全景图 (图示例:高 110mm,宽 167mm) XX 大桥 主要缺陷照片 照片 11: 左幅(缺陷描述) 照片 11: 右幅(缺陷描述) (图示例:高 54mm,宽 76mm) (六) 、常见桥梁缺陷分类 一、桥梁上部结构 (二) 砼结构裂缝 砼结构裂缝宽度 ≤ 的一般性裂缝。 砼结构裂缝宽度> 的一般性裂缝。 砼结构不允许出现的裂缝。 (四) 主要承重构件 梁底砼空洞露筋 、露波纹管。 梁底砼敲击 “空鼓 ”,底板厚底不足。 翼缘板砼掉块、露筋(露钢绞线)(按成因分类:凿泄水孔、张拉槽泄水、负弯矩波纹管破堂、吊装孔、梁片吊装未保护等各种情况)。 梁体砼蜂窝、麻面。 (三)一般承重构件 湿接缝、横隔板等砼掉块、露筋。 湿接缝、横隔板等砼蜂窝、露筋。 (四)预应力封锚端砼不密实或未封锚、钢绞线外露等现象。 二、桥梁下部结构 (一)墩柱、盖梁砼裂缝、蜂窝、露筋。 (二)防震挡块砼高度不足或蜂窝露筋。 三、支座系统 (一)原材料 支座钢板锈蚀。 橡胶支座橡胶体 开裂、裂纹、 “鼓肚 ”、剪切变形量过大等现象。 盆式支座损坏。 (二)支座安装 橡胶支座与钢板或垫石不密贴、脱空。 四氟板式支座未涂硅脂油而产生剪切变形。 橡胶支座长短边摆放错误。 盆式支座方向摆放错误、固定螺栓未拆除。 支座旁垃圾堆积,顶住梁体。 支座未安装防尘罩。 临时支座未拆除。 四、附属设施 (一)桥面系 砼护栏裂缝、掉块、高度不足等现象。 桥面铺装砼开裂。 (二)伸缩缝 伸缩缝钢纤维砼裂缝。 伸缩缝橡胶带破损。 伸缩缝顶住,无法自由伸缩。 (三)桥 头搭板 台背回填不密实,造成路面下沉。 桥头中间耳墙顶砼护栏未施作。 (四)桥台护坡 桥台护坡开裂、下沉等现象。 桥台排水不畅。 五、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质量缺陷,造成历史性缺陷的桥梁。 六 、其它情况引起的桥梁缺陷。 三、桥梁实体检测 桥梁工程 1. 桥梁工程抽查项目及频率 单位 工程 分部工程类别 检测项目 检测频率 测点分布 备注 桥梁(不含小桥) 下部 墩台 砼强度 每墩台测 3 个测区,测区总数不少于 10 个 每墩台抽查 3 个墩柱,少于 3 个墩柱。桥梁工程竣交工验收前外观检测指导标准要求
相关推荐
根长度 24m,所以工字钢的重量为: Q7= L*ρ =24*= KN 2) 方木的受力验算 方木所受荷载为: Q 木 =Q1+Q2+Q3+Q4+Q5= KN 参照简支梁的内力计算方法 q=( 247。 )247。 10= KN/m M=ql2/8=*m W=a3/6=*104m3 ς = M/W=*104=< MPa 方木铺设满足受力要求。 3) 槽钢的受力验算 槽钢所受荷载为: Q 槽
座四角高差 承压力彡 5000kN 1 (mm) 承压力 5001kN 2 支座上下各部件纵轴线 不许对下 顺桥向最大位移 ( mm) 177。 250 双活动支座横向最大位移 ( mm) 177。 25 活动支座 横轴线错位距离 ( mm) 根据安装时的温度与年平均最 高、最低温差计算确定 支座上下挡 块最大偏差的交 叉角 必须平行〈 539。 表 3支座安装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在厂方提供质量保证书的情况下,还须对锚具硬度进行校验,锚具在使用前应严格保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锚具安装时,锚环内侧及锚塞上不得粘有杂物。 安装千斤顶固定钢绞线后对中锚环,打紧千斤顶上夹紧钢丝的楔头,然后进行张拉。 b. 锚具和夹片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锈蚀锚板或夹片在安装时要清理垃圾和杂物。 c. 张拉时要保证工作锚与工具锚、工 具锚与锚垫板、锚垫板与波纹管的中心重合。 d.
4)将拌和水甚至亦将骨料加热,提高混凝土的初始温度,使混凝土在养护措施开始前不致于冰冻; 5)掺用早强剂,加速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并降低混凝土内水溶液的冰点,防止混凝土早期冻结; 6)用蒸汽养护、暖棚法、蓄热法、和电热法等提高养护温度。 箱梁悬浇施工的工艺流程。 答:先浇底板混凝土,后浇肋板及顶板混凝土,工艺流程为:移挂篮→装底、侧模→装底
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截面裂缝地开展不致过大;扩大基础进行片新检算的目的是尽可能使基地应力分布均匀,以免基地两端应力相差过大,使基础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墩、台发生倾斜,影响正常使用。 : 在桥梁桩基础中,桩与承台的联结方式有两种,钢筋混凝土桩多采用桩顶主筋伸入承台,而木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则采用桩顶直接伸入承台的方式。 前一种连接比较牢固。 当桩顶主筋伸入承台时,桩身伸入承台内的长度一般为 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