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ckettracer的数据链路层数据格式的分析网络通信基础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内部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 可以却不能与其它公司连接。 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计算机之间相互传输的信息对方不能理解。 所以不能互联。 ISO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就推出了OSI参考模型。 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 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其内容如下: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 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 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 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 网络层叫包 数据链路层叫帧 物理层叫比特流 这样的叫法叫PDU (协议数据单元)OSI中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作用。 比如网络层就要管理本机的IP的目的地的IP。 数据链路层就要管理MAC地址(介质访问控制)等等,所以在每层拆分数据后要进行封装,以完成接受方与本机相互联系通信的作用。 OSI模型用途相当广泛。 比如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等很多网络设备的设计都是参照OSI模型设计的。 数据链路层在OSI参考模型中的位置与物理层一样,同样是属于基础的低层,是网络通信的基础。 不过这里的数据链路与物理层的物理线路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物理线路仅是一条提供信号通过的路径,包括通信双方网卡接口之间的线路,是静态的;而这里的数据链路则是指包括了数据和通信规程的网络连接路径,是不断动态变化的。 从路径上来说,它除了物理线路这一段外,还包括通信双方的计算机。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非常重要的一层,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中,与数据链路层相关的协议非常多,如局域网中的IEEE (基本局域网问题)、IEEE (生。基于packettracer的数据链路层数据格式的分析网络通信基础课程设计
相关推荐
n was analyzed,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of ponent and work principle. And puts forward the fountain hardware each position module and detailed hardware module design. This design improves the
ok_borrow int 借出量 允许为空 book_remark varchar(200) 备注 允许为空 说明:此表供管理员录入图书、修改图书基本信息使用。 4) buyinfo 员工自费购买图书登记表,见表 24 表 24 员工自费购买图书登记表 字段名 数据类型及长度 说明 备注 buy_id int 编号 主关键字 buy_username varchar(50) 购买用户名称
30余条。 (2)斗型纹 (Whorl):中心花纹呈环、螺、曲状,由内向外扩展与上下包围线汇合形成两个以上的三角 的纹线 , 称 为斗型纹。 分为环形、螺形、囊形、双箕形、杂形五种。 斗型纹的中心花纹,在 由 一条环、螺、曲等纹线构成时,与两侧三角相对的弧形线凸面,必须是不折、不断的,并且不与来自从三角中的其它纹线相接。 (3)弓型纹 (Arch): 由 弓形线和横直线层叠而成
S/C R/L 设定情况 0 0 光标左移 1格,且 AC 值减 1 0 1 光标右移 1格,且 AC 值加 1 1 0 显示器上字符全部左移一格,但光标不动 1 1 显示器上字符全部右移一格,但光标不动 表 功能:设定数据总线位数、显示的行数及字型。 参数设定的情况如下: 位名 设置 DL 0=数据总线为 4位 1=数据总线为 8 位 N 0=显示 1行 1=显示 2行 F 0=57 点阵
(或库函数),而且每个子模型库中包含有相应的功能模块,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和创建自己的模块。 用 Simulink 创建的模型可以具有递阶结构,因此用户可以采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结构创建模型。 用户可以从最高级开始观看模型,然后用鼠标双击其中的子系统模块,来查看其下一级的内容,以此类推,从而可以看到整个模型的细节,帮助用户理解模型的结构和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定义完一个模型后
3步)。 注意: 1)外部电压源是。 2)外部晶体管的内部阻抗应该小于 5 ohm。 触摸屏工作原理 触摸屏控制接口包括一个外部晶体管控制逻辑和具有中断产生逻辑的 ADC 接口逻辑。 1)普通转换模式 普通转换模式 (AUTO_PST=0, XY_PST=0)是用作一般目的下的 ADC 转换。 这个模式可以通过设置 ADCCON 和 ADCTSC 来进行对 AD 转换的初始化;而后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