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教案内容摘要:
发规则;了解其设计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和难点重点:设计原理难点:对各种祸合、内聚的理解 授课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提 要 新课 (约 90 分钟 ) 第五章.总体设计 本章内容概述 (约 15 分钟 ) 包括: 1 、本章的重点难点; 2 、总体设计在软件设计阶段的地位、作用。 用动画讲述需求模型转换为软件设计产品时,各种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强调的有: 在本章中,以 “数据流图 ”转换为 “软件结构图 ”为重点,也是难点。 数据结构的设计由于属于数据库设计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本教材中没有详细说明,但在实际应用中,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3 、总体设计基本任务。 讲述编写 “概要设计说明书 ”的任务时,演示参考资料 “ GB 8567 一 88 《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 一一 《 概要设计说明书) ) 5 . 1 设计过程 (约 15 分钟 ) 用图形、动画说明设计步骤。 对每一步骤的详细工作,请学生阅读教材 P82 一 83 面。 5 . 2 设计原理 (约 50 分钟 ) 5 . 2 . 1 模块化 给出模块的定义。 用图形讲述模块划分大小适中。 5 . 2 . 2 抽象 以 “学生 ”一一 “宜宾学院 03 级学生 ”的例子,说明什么是抽象。 5 . 2 . 3 逐步求精 Mi 1 ler 的 “ 7 士 2 ”法则。 逐步求精度基本思想。 用图形说 明 “模块化 ”和 “逐步求精 ”结合之后的软件结构。 5 . 2 . 4 信息隐蔽和局部化 二者的定义。 5 . 2 . 5 模块独立 主要有: 1 、模块独立的定义和优点。 软件工程教案 2 、两种重要的标准:祸合和内聚。 这是本次课程的难点,对各种耦合、内聚类型采用图形、举例来说明。 在讲述 “特征耦合 ”的例子时,提问 “这种祸合有何不妥,如何改进。 ,让学生回答、并讨论。 比较各种耦合、内聚的程度,强调设计标准是 “低耦合、高内聚 ”。 5 . 3 启发规则 (约 50 分钟 ) 先阅读,再对 7 种规则分别采用图形、动画和举 例的方式说明。 (详见 PPT 课件)。 课堂讨论与练习 课后记录 本次课程内容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理解。 课程设计分组时,最好要求软件工程方向和网络方向的混合搭配。 软件工程教案 5 . 4 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 5 . 5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1 ) 教学 目的 本次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到几种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概念,主要是变换分析、事务分析法过程,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构图的建立;变换分析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变换分析的应用 授课内容及过程 第 一部分复习 (约 10 分钟 ) 主要是总体设计的概念和设计原理。 提问:有哪些设计原理。 重点复习设计原理中,学生比较容易忽略或难以理解的几点:信息隐蔽、模块独立(耦合和内聚)等内容。 第二部分新课 (约 75 分钟 ) 第五章.总体设计 5 . 4 描绘软件结构的图形工具 (约 15 分钟 ) 1 、层次图 用 “酒店管理系统 ”和 “零售商场信息管理系统 ”部分层次图来举例说明。 注意带编号的层次图。 2 、结构图 以 “编辑学生记录 ”部分结构图为例,用图表、动画形式说明结构图主要成分,特别是对其中符号含义的理解,如信息箭头的方向 和尾部的圆圈形状。 用较为完整的 “医院管理系统 ”部分结构图来再次说明,加深印象。 5 . 5 面向数据流动设计方法( (约 60 分钟 ) 5 . 5 . 1 概念 一、基本类型 1 、变换流。 含义、结构 2 、事务流。 含义、结构 对两种数据流图都采用图形说明,强调两种数据流图的特点和区别;不同的数据流图映射的软件结构不同 二、两种类型的设计过程 强调:复杂系统往往是两种类型并存 设计过程:用 “流程图 ” + “文字描述 ”来说明。 步骤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类型的区分;根据数据流映射成相应的结构。 5 . 5 . 2 变换分析 先讲述用一个教材外完整的变换分析例子详细说明。 例 1 :银行系统中利息和税金的计算。 此例的步骤和重点强调: .数据流图类型如何确定; .输入、处理和输出边界如何划分; .根据划分结果然后得到变换型软件结构图,强调上层控制模块的添加; 软件工程教案 .变换型软件结构图中,各种信息流的流通方向。 说明信息流时,可采用动画形式表现; .复杂软件的分层的概念,及如何继续分解下层结构。 第三部分布置作业 (约 5 分钟 ) 课外阅读: 教材 P96 一 101 面 “汽车数字仪表板的设计 ”的例子。 由于此例教材上有很详细 多说明,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重点和难点是输入输出边界的划分、软件结构图中信息流的处理。 书面作业: 1 、将阅读理解 “汽车数字仪表板的设计 ”的软件结构图( p101 面图 5 . 19 ) ,并标上信息流符号。 2 、教材习题五,第 3 题,第 1 小题,储蓄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 课堂讨论与练习 课后记录 变换分析设计方法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讲述时注意运用图表、动画的方式,同时应详细讲述方法对信息流的处理,这是容易忽略且不容易弄清楚的地方。 软件工程教案 5 . 5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2 ) 教学 目的 本次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事务型数据流的设计方法,能熟练应用;理解混合型的数据流设计方法;了解设计优化的遵循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事务流的设计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难点:事务流的设计方法的应用 授课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复习 (约 25 分钟 ) 1 、结构图的组成,重点是对信息流的处理; 2 、变换分析第二个例子:以教材 “汽车数字仪表板功能(教材 p96 一 101 面) ”为例。 (分析过程详见 PPT 课件)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见第九次教案。 第二部分新课 (约 62 分钟 ) 5 . 5 . 3 事务分析 (约 50分钟 ) 此部分内容应重点强调事务分析方法与变换分析方法的区别。 过程: 1 、先讲述事务分析的步骤; 2 、用一个抽象的模型图例说明分析过程,强调: 如何判断某个数据处理是否是事务中心; 数据流图与软件结构图的转换,特别是事务中心的转换。 3 、由于教材中没有详细例子,采用一个课外的事务分析的例子 “用户命令交互子系统 ”来详细说明。 例 1 :用户命令交互子系统. 演示 “用户命令交互子系统 ”数据流图,并做较为详细的描述,使学生理解此图的含义。 重点强调三个不同的分支; .得到顶层软件结构 图,强调添加了一个 “命令处理模块 ” .对 “系统设置控制器 ”子模块的分解,先演示对流程图类型的分析和判断,然后得到相应的软件结构图,合并入总图; .对 “密码处理控制器 ”子模块的分解和转换,过程同上。 .得到整个软件结构图。 .总结 补充知识:混合分析 本部分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说明,但实际应用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变换和事务混合型的,因此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内容给学生讲述。 如果前面两种基本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了的话,学生对此部分的内容应该可以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可以不用非常详细地讲述。 用图例说明混合分析的含义。 补充 一个课外分析案例: 《 软件工程 》 ,许家贻,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章, 3 . 4 节, “银行贷款文件管理 ”。 总结: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的步骤 用图例+文字描述说明 5 . 5 . 4 设计优化(约 12 分钟) 提问:如何理解 “一个不能工作的 „最佳设计 ‟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这句话的含义。 让学生阅读本节内容;然后回答和讨论。 软件工程教案 第三部令布置课程作业 理解 “银行贷款文件管理 ”的分析过程。 课堂讨论与练习 课后记录 本次课程内容也全书的重点和难点,在讲述时要注意与上次课程内容一一变换分析进行 比较,多讲一些案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软件工程教案 第六章 详细设计 6 . 1 结构程序设计 6 . 2 人机界面设计 6 . 3 过程设计的工具 教学 目的 本次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常用的工具;理解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构程序设计思想,过程设计工具的应用难点:判定表的建立和简化 授课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复习(约 10分钟) 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方法的思路; 二者的区别 第二部分新课(约 78分钟) 第六章详细设计( 1 ) 本章内容概述 (约 15 分钟) 包括:本章重点难点;详细设计在软件设计阶段的地位、作用和基本任务。 演示 GB 8567 一 88 《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 之 《 详细设计说明书 》 ,加强印象 6 . 1 结构程序设计(约 10 分钟) 什么是 “结构程序设计 ”。 用程序流程图表示结构化程序的几种典型结构;并由此引出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原则的简介。 在讲述流程图时,可以与学生平时实际编程的经验相结合。 6 . 2 人机界面设计(约 10 分钟) 讲述过程: 提问:请说说你心目中友好的界面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适当讨论,并引出 “用户界面应该具备的特性 ”。 从四个方面讲述界面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由此引出讲述 “界面设计指南 ”的内容; 结合图片和实例,分别讲述 “一般交互界面 ”、 “信息显示界面 ”、 “数据输入界面 ”设计要点。 以比较有特色、大家比较熟悉的软件界面为例说明。 6 . 3 过程设计的工具(约 43 分钟) 根据教材的内容,将过程设计工具归类,分为:图形类、表格类、语言类。 一、图形类工具( 一 节) 节的流程图,由于学生平时接触较多,因此可以不用讲太多,但 要重点提醒学生应该规范化应用; 节的盒图,虽然学生没有学过,但与流程图类似,可较详细讲述其中基本符号; 节的 PAD 用得较少,但不难,因此也可以粗略讲述。 二、表格类工具( 一 节) 1 、 节 判定表 是难点和重点,讲述过程如下: ① 判定表的结构。 用图例说明。 对由于条件项不同组合,而引发不同操作要详细说明。 ② 判定表的应用。 以某数据词典中,对 “计算折扣率 ”数据处理的说明为例。 教材中的例子:计算行李费 软件工程教案 ③ 判定表的简化。 以 “检查发货单 ”为 例 ④ 总结:判定表的建立。 以一个较完整的例子一一 “奖学金判断标准 ”为例,详细描述建立判定表的步骤,包括判定表的简化。 2 、 节判定树 如果对判定表理解较透彻,此节内容则比较容易理解。 以上面 “计算行李费 ”为例,说明如何用判断树方式表达。 三、语言类工具 ( 6. 3. 6 节) 强调其 “外语法 ”严格和 “内语法 ”通俗易懂的特性。 举例说明。 总结:面向数非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总结 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总结每个阶段使用的方法和工具。 第三部分布置课程作业 教材 P130 面习题六,第 3 、 7 题 课堂讨论与练习 课后记录 软件工程教案 6 . 4 面向数据结构的方法 6 . 5 程序复杂程度的定量度量 教学 目的 本次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并能熟练应用;掌握计算程序复杂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 Jackson 方法、 McCabe 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授课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复习(约 5 分钟) 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思想 判定表的建立 第二部分新课式 (约 60分钟) 第六章详细设计( 2 ) 6 . 4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约 35 分 钟) 注意要比较 “面向数据流 ”和 “面向数据结构 ”方法的不同。 面向数据结构的方法一一 Jackson 方法讲述过程如下: ① Jackson 方法基本思想概述 ② 用图形、动画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说明 Jackson 方法的工具 Jackson图和 PDL。 重点是 Jackson 图的基本符号、改进的 Jackson图和 PDL 的语法。 ③ 用一个完整例子一一 “空格统计 ”为例,讲述 Jackson 方法的设计过程. 先详细讲述题意,让学生充分理解; 建立输入输出数据结构,并分别建立其 Jackson 图;(此处可以先启发提问, 如。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教案
相关推荐
专业教师 4 到 5 人次下企业实习;鼓励教师 通过行业资格培训 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大多数专任教师,利用我院《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暂行办法》及每学期一个月的生产性实训 、每学期专业课程设计等有关 制度,派遣专任教师到软件校企合作的企业顶岗实践,实现所谓的 “一师双岗 ”,参与企业项目设计、开发与产品推广,培养行业实践和技术研发能力, 对于新引进的专任教师 优先考虑
时可考虑如下几点根据刀具复杂程度、制造和磨刀成本来选择。 复杂和精度高的刀具寿命 应选得比单刃刀具高些。 对于机夹可转位刀具,由于换刀时间短,为了充分发挥其切削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刀具寿命可选得低些,一般取 1530min。 对于装刀、换刀和调刀比较复杂的多刀机床、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刀具,刀具寿命应选得高些,尤应保证刀具可靠性。 车间内某一工序的生产率限制了整个车间的生产率的提高时
组织部、人事处、学工部、团委,还有各个学院的分管领导,如副书记等。 面试的考官一般都是坐成 1 排,有的坐车 2 排。 见到这么多人,你千万不要紧张。 你进门后, 要面带微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自信,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让面试考官眼睛为之一亮。 进门后,你会看到一张椅子,那就是专门留给你坐的。 有的学校故意并排放 3 把椅子在那里,你一定要选正中间的那个椅子坐。
系统(汽车、火车、飞机、轮船) 主要功能: ( 1) 售票管理 ( 2) 订票管理 ( 3) 信息查询 ( 4) 系统维护 参考主要数据表结构: 车次信息表(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发车时间,到达时间) 订票信息表(车次,座位号,发车时期,发车时间,座位等级,票价) 车次座位等级分配及座位占用表(车次,座位号,座位等级 ,票价,占用标志) 用户信息表(用户名,密码,用户标识) 1小型物业管理系统
规格说明书 项。 功能描述 1: 用户登录 具体功能 1:用户登录 功能描述 输入 处理 输出 要求 挂号工作人员或系统管理员登陆医院挂号系统 ( 1) :挂号工作人员 ID 或系统管理员 ID ( 2) : 挂号工作人员密码 或系统管理员密码 ( 3) :用户类型:挂号工作人员 或系统管理员 查询数据库中是否存在该用户,且密码正确,若正确,则进入相应用户主界面;若 3 次输入错误则自动退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