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1检验 方案二 1 备料 锻造毛坯 2 热处理 退火(消除内应力) 4 普车 车端面外圆柱及倒角 5 普车 车φ 45 6 普车 φ 35 7 普车 φ 30 8 数控车 9 数控铣 先钻再绞 10 数控车 退刀槽 11 数控车 车螺纹 12 数控铣 铣键槽 13 去毛刺 14 检验 综上所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和加工顺序,从零件本身来考虑,由于轴类零件在切削加工时易产生弯曲变形,如采用工序分散,在加工时零件的位置精度无法保证,为了同时保证零件图示的圆跳动要求,所以采用方案一。 加工路线的确定 确定刀具走刀路线主要是提高生产效率,正确的加工工艺程序,在确定走刀路线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应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应使走刀路线最短,减少刀具空行程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应使数值计算简单,程序段数量少,以减少编程工作量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根据各资料及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采用计算与查表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中间工序公差按经济精度选定,上下偏差按入体原则标注,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外圆柱面 φ 35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精车 IT5 φ 35 半精车 IT10 φ 36 粗车 5 IT11 φ 毛坯 φ 43177。 1 外圆柱面φ 30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精车 IT6 φ 30 半精车 IT10 φ 31 粗车 5 IT11 φ 毛坯 φ 38177。 1 外圆柱面φ 45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 差 表面粗糙度 粗车 2 IT10 φ 45 毛坯 2 φ 48177。 1 4 车螺纹 M20*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攻丝 IT8 φ 20 精车 IT8 φ 20 半精车 IT10 φ 21 粗车 5 IT12 φ 毛坯 φ 28177。 1 5 车螺纹 M33*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攻丝 IT8 φ 33 精车 IT8 φ 33 半精车 IT10 φ 34 粗车 5 IT12 φ 毛坯 φ 43177。 1 6 莫氏锥度 4 号(以左锥面端面为基准)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精车 IT6 φ 半精车 IT10 φ 30 粗车 5 IT11 φ 31 毛坯 φ 38177。 1 7 加工孔φ 8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铰 IT9 φ 8 钻 IT12 φ 8 加工键槽(φ 10)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精铣 IT9 φ 10 粗铣 IT12 φ 6 9 加工键槽(φ 6)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精铣 IT9 φ 6 粗铣 IT12 φ 4 10 加工退刀槽( 3*1)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粗车 2 IT10 φ 18 11 加工退刀槽( 2*3*)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粗车 2 IT10 φ 34 12 加工退刀槽( 4*1)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粗车 2 IT10 φ 31 工件在加工第一道或最初几道工序时,一般选毛坯上未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个是粗基准,该零件选用φ外圆柱面作为粗基准来加工φ外圆柱面和右端面。 以上选择符合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中的余量最小原则、便于装夹原则,在以后的工序中,则使用经过加工的表面作 为定位基准,φ的外圆柱面和右端面作为定位基准,这个基准就是精基准。 在选精基准时采用有基准重合,基准统一。 这样定位比较简单可靠,为以后加工重要表面做好准备。 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刀具的切削性能和机床性能,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制订切削用量,就是要在已经选择好刀具材料和几何角度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进给量 加工外圆柱面φ 45 粗车: 确定进给量 f: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增订组编 上海科学出版社表 108 知 f ~ 查《金属切削手册》知 Vc 70~ 90 m/min 取 Vc 75 m/min 则 n 1000Vc/d 45/1000 ap Vc 1000 由于机床说明书查得 Pc Kw,效率为 ,机床功率 Pn< Pc,所以机床功率足够,实际取值为 Vc , n 320r/min f 半精车: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 P433 得知: f ~ 故 n 1000Vc/d 功率 Pc Kc ap Vc f /60000 2305 120/60000 由于机床说明书查得 Pc Kw,效率为 ,机床功率 Pn< Pc,所以机床功率足够,实际取值为 Vc 120m/min, n 660r/min f 加工外圆柱面φ 35 粗车: d 35 确定进给量 f: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增订组编 上海科学出版社表 108知 f ~ 《金属切削手册》知 Vc 70~90 m/min 取 Vc 75 m/min 则 n 1000Vc/d 320r/min 故实际切削速度 Vc nd/1000 320 35/10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