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内容摘要:

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 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地方财政补贴”三方共同承担的集资方式,充分 的体现出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各自的责任,提高了参保积极性。 有利于新农保制度的普及工作。 其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参保人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 90%左右记入个人名下,建立个人账户; 10%左右记入统筹基金账户,使得达到享受养老金条件的农民能够按时领到养老金,从而保持了资金供给的连贯性。 另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衔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趋同,主要区别在于缴费基数的不同,所以可以通过调节缴费基数来实现 两者的衔接。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是对我国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种探索性改革。 因此,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固有的缺点,同时作为一种新的模式探索又面临 各种各样新问题的考验。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相关法律依据不足 到目前为止,我国 尚未建立起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专门法律法规,不同地区在新农保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新农保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稳定性。 ( 2)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以及运营管理问题 首先,资金筹集是十分关键的问题,资金的缺乏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的关键原因。 新农保想要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制度执行,就肯定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资金的筹集存在紧密联系,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解决。 其次,资金的有效运营管理同样涉及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第一,养老金的保值增 值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目前我国养老金主要是通过获取利息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然而目前银行利息普遍偏低,这就使得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成为很大问题。 第二,目前我国的养老金管理机制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这就使得在管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到位、易受行政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