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探索“阶梯推进”的系统培养人才方案,打造“名师领衔、专兼结合” 的双师教学团队,加强“校中厂”、“厂中校”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施第三方评价,增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二、具体目标 (一)依托“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企互融六对接” 依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深化“校企互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人才培养基地” 1 个,实现“校企互融六对接”,即“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技能、教师对接师傅、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相互融合,职业技能培养 效果更加显著,学生就业能力日趋增强,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二)探索“阶梯推进”的系统培养人才方案 探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办法和“ 213”模式;设计系统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系统化建设与中职衔接的高职的优质核心课程 6 门及相应教学资源;制订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初中起点“ 213”培养方案》, 探索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三)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根据汽车检测、故障诊断、维修及售后服务等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以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 职业性 为思路,在职业能力分析的 基础上,按照学做一体要求,建设完善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配套的校内汽车基础实训基地 1 个(含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汽车电路实训室、汽车钣金与美容实训室,汽车仿真实训室等 5 个实训室)、综合实训车间 1 个、具有“校中厂”特征的“人才培 7 7 养基地” 1 个,新增校外实习基地 5 个,使校外实习基地达 10 个,其中,具有“厂中校”形式校外实习基地 1 个;编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检测技术》 6 门核心课程的实训指导书,建设相关课程资源; 制定《人才培养基地管理规定及工作职责》、《人才培养基地实习制度》、《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制度》、《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制度》及实训室各项管理制度,按现代企业的管理规范,进行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 (四)按照“项目化、实战化、数字化”进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及《汽车电控技术》等核心课程中,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开展“项目化”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按照“实战化”要求举办学生大赛,使大赛常规化、制度化,并实现与省级、国家级大赛的衔接,积极组队参加这些大赛,与企业共建建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电控技术》等课程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五)校企合作共建“双师”教学团队 为使本专业师资队伍满足专业建设和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构建校企双向交流机制,打造“名师领衔、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 经过建设,使本专业教师总人数达到 30 人,其中专业带头人 2 人,骨干教师 6 人,专任教师总数达到 15 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 1:1。 同时,老、中、青比例 3: 4: 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90%, 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达 80%以上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 40%以上。 建成一个由汽车行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不少于 20 人的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授课比例不少于 50%, 使本专业教学 团队 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 优秀教学团队。 (六)以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实施第三方 评价 建立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构建 科学合理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由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学生及其家长等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通过评价分析,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及课程改革等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主 要面向区域内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其他人员等,大 8 8 力开展汽车维修岗位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技术攻关和推广、对口帮扶等社会服务,在区域内逐步获得社会认可,并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二年建设期内,开展技术研发项目 5 个,协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 6 次,为企业员工完成各类培训及开展技能鉴定不少于 300 人次 /年,为下岗再就业及其他社会人员培训人次不少于 60 人次 /年。 9 9 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 一、依托“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校企互融六对接” 为了推进“校企 互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以“人才培养基地” 为平台,实现“校企互融六对接”,即“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技能、教师对接师傅、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相互融合,职业技能培养效果更加显著,学生就业能力日趋增强,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一)成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 与安徽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昌河汽车有限公 司、安徽汽车贸易公司、安徽风之星及合肥周边汽车维修企业合作,成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 理事会下设专业指导委员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委员会、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 汽车检测与维修数字化中心、 校企合作协调办公室及实习指导办公室。 制定校企合作理事会各项规章制度,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职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负责组织协调校企合作有关事项, 研讨校企合作途径、方法,提出人才合作共育建议,审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发展和职业 岗位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合作组建校外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实习,协同安排实践教学,负责“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和第三方评价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二) 建好以“人才培养基地” 为基础的校企长期对接平台 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1 个,成立 “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及教学教研部、实习管理部等部门,制定《人才培养基地管理规定及工作职责》、《人才培养基地实习制度》、《人才培养基地实训制度》、《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制度》等。 发挥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 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现“校企互融六对接” 10 10 1.专业对接职业,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共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根据职业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准确定位,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与职业对接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思路及过程如图 2 所示。 图 2 专业与职业对接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人才培养基地”,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汽车贸易公司 4S 店共同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对接技能,校企合作 形成课程开发方案 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为依据,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把岗位职业技能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课程对接技能,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汽车检测与维修紧密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以职业能力导向改革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流程如图 3 所示,课程对接技能见表 1。 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对接 行业相应的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 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对接产 业行业核心能力所需要 的职业资格 确定工作领域的岗位职责任务和典型工作过程分析 履行岗位职责任务的知识能力态度结构的核心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毕业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对接职业 专 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职 业 11 11 图 3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流程图 表 1 课程对接岗位一览表 3.教师对接师傅,构建校企双向交流机制 校企共同制订 《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企业兼职教师实施与管理办法》,发挥各自优势 构建“责任明确、管理规范、成果共享”的“双师”双向交流机制,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以结对子的方式共同开展教学,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实 践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 4.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推进实施“双证书”制度 基于学生就业和岗位准入的要求, 实行 “ 双证书 ” 制度, 使教学计划同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相衔接,把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通过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确定本专业学生可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确定不同职业 (工种 )培训和技能鉴定时间。 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参加鉴定的职业 (工种 ),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上岗创造必要的条件。 5.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提高职业素质 在顶岗实习前,学校通过引 进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工人技师到学校上课,讲授企业管理经验、企业文化等,介绍以前学生实习情况,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了解企业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实习打下铺垫。 在实习过程中,将校园文化渗透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指导。 6.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推行三 学期教学组织形式 技能 技能要求 核心课程 汽车电工维修 学会检测电器零部件、判断故障、处理故障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 汽车电控技术 汽车机械维修 会拆装发动机、分析汽车零部件故障、能对机械部分进行修复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汽车检测 会测量汽车各部件、检测整车性能 汽车检测技术 汽车维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行动领域归纳 确 定 课 程 设计学习单元 12 12 根据汽车行业“金九银十”特点,在第一和第二年,探索试行三学期教学组织形式,每年第三至第六月为第一学期,第七至第十月为第二学期,第十一至下年第一月为第三学期,其中,第一学期、第三学期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第二学期学生在企业实习。 学期划分见表 2,实习安排见表 3。 表 2 学期划分 月份 第三至第六月 第七至第十月 第十一至 下年第一月 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表 3 实习安排 时 间 实习企业及目的 实习企业 实习目的 第二年第二学期 汽车生产企业 熟悉汽车结构 第三年第二学期 汽车维修企业 掌握维修技能 13 13 (四)建设经费 校企对接建设经费预算见表 4。 表 4 校企对接经费预算表 (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地方 财政 (万元) 行业企业 (来源: ) (万元) 其他 (来源: 学院自筹 ) (万元) 2020年 2020年 小计 2020年 2020年 小计 2020年 2020年 小计 2020年 2020年 小计 2020年 2020年 小计 理事会建设 2 2 4 1 2 3 1 1 人才培养基地 3 2 5 1 1 2 2 1 3 校企 共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 2 5 1 1 2 1 1 2 1 1 校企合作形成课程开发方案 3 3 6 1 1 2 1 1 2 1 1 1 1 构建“双师”双向交流机制 2 2 4 1 2 3 1 1 推进实施“双证书”制度 2 2 4 1 1 1 1 2 1 1 职业素养 1 1 2 三学期建设 2 2 4 1 1 1 1 2 1 1 合计 5 9 14 4 1 5 4 1 5 14 14 二、探索“阶梯推进”的系统培养人才方案 (一)探索中、高职技能型人才系统培 养的制度和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汽车检测与维修领域通常有“汽车护士”和“汽车医生”两个层次:“汽车护士”主要是指具有汽车维护和简单汽车维修职业能力,获得中级工以下职业资格的汽车维修人员;“汽车医生”是指能够根据汽车故障现象进行分析推理,运用诊断仪、万用表等仪器查找判断故障点,获得中(高)级工职业资格的汽车维修师。 为实现中职、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按照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故在进行设计之前,本人通过实地踏勘 调查 , 尤其是浴新南大街与三条东西向主干道相交交叉口处,着重进行了调查,现 将浴新大街与陵园路、农林路、渚河路交叉口处的道路 、交通 条件调查数据统计 见以 下 三 表: 表 15 浴新 南 大街与陵园路交叉口道路条件调查表 项目 单位 进出口方向 东 西 南 北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道路等级 主 干道 主 干道 主干道 主干道
3。 20 4 公用设施设计 20 公交车停车站设计 20 公交车站点的分类 20 公交车停车站设计最合适的平均间距 20 公共交通停靠站的布置 21 公共交通路线停靠站断面的通行能力 21 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020 5 道路照明设计 22 城市道 路照明标准 22 城市道路照明系统的布置及选择 23 道路绿化设计 23 道路绿带的布置 23 各种地下管线布置和设计 23
合气室内混合后,喷出并点燃产生高温使焊条和母体金属熔化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方法。 气焊还 7 页 第 3 页 共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可进行钢板切割、钢板的变形矫正及铜钎焊作业。 但气焊对钢板的热影响大容易引起零件变形,要谨慎使用。 电阻点焊采用点焊机的焊炬通过电极夹臂向焊件施加压力,并导入焊接电 流,使接触点熔化,而将焊接件焊接在一起。 电阻点焊成本低、无毒无害、焊接强度高、金属不易变形
020版) 网页设计与制作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1 C语言程 序设计 1计算机外围设备原理 1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 1计算机图像处理(实践) 1 求职择业与创业指导 (实践 ) 七、其他说明 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证书,可免考 计算机应用技术(含实践) 取得电子计算机 (微机 )装配调试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资格证书,可免考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含实践)、网页设计与制作(含实践)
度不得大于 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分层处的错缝不得小于 80mm;做到砂浆砂浆饱满、砌筑密实。 挡墙砌筑避免出现通缝,砂浆砌筑饱满,毛石挡墙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 mm) 备注:检验方法(用经纬 仪) 基础 墙 1 轴线位置 20 15 2 墙面垂直度 每层 20 全高 30 毛石挡墙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符合表 2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