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液压控制阀的研究与设计内容摘要:

簧 常州工 学 院 10 图 33 YF 型三节同心先导溢流阀(板式) 阀体 主阀座 主阀芯 阀 盖(先导阀体) 先导阀座 先导阀锥式阀芯 调压弹簧 调节杆 调压螺栓 手轮 1主阀弹簧 先导型溢流阀的先导阀是一个小规格的锥阀式直动溢流阀,其弹簧用于调定主阀部分的溢流压力。 主阀的弹簧不起调压作用,仅是为了克服摩擦力使主阀芯及时回位而设置。 (2) 工作原理:设 Ac 为先导阀阀座孔面积( m2 ) ,Fx、 Kx为先导阀弹簧预紧力、刚度 ,Ft、 G、 Ff、 Ky 为主阀弹簧预紧力、自重、摩擦力。 当 P2Ac Fx 时 ,导阀关闭 ,主阀也关闭。 当 P2A c Fx 时 ,导阀打开 ,主阀两端产生压差 :△ p 当 △ p Ft+G+Ff 时 ,主阀关闭。 △ p Ft+G+F f 时 ,主阀打开稳压溢流或安全保护。 由 [1]得主阀芯和导阀的力平衡方程分别为: fy FGyyKAPAP  )( 02211 )( 02 XXKAP xc  由上两式可得溢流阀进口压力为: ])([1)( 010121 fycx FGyyKAXXAKAAP  ( Pa) (33) 调压原理:调节调压螺帽 ,改 变硬弹簧力 ,即可改变压力。 特点 : ∵ 溢流阀稳定工作时 ,主阀阀芯上部压力小于下部压力。 ∴ 即使下部压力较大 ,因有上部压力 ,弹簧可做得较软 ,流量变化引起阀心位置变化时 ,弹簧力的变化量较小 ,压力变化小。 又 ∵ 调压弹簧调好后 ,上部压力为常数。 ∴ 压力随流量变化较小 ,克服了直动式溢流阀的缺点。 还 ∵ 先导阀的溢流量仅为主阀额定流量的 1%左右 ∴ 先导阀阀座孔的面积 AC、开口量 x、调压弹簧刚度 KX都不必很大 ∴ 先导型溢流阀广泛用于高压、大流量场合。 溢流阀的主要性能 液压控制阀的研究与设计 11 静态特性 : (1) 压力调节范围 定义:调压弹簧在规定范围内调节时,系统压力平稳(压力无突跳及迟滞现象)上升或下降最大和最小调定压力差值。 ( 2)启闭特性 定义:溢流阀从开启到闭合全过程的被控压力 p 与通过溢流阀的溢流量 q 之间的关系。 一般用溢流阀处于额定流量、额定压力 Ps 时,开始溢流的开启压力 Pk 和停止溢流的闭合压力 PB 分别与 Ps 的百分比来表示。 开启压力比: KP =(Pk/Ps) 100% 闭合压力比: BP =( PB /Ps) 100% 两者越大及越接近 ,溢流阀的启闭特性越好。 一般规定:开启压力比应不小于90%,闭合压力比应不小于 85%,其静态特性较好。 (3) 卸荷压力:当溢流阀作卸荷阀用时,额定流量下进、出油口的压力差称为卸荷压力。 (4) 最大允许流量和最小稳定流量:溢流阀在最大允许流量(即额定流量)下工作时应无噪声。 动态特性 ( 1)压力超调量:最大峰值压力与调定压力的差值。 ( 2)响应时间:指从起始稳定压力与最终稳态压力之差的 10%上升到 90%的时间。 (即图 34 中 A、 B 两点的间的时间间隔 ) ( 3)过渡过程时间:指从调定压力到最终稳态压力的时间。 (即图 34 中 B 点到C 点间的时间间隔 ) ( 4)升压时间:指溢流阀自卸荷压力上升至稳定调定压力所需时间。 (即图 35的 △ t1) ( 5)卸荷时间:指卸荷信号发出后由稳态压力状态到卸荷压力状态所需的时间。 (即图 35 中的 △ t2) 常州工 学 院 12 (pnp0)(pnp0)(pnp0)(pnp0)166。 164。 ptpp n0P0CBAt 1 图 34 流量阶跃变化时溢流阀的进口压力响应特性 DC(pnp0)(pnp0)tpp n0P0BAt 1 图 35 溢流阀升压与卸荷特性 先导型溢流阀的静态特性分析 : 以本次设计中绘制YF型溢流阀为例:具体尺寸见相关装配图及零件图。 ( 1)开启过程: 设额定排放压力 pn=16MPa,开启压力 pk=14MPa,先导阀弹簧刚度为 Kx=4 2N液压控制阀的研究与设计 13 / mm、预压缩量为 X0=5 mm,主阀弹簧刚度K y= 20N/mm、预压缩量 y0=40mm 额定流量 qn=120L/min,主阀芯与阀孔间的摩擦力 为 Ff,上、下腔的液压力分别为 p2和 p1,而其上下有效作用面积分别为 A2和 A1 A2= )1640(4 22 =1055 mm2; A1= )(4 22 =1016 mm2 1016105512 AA= (符合在 ~ 之间的条件 ) 主阀芯自重为: G=mg==, 先导阀孔座面积为: Ac=  = mm2 稳态时的主阀开度 y=,则: A. 当液压系统压力 p1 低于先导阀的开启压力 pk 时,先导阀保持关闭。 根据 [1]此时主阀芯受力条件为 A1 p1 A2 p1+Kyy0+G+Ff (34) 式中 KX、 Ky 分别为先导阀弹簧和主阀弹簧的刚度( N/m); X0、 y0 分别为先导阀弹簧和主阀弹簧的预压缩量( m)。 此时阀口仍关闭。 B. 当系统压力上升到先导阀的开启压力时,先导阀处于即将开启但未开启的状态,主阀芯受力关系仍为式( 34) C. 当系统压力升高超过 先导阀开启压力时,先导阀打开,液压油经由阻尼孔流向先导阀再流回油箱。 此时主阀芯上下两腔将产生压力差,但尚未到达足以抬升主阀芯的程度,根据 [1]主阀芯的受力方程为: A1 p1q A2 p2q+Kyy0+G+Ff ( 35) D. 当系统压力上升到主阀开启压力时,通过阻尼孔的流量增大,产生的压力差使主阀芯处于平衡状态:根据 [1]有力平衡方程: A1 p1n = A2 p2n + Kyy0+G+Ff ( 36) 图 36 先导型溢流阀示意图 E. 当系统压力高于主阀开启压力时,主阀开启,根据 [1]其受力为 111111 2sin  ypDCpA  = A2 p2+Ky( y0+y) +G+Ff ( 37) 12C39。 P 2p 1尾碟D 1A 2A 1xqq pq lq 1cAcx常州工 学 院 14 式中, y 为主阀口的开度( m); 1  为液体入射角,近似等于维阀半维角 1 =( 0); D1=16 为主阀座孔直径( m)。 根据 [7]主阀口流量系数 C1=~0 .8(取0 .8)为。 F. 当系统压力升到调定压力时,阀内通过额定流量,根据 [1]此时主阀芯受力方程为: 1111 2s in  nn ypDCpA  = A2 p2n+Ky( y0+y) +G+Ff ( 38) 到此,溢流阀开启完成。 (2) 闭合过程: 其过程与开启过程相反,但各关键点相似,不同的是由于摩擦力方向改变,造成阀口的关闭压力比相应的开启压力要小。 (3) 静态特性关系式 先导型溢流阀在稳态溢流条件下,满足下列关系式: A. 根据 [1],主阀口出流方程式为 1111 2s i n pyDCq  ( m3/s) (39) 式中, p1 为受控压力(P a),油液密度  =900( kg/m3) ,其他参数意义同前。 B . 主阀芯受力平衡方程式: 11pA A2 p2= Ky( y0+y)+ 1111 2sin  ypDC +G Ff (N)( 310) 式中, Ff开启时取正号,闭合时取负号;其余参数意义同前。 C. 通过主阀芯阻尼孔的流量方 程式: 阻尼孔结构为细长孔,根据 [3]其流量 q= )(221039。 ppAC  (m3/s) (311) 式中阻尼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