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计算与分析内容摘要:
2 )]([2 根据以上计算,根据 SY/T50372020 标准 选取标准管道管径有两种方案:方11 案一为Ф 325 ;方案二为Ф 355。 . 热力计算 (方案一) 由式( 45)知管道中的实际流速为: )/( 22 smdQV 总传热系数 K的确定 [1] 对于有保温层的管路,不能忽略内外径的差异。 此时一般用单位长度的总传热系数 LK 来代替 wiiiLDdDdK 211ln2111 ( 48) 式中 LK —— 单位长度的总传热系数, )/( 2 CmW ; 1 —— 油流至管内壁的放热系数, )/( 2 CmW ; 2 —— 管最外层至周围介质的放热系数, )/( 2 CmW ; i —— 第 i 层(结蜡层、钢管壁、防腐绝缘层等)导热系数, )/( CmW d —— 管内径, m ; iD —— 第 i 层的外径, m; id —— 第 i 层的内径, m; wD —— 最外层的管外径, m; D —— 管径, m;若 21 , D 取外径;若 21 , D取算数平均值 ;若 21 , D 取内径。 管道最外层至周围介质的放热系数为: 12 ]1)2(2ln [222wtwtwtDhDhD ( 49) 式中 t —— 土壤导热系数, )/( CmW ; th —— 管中心埋深, m; wD —— 最外层的管外径, m。 由公式( 49)得: 1()(ln)122ln2222(wtWtwtDhDhD 在紊流情况下, 1 对总传热系数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经查表得保温层黄夹克导热系数为 )。 由公式( 48)得: iii dDln21 1 33 112 wD )]/([ 1 CmwK L 管道总传热系数为 [1]: DKKL ( 410) 式中 K—— 管道总传热系数, )/( CmW ; LK —— 单位长度的总传热系数, )/( 2 CmW ; D —— 管道内径, m。 13 由式( 410)得: )]/([ CmWDKK L 加热站间距的确定 C15 时原油的密度为: 由式( 42)得: )/()20( 320 mkgtt )( C15 时原油的相对密度为 (4C 水的密度为 1000 3/mkg ): 8 8 0 0 08 8 31 0 0 015154 d 原油的比热容为 [1]: ) 8 (1 3154 Tdc ( 411) 式中 154d —— 原油 15C 时的相对密度; c —— 比热容, )/( CkgkJ ; T—— 原油温度, C。 由公式( 411)得: )]/([)( 1 3 CkgkJc 质量流量为 ( 每年按 350 天计算 ) [1]: 36008400 10 7 Gqm (412) 式中 mq —— 原油质量流量, skg/ ; G —— 年输量, t410 ; 由公式( 514)得: )/( 0 53 6 0 08 4 0 0 103 2 0 7 skgq m 14 加热站间距为 [1]: 00ln TT TTDKGcLzRR ( 413) 式中 G —— 原油质量流量, skg/ ; K—— 管道总传热系数, )/( CmW ; D —— 管道内径, m; RT —— 加热站的出站温度, C ; 0T —— 管道周围的自然温度, C ; ZT —— 加热站的进站温度, C ; RL —— 加热站间距, km。 c —— 原油的 比热容, )/( CkgJ 由公式( 413)得: )( 3 kmL R 加热站数 [1]: RLLn ( 414) 式中 n—— 加热站数,个; L—— 输油管道总长, km; RL —— 加热站间距, km; 由公式( 414)得: )( 个n 取 2个加热站 则加热站间距为 )(14 0228 0 kmnLLR 每个加热站 热负荷 [1]: 15 TGc△Q ( 415) 式中 Q—— 加热站的热负荷, J/s; △ T —— 加热站的进 、出 站温度 之差 , C ; —— 加热炉 的效率; G —— 原油质量流量, skg/ ; c —— 比热容, )/( CkgJ 由公式( 415)得: )/(8 8 4 9 7 2 )3670( 3 sJQ 计算出站温度 [1] 计算出站温度令 (b = 0),变为苏霍夫公式为: )/(00 )( GcDLKZR eTTTT ( 416) 式中 G —— 原油质量流量, skg/ ; ZT —— 加热站的进站温度, C ; RT —— 加热站的出站温度, C。 c —— 比热容, )/( CkgJ L —— 管道加 热输送的距离 , m; K—— 管道总传热系数, )/( CmW ; D —— 管道 外 径, m。 0T —— 管道周围的自然温度, C ; 由公式( 416)得: )(79)639(6 ) ( 则 热站的热负荷较大,超出最高输送温度 ,故需增加热站数,取 n=3 个加16 热站。 则热站间距为: )( 0 kmnLL R 由公式( 416)得: )(62)639(6 ) ( 由公式( 415)得 加热站 热负荷为: )/(6 0 5 4 2 2 )3962( 3 sJQ 水力计算 (方案一) 计算输油平均温度下的原油运动粘度 由公式( 41)得 输送油品 平均温度为: )(4739326231 CT pj 由公式( 42)得 C47 时原油的密度为: )/(862)2047(6 6 7 347 mkg 粘度的转换 [3]: v ( 417) v—— 运动粘度, sm/2 —— 动力粘度, Pa s —— 油品密度 , 3/mkg 则 该设计油品运动粘度由公式( 417)得: )/ 263 smv ( 某一 温度下的运动粘度为 [1]: )(0 0ttupj e ( 418) 17 式中 0,t —— 温度为 t、 0t 时油品的运动黏度, sm/2 ; u—— 黏温指数, C/1。 则平均温度下的油品运动粘度 由公式( 418)得: )/( 26)5047( smepj 流态 判断 雷诺数为: dQ4Re ( 419) 781 )2(de ( 420) )2(11Rede ( 421) 式中 R —— 由光滑区向混合摩擦区过渡的临界雷诺数; 2R —— 由混合摩擦区向粗糙区过渡的临界雷诺数; —— 黏温指数, C/1 ; —— 输送温度下原油的运动 粘 度, sm/2 ; Q—— 管路中原油的体积流量, sm/3 ; e—— 管壁的绝对粗糙度, m; (螺旋缝钢管 DN250~DN350: e 取 ) d—— 管内径, m 由公式( 419)得: 6 由公式( 420)得: 202447) (7831 由以上计算知 1ReRe3000 ,故 其 管道中油品的流态 是处于 紊流 水力光滑18 区, 所以 前面的假设是正确的。 摩阻 计算 [1] 一个加热站间的摩阻为: RmmpjmR LdQh 521 ( 422) 全线所需总压头为: szRR HZhhH % ( 423) 式中 Rh —— 沿 程 总摩阻, m; 1Rh —— 加热站间距的摩阻, m; H—— 任务流量下 所需要的总压头, m。 d—— 管内径, m。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计算与分析
相关推荐
计划 2 未制定节能项目、落实技术改造和系统优化计划 检查锅炉节能改造验收和试验报告 3 锅炉节能项目,未按规定完成 ( 7)燃烧设备检修 1.《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能源节能【 1991】 98号)第 34 条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 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第 1 17 条 检查锅炉设备台帐、大小修记录、缺陷记录、现场检查 2 锅炉大修,无燃烧器检查维修记录或内容 不全 1
和航空航天领域产品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60%~ 80%的零件采用模具加工生产,作用不可替代。 冲压技术是模具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有量大面广、广泛使用 、 种类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的 冲裁模、杆材料剪断模等刃口模,还有不 同类型的成型模,如拉深、胀形 、弯曲、缩口、压花、压筋、打凸 等 冲模。 冲模技术由冲模结构设计、制造、使用、管理、修理、标准化及专业化生产、“四新”(新技术、新工艺
督搭设情况,保证搭设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脚手架搭设完备,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与单项作业验收表对脚手架进行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处,必须限时或立即整改。 安全保障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登高作业操作 证方可上岗。 (2)架子在搭设 (拆卸 )过程要做到文明作业,不得从架子上掉落工具、物品;同时必须保证自身安全,高空作业需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得上架子。
解失效的原料药,如抗生素,生化制剂,最好放于 2——10 度低温处 在流通环境中也是。 . 流通环境 ( 1)装卸搬运环节 由于包装件用瓦楞纸箱包装进行运输,一般来说,流程越长,中转环节越多,装卸搬运次数就越多。 在设计瓦楞纸箱包装和装潢时,如果包装件上有醒目的搬运标志,光洁的表面,合理的手孔或者提手,必要的捆扎带,符合人体因素的包装重量与外部尺寸,则可以有效地减少粗野装卸的发生。 (
给水系统的布置,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水源特点、当地自然条件及用户对水质的不 同要求等因素确定。 常见的城市给水系统布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1. 统一给水系统 城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消防用水等都按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用统一的给水管网供给用户的给水系统,称为统一给水系统。 绝大多数城市均采用这一系统。 统一给水系统调度管理灵活,动力消耗较少,管网压力均匀,供水安全性较好。
严格执行防酸、防碱等各项安全规定,防止酸碱烧伤与 “跑、冒、滴、漏 ”。 F、阶梯、护拦必须牢固,人员不得靠在护拦上。 G、严格控制站内泄漏点,发现泄漏点及时处理,暂时无法处理的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中毒和污染。 H、消防工具要由专人保管,放在指定位置,并定期检查保证其完好。 I、对转动的设备检修时,必须切 断电源,并在开关处挂 “禁止启动,有人工作 ”的警示牌或由专人监护。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