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技术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动作温度除厨房为 93 oC 外,其余为 57oC,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水时间,应按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 1h 确定。 考虑到建筑美观,采用吊顶式玻璃球喷头。 喷头采用  正方形布置,距墙距离不大于 ,喷头最大间距。 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 火灾危险等级 喷水强度/L/() 作用面积/ m2 喷头工作压力/ Mpa 轻危等级 4 160 中危等级 Ⅰ级 6 Ⅱ级 8 严重危等级 Ⅰ级 12 260 Ⅱ级 16 注: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工作压力不应低于。 消防用水量的确定 高层建 筑的消防用水总量应按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计算。 高层建筑内设有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泡沫等灭火系统时,其室内消防用水量应按需要同时开启的灭火 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 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量与建筑物的高度、燃烧面积、空间大小、蔓延速度、可燃物质、人员情况、经济损失等有密切的关系。 第 7 页,共 24 页 高层建筑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的规定。 表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量 高 层 建 筑 类 别 建筑 高度 (m) 消火栓用水量 (L/s) 每根竖管最小流量 (L/s)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 (L/s) 室外 室内 普通住宅 ≤ 50 15 10 10 5 > 50 15 20 10 5 ; ; 、展览楼、综合楼、财贸金融楼、电信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 、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 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 50 20 20 10 5 > 50 20 30 15 5 高级 住宅 建筑高度超过 50m 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 1000m2 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财贸金融楼、电信楼 建筑高度超过 50m 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 1500m2 的商住楼 中央和省级 (含计划单列市 )广播电视楼 网局级和省级 (含计划单列市 )电力调≤ 50 30 30 15 5 > 50 30 40 15 5 第 8 页,共 24 页 度楼 省级 (含计划单列市 )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 由于该设计的建筑物属于高级住宅且高 度超过 50 米,故选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 30 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 20 L/s, 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 15 L/s,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 5 L/s。 消火栓间距的确定 根据规范知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同时满足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30m,裙房不应大于 50m 的间距。 消火栓保护半径 f d SR CL L 式中: fR -消火栓保护半径, m; C-水带弯曲折减系数,取为 ; dL-水龙带的长度, m; SL-充实水柱的垂直长度, m。 在本设计中 Ld= 25m, Ls= 12*sin45= 则: Rf= CLd+Ls= *25+= 消火栓的布置间距 22ffL R b, 3 17 12fbm层 的 ,  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注意事项: 第 9 页,共 24 页 七氟丙烷 20℃时的过热蒸气比容,按下式计算: S=K1+K2*T=+= m3/Kg 该工程最大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W=K*V*C/S(100C)=*1540**()= 810Kg 系统的设置用量,应为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与系统中喷放不尽的剩余量之和。 喷放不尽的剩余量,应包括储 存容器内剩余量和管网内的剩余量。 当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500m2,容积不宜大2020m3;当采用预制灭火装置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应大于 100m2,容积不应大于 300m3。 (1)确定灭火设计浓度 依据《规范》中规定,取 %8c。 (2)计算保护空间实际容积 312505250 mV  ; (3)计算灭火剂设计用量 按 ccsVKW  100 计算: kgccsVKW 6588100  , (4)设计灭火剂喷放时间 依据《规范》中规定,取 t=7s。 (5)设定喷头布置与数量 选用 JP型 喷头,其保护半径 R=。 故设定喷头为两只(即 Ng=2),按保护区平面均匀布置喷头。 (6)选定灭火剂贮瓶规格及数量 根据 W=658kg,选用 JR120/54 贮瓶 7只(即 n=7); (7)计算管道平均设计流量 1) 主干管 第 10 页,共 24 页 按 tWQW 计算: skgtWQ W /94765 8  ; 2) 支管 按 gww N 计算: skgQw /47294  ; 3) 贮瓶出流管 按 t nWQp / 计算: skgt nWQ p / 7/658/  ; (8)选择管网管道通径 以管道平均设计流量,按照阻力损失与流量关系图计算选择,采用 DN100的无缝镀锌钢管。 (9)计算充装率 按 bsnVW和 21 WWWW s  计算: 682  bsnVW ; (10)计算管网管道内容积 依据管网计算图及选取的管道内径进行计算,即 dmV p  (11)选用贮瓶增压压力 依据《规范》中规定,选用 p0=(绝对压力)。 (12)计算全部贮瓶气相总容积 V 按下式计算: 第 11 页,共 24 页 30 )14076821()1( mVnV b  ; 计算全部贮瓶气相总容积 V=。 (13)计算“过程中点”贮瓶压力 mP 按 pm VWVVpP 2000(式 44)计算: M P aVWV VpPpm 14072 20001   ; (14)计算管路阻力损失 2121)/(   LLPP , nnPPPPP   )1(433221 .. .. .. MPaP  ; (15)计算高程压头 按 gHPh   610 计算: M P agHP h 0 3 8 6 4 0 71010 66   。 (16)计算喷头工作压力 按 hNmc PPPPd  1 计算: MP aPPPP hNmc d   ; (17)验算设计计算结构 依据《规范》的规定,应满足下列条件: 1) MPaPc 。 MPaPP mc  第 12 页,共 24 页 第四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系统选型 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将该建筑界定为二级保护对象,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在每层设置一台楼层显示器,作区域报警器使用。 本工程选用安吉斯 JBLTGEC2020 型火灾报警控制器。 该系统是一种数字式智能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装置,它不同于传统的分布智能,也不通于简单的集中智能。 分布智能是探测器报警,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从而报出火灾地址;集中智能是由探测器将探测到的火灾信号不断的传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