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放线复核控制方法及要点内容摘要:

面层上作好平面控制, 工程测量放线复核控制方法及要点 6 并选择四个较合适的位置作控制点或用中心“十”字控制,在浇筑 以 上 各 层楼面时,必须在相 对 应位置预留 200 200mm 的孔洞 与首层层面控制点相对,保证能使激光束 垂直向上 通 过预留孔。 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调整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收靶上, 此 红色光斑点即为第二层上的一个控制点,其余 各层 的控制点用同样方法向上传递。 通过测量各层的控制点与轴线的相对距离可以得出建筑物 各层 的垂直偏差。 墩柱中心点的测设 a. 根据设计平面图计算墩柱中心坐标。 b. 利用施工控制点直接放样测设,如在扩大基础,且扩大基础较深而无法观测时,可在基坑边上增设一临时控制点,将临时控制点作为测站施测,一般情况下柱子中心不 能直接测设,而采用周边控制法:如图( a) 、( b) ( a) ( b) 测设出柱子周围的 a、 b、 c、 d 四点,就可以确定出柱子的位置,通常 L 取 10~20cm。 c. 利用柱子与承台边线或两柱子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利用直尺量距检验。 L L a式 b式 c d a式 b式 c d 工程测量放线复核控制方法及要点 7 控制 网 ( 点 )的定期校检 由于施工 、自然、人为等外在因素,控制网 ( 点 )常遭到意外的破坏,所以对施工控制点要定期复测、检 查 ,发现问题立 即停止对该点的使用或重测进行修正。 对 近期 使用 该 点观测的数据用其它控制点检验,若出现偏差,及时补救。 沉降 测量 沉降测量属于 变形测量 的一种, 精度要求较高(具体见建筑施工手册 46GB5002693 第九章) , 对测量仪器 及测量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要相应提高,每次观测项目监理 部 应 汇 同 施工方 一起 参与 ,相互配合进行。 如果 施工方 无能力 完成 观测, 施工方必须委托一家有一定 能力 的专业测 量 机 构完成。 项目监理部必须对 测量 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核, 确保观 测的 质量。 水准点 布设 的要求 a. 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距离不超过 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b. 水准点数目应不小于 3 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 c. 水准点应布设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压力 及 震动范围以外的安全地点。 d. 离开铁路、公路、地下管道至少 5m。 e. 水准点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下 , 以保证稳定性。 观测点 的型 式 及 设置 应 根 据 工程 性 质 和施 工 条 件 来确定,一般民用建筑沉降观测点大都设置在外墙勒脚处。 工程测量放线复核控制方法及要点 8 沉降观测的时间与精度应根 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 况、荷载增加情况及沉降情况而定。 要求在观测点稳定后即应进行第一次观测,当 遇到下 列 情况 也要 进行观测: a. 施工期间增加较大荷载前后; b. 当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加; c. 周围大量积水或暴雨后; d. 周围大量挖方; e. 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 5. 其它 测量仪器进场后测量前要对仪器的常规 检测 项目进行检 验和校正 ,使用过程中根据仪器的状态、测量作业的重要性或遇到一些特殊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