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设计内容摘要:
;缺点是各模块都采用独立电源,会使 系统复杂,且可能影响电路电平。 方案二:采用单片机控制模块提供电源。 改方案的优点是系统简明扼要,节约成本;缺点是输出功率不高。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第二种方案,电源的电路图如图 31所示。 图 ( 31) 电源电路图 发射和接收部分 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一光一电转换器件,它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 为了能准确地远距离地感应到产品经过光电门,就必须选择敏感性高且稳定的信号感应器件,而光电耦合器满足这个条件。 光电耦合器是发光源和受光 器件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明绝缘体隔离。 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件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 光敏三级管 等,实际电路发光源选用高亮发光管和硅光电 9 池。 光电传感器的电路图如图 32 所示。 图 ( 32) 光电传感器 显示部分 该系统要求显示计数功能。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考虑了三种方案: 方案一:完全采用 LCD 显示。 完全 采用 LCD 显示可显示有限的符号和数码字苻,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方案二:完全采用点阵式 LCD显示。 这种方案实现复杂,且须完成大量的软件工作;但功能强大,可方便的显示各种英文字符,汉字,图形等,也可满足设计的需要。 方案三:采用 LED显示, LED 只显示数字输出。 这种方案既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又简单,成本有低。 权衡利弊,第三种方案的优缺点, 决定采用方案三来实现数字显示。 系统中采用的数码管为共阴极数码管,显示电路图的电路如图 33所示。 10 图 ( 33) 显示电路图 报警部分 当计数器计数值大于最大设 定值时,置位 KEYBOARD, 使 KEYBOARD引脚为高电平,计数器停止计数。 SPEAKER就开始报警, 若按下 S1,计数器立即复位,同时停止报警。 报警电路的电路图如图 34所示。 图 ( 34) 报警电路图 本程序设计采用大家熟悉的 C 语言来进行程序的编写, C 语言通俗易懂,易于模块化设计,同时也容易调试和修改,它不需要对单片机硬件有深入的了解,也能编写出正确实用的程序,是今后硬件程序设计的发展方向。 11 系统程序设计总体思路 由于光电技术电路需要在数码管上显示通过光电门的人数数量,因此可以在内部存储器空间定义它的显示缓存区,用来暂存数码管显示的当前值。 系统在初始化程序之中,首先打开中断总允许位( EA=1) ,接着打开外部中断 0、外部中断 1 允许位( IE0=1。 IE1=1) ,设置外部中断类型控制位( IT0=1。 IT1=1) ,当 INT0、 INT1 引脚下降沿到来时进入中断程序,并设计数初始值为 0,扫描键盘,等待工作人员设置最大人数值。 定义中断标志位 INT0FLAG、 INT1FLAG,当有外部中断产生时,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分别置位 INT0FLAG、 INT1FLAG。 跳出中断程序检查中断标志位的值,若为真值,调用光电计数子程序,将显示暂存变量加1,读取数值各个数位上的值,调用 CODE数码管显示代码,动态显示当前数值,当通过光电门的产品数量达到设计初始值,蜂鸣器响进行报警。 系统初始化子程序设计 系统初始化流程图如图 35 所示 : 图 ( 35) 系统初始化流程图 /****系统初始化 ******/ void systemini(void) 12 { INT0FLAG=0。 INT1FLAG=0。 KEYBOARD=0。 KEY=0。 } /***外部中断初始化 ****/ void int01initial(void)/ { IT0=1。 EX0=1。 IT1=1。 EX1=1。 EA=1。 } 显示子程序设计 定义数码管的段码表、位选码,定义计数器的显示缓存区,在统计过程中,当 一个信号传到单片机中,系统调用延时子程序进行延时,计数器对 个位 、十位、百位、千位 进行计数判断,将数据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显示子程序的电路图如图 36 所 示。 13 图 ( 36) 动态显示电路流程图 计数处理子字程序设计 外部中断 T0、 T1初始化后处于开状态,当有中断请求时进行 计数,若 加计数等于 MAX值时,使 KEYBOARD=1 蜂鸣器报警。 最后将计数值通过数码管显示,其流程图如图 37 所示。 14。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设计
相关推荐
码管是由多个 LED 作为笔画字段的组合型显示器件,使用时通过点亮不同的 LED 组合成不同的数码字型。 这种方法最常用,但当点亮多个数码管是,电路复杂,编程困难。 对于发光二极管,虽然电路、编程简单,但是显示的数量太少, 另一方面,不利于获取显示信息。 综上所述,用数码管显示。 五.具体实现: 电路由光电管电路,单片机系统,蜂鸣器报警电路,数码管显示部分、复位电路组成。 6 图
lash 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 AT89S52 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AT89S52 具有如下特点: 40 个引脚, 8k Bytes Flash 片内程序存储器, 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 RAM), 32 个外部双向输入 /输出( I/O)口, 5 个中断优先级 2 层中断嵌套中断, 2个 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中断向量的设计以及开中断、循环等待等工作。 另外,在主程序模块中还需要设置启动/清除标志寄存器、里程寄存器和价格寄存器,并对它们进行初始化。 然后,主程序将根据各标志寄存器的内容,分别完成启动、清除、计程和计价等不同的操作。 2. 2 定时中断服务程序 在定时中断服务程序中,每 100 ms 产生一次中断,当产生 10 次中断的时候,也就到了 1 s,送数据到相应的显示缓冲单元
7 为 f0 才能产生最强的机械波能量。 同理 ,超声波接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 也要在特定频率是才能最好的接收到超声波。 超声波接收 和发射 传感器 对频率很敏感, 所以在频率选择上就必须把频率设定在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最好的接收和发送超声波。 在电路设计 时 ,要注意超声接收传感器的电路连接,尤其是电路中器件参数的选择。 在接收头上 会外接一个电阻 R,这个电阻的大小决定输入到控制器中的交流电压
和无连接的 UD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 在传送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要释放连接。 由于 TCP 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运输服务,因此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许多的开销,如确认、流量控制、计时器以及连接管理等,这些不仅使协议数据单元的首部增大很多,还要占用许多的处理机资源。
AD0832 与 AT89C52 单片机相连,在显示器上显示出甲醛的浓度值,当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时报警。 西 南科技大学应用型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 13 表 23 传感器参数表 模数转换的选择与简介 ( 1) 实现 A/D 转换的基本方法很多,有计数法、逐次逼近法、双斜积分法和并行转换法。 由于逐次逼近式 A/D 转换具有速度,分辨率高等优点,而且采用这种方法的 ADC 芯片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