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rs-232c串行通信接口设计内容摘要:

,从接收 SBUF 向片内总线读出数据。 它们都是 发送 接收 发送 接收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 RS232C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 第 4 页 可寻址的寄存器,但因为发送与接收不能同时进行,所以给这两个寄存器赋一同一地址99H。 在接收方式下,串行数据通过引脚 RXD 进入,由于在 接收寄存器之前还有移位寄存器,从而构成了串行接收的双缓冲结构,以避免在数据接收过程中出现帧重叠错误,即在下一帧数据来时,前一帧数据还没有走。 在发送方式下口,串行数据通过引脚 TXD 发出。 与接收数据情况不同,发送数据时,由于 CPU 是主动的,不会发生帧重叠错误,因此发送电路就不需要双缓冲结构,这样可以提高数据发送速度。 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和其他的单片机器件一样,作为单片机的标准外围电路,串口的电平转换也有专用的芯片,但也可以使用三极管自行调整电平匹配。 本次设计我主要采用专用芯片进行电平转换的方法。 目前 较为广泛的是使用集成电路转换器件,如 MC148 SN75150 芯片可完成 TTL 电平到EIA 电平的转换,而 MC148 SN75154 可实现 EIA 电平到 TTL 电平的转换。 MAX232 芯片可完成 TTL 和 RS232C 的双向电平转换。 在这里我采用的芯片是 MAX232。 如图 4 图 4 电平转换芯片 MAX232 在电气特性上 RS232C 采用负逻辑,要求高、低两信号间有较大的幅度,标准规定为:逻辑‘ 1’: 5~ 15V ,逻辑‘ 0’ :+5~ +15V。 而单片机的信号电平与 TTL 电平兼容,逻辑 1 大于 +,逻辑 0 为 以下。 很显然, RS232C 信号电平与 TTL 电平不匹配,为了实现两者的连接,必须进行电平转换。 MAX232C 为单一 +5V 供电,内置自升压电平转换电路,一个芯片能同时完成发送转换和接收转换的双重功能。 MAX232 的引脚主要为 5 个部分: ( 1)外接电容:有 5 个外接电容、进行电压匹配和电源去耦。 ( 2) TTL 的输入:电路 TTL 电平的输入引脚 —— 11 和 10 引脚,连接单片机的 TXD 输出端口。 ( 3) TTL 的输出:电路 TTL 电平的输出引脚 —— 12 和 9 引脚,连接单片机的 RXD 输出端口。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 RS232C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 第 5 页 ( 4) RS232 的输入:两路 RS232 电平的输入引脚 —— 13 和 8 引脚,连接 RS232 的 TXD的输出端口。 ( 5) RS232 的输出:两路 RS232 电平的输出引脚 —— 14 和 7 引脚,连接 RS232 的 RXD的输出端口。 通过 MAX232 的 TTL 和 RS232 的输入 /输出端口,自动地调节了单片机串口的 TTL 电平信号和 RS232 的串行通信信号的电平匹配。 电平转换芯片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如下: 地址分配和连接:只列出和系统相关的、关键部分的单片机与各个模块管脚的连接和相关的地址分配。 MAX232 的 11 引脚: MAX232 的 TTL 电平输入引脚,连接单片机的 TXD, TTL 串口输入信号。 MAX232 的 12 引脚: MAX232 的 TTL 电平输出引脚,连接单片机的 RXD、 TTL 串口输入信号。 MAX232 的 14 引脚: MAX232 的 RS232 电平输出引脚,连接 RS232 的 RXD, RS232 的串口输入信号。 MAX232 的 13 引脚: MAX232 的 RS232 电平输入引脚,连接 RS232 的 TXD, RS232 的串口输出信号。 MAX232 和单片机串口连接的电路如图 5。 图 5 MAX232 和单片机串口连接电路图 整体电路设计 PC 机和单片机最简单的连接时零调制三线经济系。 这是进行全双工通信所必需的最少线路,因为 51 单片机输入、输出电平为 TTL 电平,但由于单片机的 TTL 逻辑电平和 RS232的电气特性完全不同, RS232 的逻辑 0 电平规定为 +5~+15V 之间,逻辑 1 电平为 5~15V之间,因此在将 PC 机和单片机的 TXD 和 RXD 交叉连接时必须进行电平转换,这里我选用的是 MAX232 电平转换芯片。 将 PC 机键盘的输入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收到 PC 机发来的数据后,会送统一数据给 PC 机。 并在屏幕中显示出来。 只要屏幕中显示出来的字符与所键入的字符相同,说明二者之间的通信正常。 总 串行通信图 为图 6 所示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 RS232C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 第 6 页 T 1 IN11R1O UT12T 2 IN10R2O UT9T 1 O UT14R1I N13T 2 O UT7R2I N8C2 +4C25C1 +1C13VS+2V S 6U1M A X 2 3 2X T A L 218X T A L 119A L E30EA31P。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