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c60的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设计内容摘要:

URGE_TXABORT| PURGE_RXABORT | PURGE_TXCLEAR| PURGE_RXCLEAR )。 //清收发缓冲区//以下初始化结构变量CommTimeOuts, 设置超时参数 = 0FFFFFFFF。 = 0。 = 4000。 = 0。 = 4000。 SetCommTimeouts(hCom, amp。 CommTimeOuts )。 //设置超时参数 = sizeof( DCB )。 GetCommState( hCom, amp。 ComDcb )。 //获取当前参数 =9600。 //波特率 = 8。 //数据位 = 0。 /*校验 0~4=no, odd, even, mark, space */SetCommState(hCom, amp。 ComDcb )。 } //设置新的通信参数接收可用定时器或线程等DWORD dRead,dReadNum。 unsigned char buff [200]。 dRead=ReadFile(hCom, buff, 100, amp。 dReadNum, NULL)。 //接收100个字符,//dReadNum为实际接收字节数 利用端口函数直接操作这种方式主要是采用两个端口函数_inp(), _outp()实现对串口的读写,其中读端口函数的原型为:int _inp(unsigned shot port)该函数从端口读取一个字节,端口号为0~65535。 写端口的函数原型为:int _outp(unsigned shot port, int databyte)该函数向指定端口写入一个字节。 不同的计算机串口地址可能不一样,通过向串口的控制及收发寄存器进行读写,可以实现灵活的串口通信功能,由于涉及具体的硬件电路讨论比较复杂,在此不加赘述。 3.3程序设计VC++中有两种方法可以进行串口通信。 一种是利用Microsoft公司提供的ActiveX控件 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l。 另一种是直接用VC++访问串口。 下面将简述这两种方法。 (1)Microsoft Communications Contro Microsoft公司在WINDOWS中提供了一个串口通讯控件,用它,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利用串口进行通讯。 在使用它之前,应将控件加在应用程序的对话框上。 然后再用ClassWizard 生成相应的对象。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它了。 该控件有很多自己的属性,你可以通过它的属性窗口来设置,也可以用程序设置。 SetCommPort:指定使用的串口。 GetCommPort:得到当前使用的串口。 SetSettings:指定串口的参数。 一般设为默认参数9600,N,8,1。 这样方便与其他串口进行通讯。 GetSettings:取得串口参数。 SetPortOpen:打开或关闭串口,当一个程序打开串口时,另外的程序将无法使用该串口。 GetPortOpen:取得串口状态。 GetInBufferCount:输入缓冲区中接受到的字符数。 SetInPutLen:一次读取输入缓冲区的字符数。 设置为0时,程序将读取缓冲区的全部字符。 GetInPut:读取输入缓冲区。 GetOutBufferCount:输出缓冲区中待发送的字符数。 SetOutPut:写入输出缓冲区。 一般而言,使用上述函数和属性就可以进行串口通讯了。 以下是一个范例。 define MESSAGELENGTH 100class CMyDialog : public CDialog{protected: VARIANT InBuffer。 VARIANT OutBuffer。 CMSComm m_Com。 public:}BOOL CMyDiaLog::OnInitDialog(){CDialog::OnInitDialog()。 (1)。 if (!()) {(57600,N,8,1)。 (true)。 (0)。 SetTimer(1,10,NULL)。 =new unsigned short[MESSAGELENGTH]。 =new unsigned short[MESSAGELENGTH]。 =VT_BSTR。 }return true。 }void CMyDiaLog::OnTimer(UINT nIDEvent) {if (()=MESSAGELENGTH) {InBuffer=()。 // handle the InBuffer. // Fill the OutBuffer. (OutBuffer)。 }CDialog::OnTimer(nIDEvent)。 }  (2)直接用VC++访问串口。 在VC++中,串口和磁盘文件可以统一的方式来简单读写。 这两者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WINDOWS 9X下磁盘文件只能做同步访问,而串口只能做异步访问。 CreateFile:用指定的方式打开指定的串口。 通常的方式为  m_hCom = CreateFile( COM1,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 FILE_FLAG_OVERLAPPED, NULL )。 m_hCom为文件句柄。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指定可以对串口进行读写操作。 第三个参数0表示串口为独占打开。 OPEN_EXISTING表示当指定串口不存在时,程序将返回失败。 FILE_ATTRIBUTE_NORMAL | FILE_FLAG_OVERLAPPED则表示文件属性。 当打开串口时,必须指定 FILE_FLAG_OVERLAPPED,它表示文件或设备不会维护访问指针,则在读写时,必须使用OVERLAPPED 结构指定访问的文件偏移量。 ReadFile:读取串口数据。 WriteFile:向串口写数据。 CloseHandle:关闭串口。 COMMTIMEOUTS:COMMTIMEOUTS主要用于串口超时参数设置。 COMMTIMEOUTS结构如下:typedef struct _COMMTIMEOUTS { DWORD ReadIntervalTimeout。 DWORD ReadTotalTimeoutMultiplier。 DWORD ReadTotalTimeoutConstant。 DWORD WriteTotalTimeoutMultiplier。 DWORD WriteTotalTimeoutConstant。 } COMMTIMEOUTS,*LPCOMMTIMEOUTS。 ReadIntervalTimeout:两字符之间最大的延时,当读取串口数据时,一旦两个字符传输的时间差超过该时间,读取函数将返回现有的数据。 设置为0表示该参数不起作用。 ReadTotalTimeoutMultiplier:读取每字符间的超时。 ReadTotalTimeoutConstant:一次读取串口数据的固定超时。 所以在一次读取串口的操作中,其超时为ReadTotalTimeoutMultiplier乘以读取的字节数再加上 ReadTotalTimeoutConstant。 将ReadIntervalTimeout设置为MAXDWORD,并将ReadTotalTimeoutMultiplier 和ReadTotalTimeoutConstant设置为0,表示读取操作将立即返回存放在输入缓冲区的字符。 WriteTotalTimeoutMultiplier:写入每字符间的超时。 MSComm控WriteTotalTimeoutConstant:一次写入串口数据的固定超时。 所以在一次写入串口的操作中,其超时为WriteTotalTimeoutMultiplier乘以写入的字节数再加上 WriteTotalTimeoutConstant。 SetCommTimeouts函数可以设置某设备句柄的超时参数,要得到某设备句柄的超时参数可以用GetCommTimeouts函数。 DCB:DCB结构主要用于串口参数设置。 该结构太庞大,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有兴趣者可查看MSDN关于DCB的描述。 其中下面两个是比较重要的属性。 BaudRate:串口的通讯速度。 一般设置为9600。 ByteSize:字节位数。 一般设置为8。 DCB结构可以用SetCommState函数来设置,并可以用GetCommState来得到现有串口的属性。 SetupComm:设置串口输入、输出缓冲区。 OVERLAPPED:保存串口异步通讯的信息。 具体结构如下:typedef struct _OVERLAPPED { DWORD Internal。 DWORD InternalHigh。 DWORD Offset。 DWORD OffsetHigh。 HANDLE hEvent。 } OVERLAPPED。 Internal,InternalHigh是保留给系统使用的,用户不需要设置。 Offset,OffsetHigh是读写串口的偏移量,一般设置OffsetHigh为NULL,可以支持2GB数据。 hEvent读写事件,因为串口是异步通讯,操作可能被其他进程堵塞,程序可以通过检查该时间来得知是否读写完毕。 事件将在读写完成后,自动设置为有效。 通过以上这些函数和结构,我们就可以通过串口进行通讯了,现在我们具体看下面的实例:BOOL CSerial::Open( int nPort, int nBaud ){if( m_bOpened ) return( TRUE )。 char szPort[15]。 DCB dcb。 wsprintf( szPort, COM%d, nPort )。 m_hComDev = CreateFile( szPort,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 FILE_FLAG_OVERLAPPED, NULL )。 if( m_hComDev == NULL ) return( FALSE )。 memset( amp。 m_OverlappedRead, 0, sizeof( OVERLAPPED ) )。 memset( amp。 m_OverlappedWrite, 0, sizeof( OVERLAPPED ) )。 COMMTIMEOUTS CommTimeOuts。 = 0xFFFFFFFF。 = 0。 = 0。 = 0。 = 5000。 SetCommTimeouts( m_hComDev, amp。 CommTimeOuts )。 = CreateEvent( NULL, TRUE, FALSE, NULL )。 = CreateEvent( NULL, TRUE, FALSE, NULL )。 = sizeof( DCB )。 GetCommState( m_hComDev, amp。 dcb )。 = nBaud。 = 8。 if( !SetCommState( m_hComDev, amp。 dcb ) ||!SetupComm( m_hComDev, 10000, 10000 ) || == NULL || == NULL ){DWORD dwError = GetLastError()。 if( != NULL ) CloseHandle( )。 if( != NULL ) CloseHandle( )。 CloseHandle( m_hComDev )。 return FALSE。 }m_bOpened = TRUE。 return m_bOpened。 }int CSerial::InBuffer。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