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品质成本分析管理制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成本说明 1) 线上检查人员工时。 2) 巡回抽查工时。 . 计算来源 依工作人员工资列计。 . 成品品质检验 . 成本说明 成品检验人员工时。 . 计算来源 依品管人员工资列计。 . 检测仪器之保养与校正 . 成本说明 1) 仪器保养、管理工时。 2) 仪器校正分摊费用。 3) 仪器送外校正费用。 4) 仪器修护费用。 . 计算来源 1) 工作人员工资。 2) 依规定比例分摊。 3) 依实际发生费用列计。 . 检测仪器折旧费 . 成本说明 1) 为检查产品、零件之品质所使用之设备。 2) 可靠性试验所用之设备。 . 计算来源 依公司规定的折 旧分摊年限平均分摊。 . 材料、成品检查之耗损 . 成本说明 破损、试验、损耗之材料或成品。 . 计算来源 依品管部及开发部提供实际损耗。 . 可靠性实验费 . 成本说明 1) 工作人员工时。 2) 损耗之材料及相关费用。 . 计算来源 1) 工作人员工资。 2) 依实际发生之费用列计。 . 委托试验、认证及其他费用 . 成本说明 1) 委托技术监督局或其他检验机构之试验费。 2) 申请国内外各类品质认证之费用,如 UL、 TUV、 CCEE等。 . 计算来源 1) 依实际发生费用列计。 2) 损耗之零件或材料并入计算。 3) 申请时发生之费用。 4) 定期缴纳之认证费。 5) 其他杂支依实际发生之费用列计。 5. 内 部失败成本 . 报废 . 成本说明 经加工后因品质不良而无法修。〈某公司品质成本分析管理制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并列出呆滞金额或数量最多的前十种物料明细,填写《呆滞物料库存状况》表。 3) 《呆滞物料库存状况》表一式四联,一联由资材部自存,一 联呈总经理(或生产副总),一联转财务部,一联转生管部物控单位。 4) 资材部应于《呆滞物料库存状况》表中提出呆滞物料处理建议供各相关人员参考,并于每月生产经营会议或生产计划会议上提出。 5) 生管部物控应对呆滞物料处理负责,针对呆滞物料状况协同相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由品管、技术、总经理室人员担任,人数 1~3人,其职掌为: 1) 公司改善提案活动之宣传、启发。 2) 改善提案相关教育训练。 3) 改善提案的受理、登记、初评、送审。 4) 改善提案评比的资料收集、初评。 5) 改善提案实施的追踪、查核、协助、报告。 6) 其他日常事务工作。 . 改善提案种类 提案依其性质分为技术类提案与管理类提案。 . 技术类提案 1) 产品开发、设计新创意。 2)
3) 生技部工艺人员主导对作业流程的工艺审查。 4) 设计人员编制产品试制各工序的作业标准书(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片)。 5) 设计人员设计试制所需的工装夹具,生技部协助购买或自制。 6) 设计人员主 导试制所需物料的请购,由采购配合购入。 7) 生产部负责安排小批试制生产计划,确保试制顺利进行。 8) 制造部在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新产品的小批试制作业。 4. 新产品试制后鉴定作业程序
填写产能状况。 2) 正常产能,指该月份依公司规定正常上班的总时间内的产能状况,依次填入可稼动天数、可出勤人数、可稼动设备数、每日班次。 3) 产能系数以最 近三个月该工作中心之平均生产效率为标准(如 95%)。 4) 计算公式: 设备产能时间 =每日正常上班时间 *每日班次 *可稼动天数 *可稼动设备数 人力产能时间 =每日正常上班时间 *每日班次 *可稼动天数 *每班人数 .
,其生产时品型号、规格、名称应完全一致,否则不可以合并)。 3) 针对每一生产批号,由生管部开立制造命令,一式七份,其中一 份由生管部自存,分发制造部、生技部、品管部、资材部、采购部各一份。 4) 制造命令一般应包含下列内容:生产批号、产品型号、规格、名称、单位、生产批量、交货日期、技术要求。 5) 生管部应将原订货通知单上的特殊要求,转记于制造命令单上,以利各部门作过程管理。 6)
以不需图纸,故无图号。 3) 图号编写规则依相关规定处理。 . 产品用料明细表的作用 . 开发部 1) 检索图纸。 2) 设计类似品参考。 3) 有利于设计时的标准化。 4) 检 讨工艺改善。 . 生技部 1) 检讨工艺流程。 2) 评估作业时间。 3) 制定作业标准书。 . 生管部 1) 安排生产计划。 2) 把握生产进度。 3) 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4) 填写请购资料的使用。 . 采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