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pld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内容摘要:
........................................................................... 6 相位累加器 ....................................................................................................................... 6 ROM 表设计 ..................................................................................................................... 7 数模转换器 ...................................................................................................................... 7 低通滤波器 ...................................................................................................................... 7 DDS 参数计算 ............................................................................................................................ 8 DDS 技术特点 ........................................................................................................................... 8 本章小结 .................................................................................................................................... 9 第三章 DDS 信号发生器系统设计方案 ................................................................................................. 10 系统总体结构 ........................................................................................................................... 10 外围电路 .................................................................................................................................. 10 LCD 显示接口 ............................................................................................................... 10 数模 转换电路 ................................................................................................................. 11 DDS 模块以及其它功能模块的设计 .......................................................................................... 12 相位累加器模块 .............................................................................................................. 12 ROM 表设计 ................................................................................................................... 12 xx 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分频模块设计 ................................................................................................................. 14 波形选择模块设计 .......................................................................................................... 14 方波信号设计 ................................................................................................................. 15 正弦波信号设计 .............................................................................................................. 16 幅值调节模块 ................................................................................................................. 17 LCD 驱动模块 ............................................................................................................... 17 系统顶层原理图 ............................................................................................................ 18 本章小结 ................................................................................................................................. 18 第四章系统软件仿真及总体调试 ........................................................................................................... 19 Quartus II 开发流程 .................................................................................................................. 19 各模块仿真波形 ....................................................................................................................... 22 信号发生器总体调试 ................................................................................................................ 25 本章小结 .................................................................................................................................. 26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27 参考文献 .............................................................................................................................................. 28 致谢 ..................................................................................................................................................... 29 附录 ..................................................................................................................................................... 30 xx 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1 第一章 引 言 课题背景及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上个世纪 七十年代,在美国学术界产生了一种以全数字的频率合成原理技术为本质的想法,这种想法是由相位的概念引出并在此基础上直接合成所需要合成输出的波形的一种新理论,这就是被业界称为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 —— 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 但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此技术应用很少。 近 30 年来,随着 VLSI(VeryLarge Scale 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可编程门阵列 )、 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复杂可编程器件 )等技术的出现以及对 DDS 理论的深入理解,DDS 技术发展迅猛。 在最近的 20 年,为了满足现代通信、先进探测等技术对信号源的频率稳定度、频谱 信号的纯度以及可以输出信号频率范围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 ,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DDS)得到非常多的使用。 课题研究意义 频率合成器的作用在 现代电子系统中得到明显的体现,在许多地方都有应用。 比如,在雷达探测发射机的调制器载频信号由他供应,除此之外也为接收机提供信号;在测试仪器中,它可单独作为标准信号源;不仅如此,在数字调制方面,它调制实现 FSK、 QPSK、 BPSK ;在扩频通信领域,它可实现 CDMA 工作方式,它还可以实现多种规律的跳频模式。 在今天,电子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地各领域对频率控制器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对频率转换速度、噪声程度、频率分辨的能力、器件的大小与能耗的多少等多种指标提出了相对苛刻的要求。 直接频率合成 (DDS)有输出波 形灵活且相位连续、频率稳定度高、输出频率分辨率高、频率转换速度快、输出噪声低、集成度高、功耗低、体积小等特点,因此它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运用。 FPGA/CPLD 简介 的基本结构及 PLD 的发展方向 [5] 的基本结构 CPLD 是 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的缩写,其中文全称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xx 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 2 CPLD 由可编程逻辑宏单元及相应互连矩阵构成。 (1)可编程逻辑单元 在 I/O 方面, CPLD 与 FPGA 基本是相同的,其与 FPGA 的主要不同在于,比 FPGA 相对简单,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应用范围得到了限制,同时,频率也相对较低。 (2)基本逻辑单元 CPLD 中,有一些单元的组成部分比较多,有与门阵列,或门阵列,以及相应的触发器。 它们共同组成了基本逻辑单元,实际上它们即为宏单元。 在 CPLD 中,有个概念叫做乘积项,它本质上是一个阵列。 这个阵列输出的多少则显示了该 CPLD 的容量。 (3)布线矩阵 与 FPGA 相比, CPLD 对的布线比较简单,当有功能程序输入 CPLD 的 时候, CPLD 在内部实际上是完成一个打节点的动作,从而实现宏单元之间的联系。 也正是由于 CPLD 的布线比较简单,所以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会难以布线。 因为 CPLD 的布线是固定对的,所以从输入到输出的延时可以计算出来也是固定的,用 TPD 来表示延时,它是 C。基于cpld的dds信号发生器设计
相关推荐
间选择,即在高频段时,闸门时间较短;低频时闸门时间较长。 这样闸门时间宽度 Tc 依据被测频率的大小自动调整测频,从而实现量程的自动转换,扩大了测频的量程范围;实现了全范围等精度测量,减少了低频测量的误差。 图 中 BZ_ Counter 和 DC_ Counter 是 2 个可控的 32 b 高速计数器, BZ_ ENA和 DC_ ENA 分别是他们的计数允许信号端,高电平有效。
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6 常简单的界面处理动作,也会严重地浪费程序设计师的宝贵时间,而我在这几种语言中选择了 C。 第一是因为 C开发一些软件比较方便快捷;第二是因为 C刚学过,印象比较深,而且做这个游戏,刚好能加深一下印象,还能有个系统的复习。 C编程语言的介绍 C读做 “ C sharp” ,中文译音暂时没有 .专业人士一般读 “ C sharp” ,现在很多非专业一般读“ C 井”。
于复杂,计算量大,不利于将其实时化和模块化,因此只有在对图像效果影响不大的基础上对现有的 算法进行改进,使之在硬件上易于实现,才是目前红外图像实时处理的关键所在。 对红外图像的处理的一般流程为图2. 2所示。 图 22红外图像处理流程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首先对红外探头进来的图像进行非均匀性校正,为了便 于后 面的处理,接着要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本文主要对红外图像进行了中值 滤波
() 00011010011010()0110100()1101000()x g xx g xGx g xgx ( x)= ( ) 根据生成矩阵,我们利用循环码自生的循环性,可以方便的实现编码器。 仍然 以( 7,4)循环码为例,若输入信息码元为 3( ) 1u x x ,则: 7 4 3 3 6 2 3( ) ( 1 ) m o d ( 1
系统,磁盘容量可达 100GB 以上,支持多级子目录,支持 格式的大写字母文件名,支持文件打开、新建、删除、读写以及搜索等。 通过上述比较, CH375 资料更丰富,因为 SCH 公司把固件都封装好的, CH375 支持特殊的底层操作。 本方案用的 U盘存储 ,则 CH375 相当的有用,直接从 U盘中读取数据,方便使用。 (三)电源选择 本设计用到的电源为 5V,属于中小功率稳压电源,
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城市隧道一般处于城市公路交通网的咽喉地段,并且路段交通流量一向较大,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 因此如果发生交通意外,很容易造成大量汽车拥堵,给救援、维护工作增加困难。 所以,保持隧道的安全畅通对整个公路网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建立隧道交通监控系统是保障隧道交通安全畅通、提高隧道交通通行 效率和舒适度的关键系统。 系统总体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