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报警器设计内容摘要:
LM386 LM386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应用于低电压消费类产品。 为使外围元件最少,电压增益内置为 20。 但在 1 脚和 8 脚之间增加一只外接电阻和电容,便可将电压增益调为任意值,直至 200。 输入端以地位 参考,同时输出端被自动偏置到电源电压的一半,在 6V 电源电压下,它的静态功耗仅为 24mW,使得 LM386 特别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场合。 LM386 的封装形式有塑封 8 引线双列直插式和贴片式。 下图为该芯片基本原理图和元件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5 特性 : 1 静态功耗低,约为 4mA,可用于电池供电。 2 工作电压范围宽 , 412V or 518V。 3 外围元件少。 4 电压增益可调, 20200。 5 低失真度。 基于以上特征,该芯片很适合本次设计要求,采用 LM386 功率放大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6 三 基于单片机的报警主电路 1 主要构成及功能实现 主电路主要由单片机和音频放大模块组成,单片机选用 MCS51,音频放大模块选用 LM386,其余部件主要是给二者工作提供必要的电路条件,具体是用 输出 1KHZ 和 500HZ 的音频信号驱动扬声器,作报警信号,要求 1KHZ信号响 100ms, 500HZ 信 号响 200ms,交替进行, 接一开关进行控制,当开关和上响报警信号,当开关断开报警信号停止。 系统具体硬件接线 ( 1).把 “单片机 系统 ”区域中的 端口用导线连接到 “音频放大模块 ”区域中的 SPK IN 端口上; ( 2).在 “音频放大模块 ”区域中的 SPK OUT 端口上接上一个 8 欧的或者是 16欧的喇叭; ( 3).把 “单片机系统 ”区域中的 ; ”区域中的 K1 端口上 ( 4) Y1 和 C3 为单片机提供时钟脉冲 ,R3 和 R1 通过分压,把大小合适的信号输入音频放大模块, C1,R19,C13 实现滤波, VCC 取 +5V 部分电路原理图如下: 部分电路图(不含光敏开关控制电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7。基于51单片机的报警器设计
相关推荐
应用 [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9] 谢自美 .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 [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7 [10] 曲娜 ,程凤琴 ,周鹏 . 基于 51 单片机的舵机控制信号的设计 [J].中国科技 信息 ,2020,21(63):137. [11] 刘敏娜 ,潘宏侠 ,王乔 . 基于 C51 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仿真设计 [J].山西 电子技术
统: 8052 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有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 /计数器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可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并具有 2 级的优先级别选择。 时钟电路: 8052 内置最高频率达 12MHz 的时 钟电路,用于产生整个单片机运行的脉冲时序,但 8052 单片机需外置振荡电容。 单片机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的形式,即哈佛 (Harvard)结构
和 DAC0832 的模拟正弦波发生器,双极性脉宽调制及 11 死区发生电路,光电隔离及驱动电路, H 桥逆变及 LC 滤波电路。 系统框图如图 所示 图 系统原理 由图 可以看出,整个电路都是围绕 H桥的逆变展开,其中 SPWM 波形的发生和逻辑变化以及光电隔离是电路的核心。 DA 产生的正弦波和线性三角波通过比较器比较,产生两路相位相反的SPWM 波,利用非门构成死区发生电路
本论的主要内容,举出了在系统测试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 基于 51 单片机的循迹避障小车的设计 第 7 页 共 37 页 2 系统方案确定及主要元件的选择 系统方案确定 本次设计的智能小车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 实时检测路径,并按照指定路线行驶; 实时检测障碍物,并躲过继续行驶; 本设计 以 AT89C51 为主控芯片,主要包括避障模块、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等,系统框图如图 21 所示。
88,1. [10] 戴佳 , 戴卫恒 .C 语言应用程序设计 [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1. [11] 龚运新 . 单片机 C 语言开发技术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1. 16 附 录 附录 1 总原理图
计算机的管理下更好地发挥信息检测功能,降 低对元器件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在软件的支持下使传感器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通讯能力,具备较高的智能,极大地提高传感器系统的性能。 因此,有认为 :智能传感器系统是指传感器 (通过信号调理电路 )与微处理器赋予智能的结合,兼有信息检测、信息处理及通讯功能的传感器系统。 这些提法突破了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结合必须在工艺上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