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和文献,核对三者是否一致,文献的质量、数量是否达到入藏要求,文献价格是否有误。 (一)验收。 根据订单核查到货的图书是否为本馆所订,发现错发、漏发、搭配等现象,应在随书发送的清单上详细记录,并将非本馆所订的图书做退货处理。 主要是检查文献是否有缺页、重页、倒装、污损、毁坏等问题。 如有问题应在清单上注明。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责任在对方时应及时做退换处理,责任在己方的应交给主管人员处理。 核对文献数量与到货清单数量是否一致, 如两者出现不符的情况,应在清单上注明。 对到货清单上列有书名,而文献没有到货的情况也要在清单上及时注明,以作为实际结算的依据。 同时核对配送文献的复本量是否准确。 订数不足的应通知供货方及时补足,复本量多余的作退货处理。 核对图书价格与订单价格、清单价格是否一致。 发现清单价格和实际价格不符,应在清单上标明注明实际到馆价格。 对实际价格高于订货价格的图书是否入藏,可按本馆相应的规定执行。 对文献的装帧形式进行检查,对一些经折装、卷轴装、活页及特殊开本的文献是否入藏应根据本馆规定 进行处理,如没有必要入 21 藏也可做退货处理。 核查文献的内容是否符合本馆的入藏标准,发现文献实际内容与本馆入藏标准不符的问题,应与供货方商议做退换处理。 有些文献的内容不适合对所有的读者开放,验收时也应特别注意。 每批图书验收完毕后,要根据实际验收情况重新核算金额,使到馆文献的金额与清单完全符合,并作为财务结算的依据。 (二)验收核对 文献验收的核对工作主要是对文献的验收工作进行抽查,对一些有问题的文献进行复查。 内容包括:。 主要 是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核对,看其内容是否符合本馆入藏标准。 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并予以解决。 主要是对文献的到货价格与实际价格不符进行处理。 对价格相差较大的图书是否入藏应及时做出处理决定。 根据本馆的规定,对虽然有质量问题,但不影响入藏与流通的文献做出相应处理。 根据实际验收情况对每批文献的总金额进行重新核对,尤其是对验收清单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认真核对,所有清单的金额与总金额应完全相符。 九、文献登到 文献的登到又称藏书登录、登记、记到等。 凡图书馆入藏的文献,都必须进行登到。 (一)登到 包括总括登到和个别登到两种,登到要求做到及时、准确、完整、一 22 致。 :在每批文献验收后进行,以反映出每批图书的入藏情况。 在总括登录表中要注明每批文献的入藏时间、总括登记号(批号)、来源、发货单据号、总种数、总册数、总价格、内容、个别登记起止号等项目,如有需要还可按文献的学科类别分别记录种、册数,特殊情况可在备注中说明。 :文献个别登到在总括登到后进行。 首先要给每册文献打上 “ 个别登录号 ” ,个别登录号是唯一的,由于编制方法的 不同,可分为总册序号、年份册序号文种册序号、类型册序号四种形式(在使用计算机系统时用条码号即可),在规定的位置给文献加盖馆藏章。 然后在个别登记表中以 “ 册 ” 为单位逐项填写 ,一般包括登记日期、个别登录号、总括登录号、书名、著者、出版者、出版年、单价、来源、注销号等项目,特殊情况可在备注中说明。 (二)文献登到核对 文献登到核对的重点是总括登到,对个别登到的核对主要是抽查。 要求核对人员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妥善地处理;工作细致认真,各种记录清楚、准确。 、总种数、总册 数、总金额。 这些项目应避免错误,出现问题应在备注里注明。 ,每册图书是否都已登到,并对书名、作者、价格等适当抽查,保证登到的准确性。 十、非购入方式采选 非购入方式指图书馆不通过资金购买而通过其它途径获得文献的一种 23 方式,包括征集、交换、缴送、捐赠、调拨等。 (一)文献征集工作 图书馆根据其特定需求,有针对性地从社会、单位、个人获取文献的一种方式。 文献征集按范围可分为国内征集和国际征集,征集文献可采用社会公告、发函、登 门等方式进行,主要工作内容有:。 将本馆文献征集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发布,使文献的持有者能及时得到征集信息,了解图书馆的需求。 从各种渠道掌握文献征集的信息,了解文献的来源,对所征集的文献价值应有一定的了解,信息的发布有一定的针对性。 包括信函起草和工作联系等。 在函电联系中要求能够说明己方文献征集的目的、内容、联系方法等,使对方明确已方的意图。 了解文献的保存状况及对方的要求,并商讨下一步工作如何进行。 尽快处理反馈信息,及时与文献持 有者沟通。 根据双方的需要拟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经主管人员或上级领导的批准。 双方商量具体工作事宜,包括征集的书目、工作方式、时间、地点、人员安排、包装、运输等环节。 收到征集的文献后,应及时拆包验收,对文献的题名、种册数、质量等进行核查,同时做出准确的记录。 有问题应通知对方,并商议解决办法。 征集工作完毕后,要将有关情况告知对方并表示感谢,如有遗留问题应双方商议进行处理。 某些征集的文献还须支付一定费用。 (二)文献交换 24 文献的交换是指文献收藏者之间,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协 议为约束,相互交换文献,以达到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丰富馆藏的一种文献补充方式。 文献交换按范围可分为国际交换和国内交换,按交换形式可分为直接交换、间接交换、集中交换三种方式。 交换工作内容及要求: ,确定文献交换的内容及类型。 文献交换应遵循目的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对等性原则。 ,发出交换信函,建立交换关系。 协议应明确交换形式和交换方法, 以及每年交换文献的数量和费用、交换文献的类型和学科范围、文献等级等。 据协议,互寄交换书目供对方选择。 所需文献选定后,将书目寄给对方,对不宜交换的内部资料应特别注意。 双方根据对方的书目采集文献,并互寄文献。 ,验收登到,建立交换档案,不适合流通或入藏的文献应妥善处理。 交换的文献发出后,要及时通知对方验收。 ,包括互相补充缺失的交换文献。 (三)缴送 图书馆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规定,接收的出版社或负有出版责任的单位缴送的出版物样本。 按照有关规定接受缴送文献,将出版社样书清单与收到样书逐一核对种 数和册数,检查样书质量,无误后进行登记。 发现清单与图书数量不符、出版社未按规定缴送、样书存在装帧错误、残缺和破损等质量问题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催缴人员进行补缴和调换。 广泛收集各种书目信息,了解和掌握图书缴送单位的出 25 版总量、出版情况和缴送情况。 加强缺缴图书的催缴工作,不断提高缴送率。 建立缺缴图书目录,得到信息及时补充。 注意成套图书、多卷集的配套补缺,保证馆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以电话、信函、走访等方式对未按规定缴送的出版社及有关单位及时进行催缴,并将联系情况记录备案。 要求做 到三勤:勤打电话、勤写信、勤答复。 对各出版社及有关单位的缴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缴送统计要求作到数据准确无误,分析与评价准确客观,言之有物。 按时上报有关部门。 (四)捐赠 是指社会上一些个人、团体、机构主动向图书馆赠送文献的一种方式。 接待赠书来访者和应答捐赠者电话态度要热情,收到邮包或来信应及时回复,并致诚挚谢意。 对赠送文献进行查重,验收,确认所赠文献是否为本馆应收藏。 对应入藏文献办理接收手续,不属于入藏范围的妥善进行处理。 接受的捐赠文献要向捐赠者发放赠书凭证,凭证填写要工整、认真,字迹清晰。 (五)调拨 指在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机构的组织或协调下,有计划地将一些图书馆或单位的文献无偿划拨给另一些图书馆的方式。 由于文献类型和新旧程度不一,接受的图书馆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入藏。 (六)文献采访的其它形式 26 :又称为协调采购、联合采购。 它是指某区域或系统内的各图书馆通过文献采购协调机构,明确各馆的收藏范围及收藏重点,建立文献联合采购体系,进而建立本地区或本系统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采购:是指一定数量的图书馆在一个协调机制下,统一与供货商谈判,以较优惠价格购入文献的采购方式。 ,选择适当的采访方式。 十一、采访工作管理 (一) 文献采购经费管理 是指在采选工作过程中,对相关经费的使用和控制。 主要内容包括:。 采访部门应委派专人负责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账目要求清晰准确,便于日常查看。 项目包括:批号、支出额度、支出日期、经办人、种数册数、收款单位、报账时间等。 要定期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定期与财务人员对账,以准确掌握 经费的使用情况。 加强同财务人员的沟通,避免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矛盾。 采购经费的使用应依据年度采购计划、有步骤地合理进行。 包括文献采集的数量、经费分配比例以及完成采购计划的措施。 对可能出现的超支或结余等情况应提前解决,以做到经费使用的平衡。 认真核对购书清单的价格和计算书价,保证到书的实际价格和清单价格、所有清单的价格与总价格完全相符。 按每批书的实付款领取支票,同供书单位结帐,并验收发票;填写请款单,有关人员签字后,及时办理请款、报帐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