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内涵建设工程”-上海师范大学内容摘要:

以及研究生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达 到一流学科水平。 9 5.理科师范一流学科建设 ( 1)本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的建设将以完善理科科研平台为主,开展科学研究,加大理科师资队伍建设,并大力争取校外各类经费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理科师范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 ( 2)本项目建设意义 理科师范一流学科的建设,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的提升,为理科师范专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 3) 可考核的预期成果 本项目完成后,理科综合实力将在全国高校中提升 10 位左右: 2020 年为 57名, 2020 年达到 50 名。 预期成果如下: 1)申报成功计算数学国家重点学科;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学科 23 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12 个,在博士学位点建设上取得突破。 2)争取国家杰青 12 人,国家千人计划或长江学者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35 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 35 人,曙光计划 34 人,东方学者 5 人。 3)获省部级科研奖励 8 项以上,其中 20202020 获得 24 项;争取国家级奖励 13 项。 4)主持国家级项目 120150 项(其中 97 86国家重点项目 10 项以上),科研总经费年均 4000 万以上。 5)发表 SCI 论文年均 200 篇以 上(其中二区以上论文 3050 篇),申请专利 300 项以上,授权专利 200 项以上,一定数量的专利得到应用。 (二 ) 知识服务平台建设 ( 1)本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依托学校有关教师教育的学科、人才、基地等优势,全力服务于上海基础教育,建构一个教师职前素质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培训服务基地,并通过“上海市基础教育师资职后培训基地”、“在线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基础教育实训基地”、“教师人文科技素养培育基地”等项目的建设,为上海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培训提供全过程支撑和全方位服务,使学校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优势 10 突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示范性强、覆盖面广的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一体化培训服务基地,成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的支撑基地,成为教师教育知识服务的基础性平台。 ( 2)本项目 建设意义 本项目通过“上海市基础教育师资职后培训基地”、“在线教师专业发展”、“上海基础教育实训基地”、“教师人文科技素养培育基地”等子项目的建设,将建构一个上海乃至全国高校中以高水平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示范性强、覆盖面广的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一体化培训服务基地,成 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的支撑基地和教师教育知识服务的基础性平台。 这无论是对教师教育高地建设、中小幼师资培养,还是打造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平台,共同推进上海教育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支撑学校的教师教育学科群内涵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3)可检测的预期成果 1)建设“ 上海市基础教育师资职后培训基地”,充分 发挥和完善教育部“教师教育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 建立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管理平台,完成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 主动承担上海基础教育职后师资培训任务,达到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各类教师和校长 10000 人次的目标。 2) 建构全新的未来教师和未来课堂学习策略方法,建设创新型的学习环境和在线教师共同体,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完成建设“在线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各项任务,建设 创新学习实验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室、创设能突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特点的学习实验室、 视频直播与互动的未来教室、在线学习与辅导网,完成 Blackboard 教学平台的扩展和升级,完成 “上海市教师专业能力监测与提升”数据库。 3) 建设 1400 ㎡的上海 基础教育实训基地主馆(基本建设费用已落实),完成 9 个专题展区、 2 个情景学习和研究专区的布置。 4)建成世界文明史情景实验中心,建立世界文明史研究资料库,构建“多语多文化”课程体系,构建师范生校内外德育实践创新服务平台;以上海市纳米 11 科普工作站为基础,建设纳米科技示范基地;以生物标本馆为基础,建设生命科学科普创新活动中心、生物园及生物实训基地;完善地理知识科普教育基地和学校博物馆功能。 (三 ) 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教师教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1.本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将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注重课程教学论教师的 发展,形成相关学科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打造教师教育人才培育计划;接轨国际通则,建立教师队伍国际化考量标准。 形成一支服务教师教育、支持相关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本项目建设意义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高 的学科 , 能够 迅速占领该学科的制高点,吸引 优秀 人才来 工作,同时通过 教师教育 核心学科的辐射、交叉和融合带动其他 相关 学科的发展。 以教学名师与领军人才为标志的高素质 师资 队伍 是 教师教育学科群在全国和国际上 竞争力的核心部分 ,也 是一所大学独有的、不易为其他高校效仿和超越的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因此,要从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师资队伍建设对 教师教育 发展的重大意义。 3. 可考核的预期成果 1)争取国家教学名师 1 人,市级教学名师 4 人。 2)培养国家杰青 12 人,培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学科带头人计划 15 人。 3)力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市级教学成果奖 15 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门,上海市精品课程 16 门;建设教育部或上海市双语(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 15 门;建设市级教学团队 5 个,教育部、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 5 个。 4)国外留学、访学计划 200 人,国内名校、名师访学计划 60 人,教师基础教育见习计划 75 人。 5)培养校级青年学者 10 人,中青年学术骨干 40 人,优秀青年教师 50 人。 (四)国际化平台建设:教师教育国际化建设工程 1.本项目建设目标 12 本项目通过建设教师教育海外见习基地、中外合作办学及海外实习项 目,引进海外教师教育核心课程及优质数字化资源,拓展师范生国际视野,吸取海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大幅度提升学校教师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2.本项目建设意义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