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内容摘要: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 100 — 中成药及中药外治(中药熏洗)、理筋手法、康复锻炼,综合治疗,效 果显著。 临床评估: 膝痹病中医治疗患者 例。 结果:治愈 例,显效 例,有效 例,无效 例,有效率达。 分析: 膝痹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关节退行性病变,以关节软骨的退变为其特征,可致软骨破坏、滑膜增生、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游离体出现等。 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膝痹病已有多年历史,中医中药对其防治康复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见解。 我科通过对近年来中医的治疗方法分析,没有任何药物能确切改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进程,本病治疗主要在于减除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保护关节结构。 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综合运用中 药、推拿、熏蒸等多种手段,从膝关节局部用药和全身整体出发,内外兼治,动静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综合治疗,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治疗难点及对策: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能完全治疗,病情易复发,中药对其疗效不稳定。 我科采取综合治疗,加减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具体用药,提高中药的治疗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给病人讲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原理、预防治疗过程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其复发率。 腰腿痛 全年共收治腰腿痛患者 例 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 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占门诊就诊腰部疼痛患者的 15%,从年龄上,本病一般发生在2040 岁之间,即青壮年易发生此病比例大约占整个发病率的 80%。 从性别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因为男性体力活动较多、较频、腰部活动范围大。 从体型上,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 从职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 101 — 业上,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多见。 从姿势上,每天常常伏案工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 从生活和工作环境,若环境经常潮湿或寒冷,也易发生。 现对一年来 例腰腿痛病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估。 一年共收治腰腿痛病例 例,其中手术 例,保守治疗 例,中医参与 例,中医治疗率 100%。 治疗方案: 我科针对病人情况分别辩证论治,不同的证侯应用不同的方药结合口服中成药及中药外治(中药熏洗)、理筋手法、康复锻炼, 中频,红外,电针 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临床评估: 腰腿痛中医治疗患者 例。 结果:治愈 例,显效 例,有效 例,无效 0例,有效率达 100%。 分析: 我科通过对大量病例临床特征的分析,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系“伤、痹、虚、瘀”四者合而为病。 其外以“痹、伤”为因,“瘀”贯穿其中,以“虚”为本。 伤即劳伤、损伤之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数有腰部劳损或损伤现象。 腰部劳损、外伤,以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而见腰痛。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因劳损或损伤为诱因或加重者占 70%以上,可见腰部损伤史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病因之一。 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痹阻腰间,使腰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发生腰痛。 因伤寒冒湿,寒湿痹阻足太阳之脉,致使太阳经经 输不利亦为腰痛的病因病机之一。 瘀即瘀血。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外感寒湿,寒凝血滞;或因外伤跌扑,离经之血不归于脉形成瘀血;或因久劳伤络,络脉阻滞而成瘀血,瘀血阻络,腰部经气不利,故见腰痛。 我们在临床中辩证为瘀血型者,其舌质多紫暗,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 102 — 多有瘀点瘀斑者,舌下脉络瘀紫者占 70%以上,可见瘀血是腰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并贯穿其病程全程。 虚即是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景岳全书》曰“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劳则耗气,气虚不能生血,筋脉失养,日久督脉空虚,强力劳作损伤肾气;人到中年,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筋失所养,而见腰痛。 肾虚为腰椎 间盘突出症之发病基础。 以“腰舒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腰舒汤”药用桑寄生 10g、狗脊 10g、党参 10g、当归 10g、熟地黄 10g、丹参 10g、川牛膝 10g、全蝎 3g(研末吞服)制川乌 10g。 总结: 腰腿痛的患者单纯的西医以骶疗,手术为主,但通过观察发现手术后大部分患者疼痛仍然存在,现在改变观念不轻易手术,以系统保守治疗为主,中医治疗为主要治疗,效果比单一的西医治疗明显。 本组患者除一例患者有马尾神经症状行手术治疗外,其余患者均采取系统保守治疗,具体的治疗措施按照我科腰腿痛诊疗方案进行,中医参与率 100%, 有效率 100%。 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比如 、见效快,容易被患者接受,而中医方药煎服繁锁,中医治疗见效相对较慢不容易让患者接受纯中医治疗,很多患者都是在看西医无效的情况下被迫选择中医。 因此在患者住院后需做大量的解释工。 ,较难彻底除根。 我们采取综合治疗,加减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具体用药,提高中药的治疗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给病人讲清腰腿痛的发病原理、预防治疗过程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其复发率。 凝肩症 全年共收治 凝肩症 患者 例 凝肩症(肩关节周围炎 ) 肩关节周围炎 是引起 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占门诊就诊肩部 疼痛患者的 ,从年龄上,本病一般发生在 50多岁中老年人群。 女性多于男性,病性顽固,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多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或感受风寒湿邪史。 本治疗方案适用于肩凝症病情发展的各个时期,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 — 103 — 尤其对肩凝症早期 (粘连前期 )治疗效果更好,能较好地缓解疼痛和改善肩关节的活动程度。 现对一年来 例凝肩症 病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估。 一年共收凝肩症 病例 例,其中手术 例,保守治疗 例,中医参与 例,中医治疗率 100%。 治疗方案: 我科针对病人情况分别辩证论治,不同的证侯应用不同的方药结合口服中成药及中药外治(中药熏洗)、理筋手法、康复锻炼, 中频,红外,电针 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临床评估: 凝肩症 中医治疗患者 例。 结果:治愈 例,显效 例,有效 例,无效 0例,有效率达 100%。 分析: 凝肩 症 诊疗方案 凝肩 症,又称“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属西医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滑膜囊等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 性炎症病变。 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局部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 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病性顽固,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多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或感受风寒湿邪史。 本治疗方案适用于肩凝症病情发展的各个时期,尤其对肩凝症早期 (粘连前期 )治疗效果更好,能较好地缓解疼痛和改善肩关节的活动程度。 一 诊断 (一) 诊断依据 治愈 显效。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相关推荐
)。 7 图 6:扯痧法 (3)挤痧法:施术备用两手食、拇指或单手食、拇指,在治疗部位,用力挤压,连续挤出一块块或一小排紫红痧斑为止。 此法也可与放痧法、桃痧法配合使用 (见图 7)。 图 7:挤痧法 (4)点揉法:点揉法同于按摩手法 点穴法。 (见图 8)。 图 8:点揉法 (三 )刮痧的操作步骤 首先耍向患者作简要解释,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以取得信任、合作与配合。 8 准备齐全刮痧器具与用品
数非常少,从经济角度考虑的话,应尽可能选择端口数多的交换机。 如企业用尸在 3 O 个左右:则就不必选择两台 24 口的交换机,而最好选择一台 48 口的交换机。 这样一方面总设备投资成本可能低许多,同时还可使网络结构更加简单,便于工作与维护和管理。 当然对于用户数在 50 个左右的网络,则最好采取分层结构,而且核心交换机的端口数也不必太多 (通常是在 1 2 个以内 ),而且最好提供两个
,在正常情况下,每天户 外活动时间不能少于 两 小时。 c、锻炼要循序渐进,活动项目和活动量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锻炼时对体弱幼儿予于关心、照顾。 健康检查制度 a、新生幼儿在 入 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要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等。 园教职工工作前也必须进行体检,健康检查合格方能任职。 b、定期进行体检,三岁以上幼儿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
Peter Neumann研究出了一个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 IDES (Intrusion Detection Expert Systems入侵检测专家系统 ),是第一个在一个应用中运用了统计和基于规则两种技术的系统,是入侵检测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系统。 1989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 Todd Heberlein写了一篇论文《 A Network Security Monitor》
找全 注重专业词的选择 不可忽略缩写词 ,初学者应该做到 ( )。 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 对本专业的经典文献要精读细研 批判性阅读,独立性思考,切忌因循守旧 要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 ) 独著 编著 学士论文 博士论文 ( ) 健全监控规程 成立审查小组 课题组例会 随机性检查 术会议从所属领域而言,分为 ( ) 专题学术会议 实验学术会议 领域学术会议 地域学术会议